尽孝驿站常见小病居家应对指南,建议收

最近因为疫情原因,大家长时间家里蹲,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协调、心情烦闷......稍不留神,小病小痛就蠢蠢欲动。虽说日常有个小病痛也算家常便饭,但也别病急乱投医。如若自行医治不当,不仅无法恢复,可能还会造成不良影响。今天就跟老爸老妈分享家庭中几种常见小病痛的应对方法,赶紧来看看吧!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全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并不是传染病,而是常见的疾病。症状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无明显发热,体力、食欲不受影响,无明显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即使有少数病例出现发热,但一般是低中度发热,体温不超39℃,时间也就是1-3天。而且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自行好转。感冒药不治感冒,只是缓解一些难受的症状,让人觉得舒服一些而已。俗话说,吃药7天好,不吃药一周好。正常情况下,感冒没必要吃药,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但如果实在难受得很,想要用药舒服一下,可以参考以下建议:?发烧阶段:使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除了有退烧作用外,还有镇痛的作用。?咳嗽有痰:如果不是咳得严重或很难受,不要轻易用药。咳嗽有痰都是有助于感冒恢复。?鼻塞流涕:可以用生理盐水来冲洗鼻腔,一定程度缓解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咳嗽和感冒药物含有相同的成分,因此要非常小心用药,否则可能会意外过量。症状单一的话,就用单一有效成分的药,别自行增大药量或几种药混着吃。

牙痛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一般会伴随着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龋齿(蛀牙)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如果实在难以忍受,短期内可以用止痛药和抗菌药进行缓解。止痛药能暂时减轻症状,可以选择布洛芬,医院牙齿治疗之后给的止痛药一般也是布洛芬。抗菌药可以控制炎症,达到止疼效果,可以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等)或甲硝唑类(如奥硝唑等)。抗菌药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家里备有的药进行选择,但是千万不要长期大量吃哦。吃药只能暂时在一定程度上镇痛,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医院对症下药,解决根源问题。

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通常有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但如果一直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正常,不伴有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感,这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抗便秘最好的办法就是合理饮食,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蔬果,多喝水多运动。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能帮助肠道更好的蠕动。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养成排便生物钟。定时排便是一种行为干预,开始不一定能拉出来,但每天练习,几个月之后就会养成按生物钟排便的习惯。上厕所的时候尽量选择蹲便,这种姿势不仅可以缓解大便梗阻的现象,而且可以使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最最重要的是,蹲便能减少上厕所玩手机的时间,毕竟长时间蹲着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技能。实在拉不出来难受,可以考虑用开塞露和乳果糖,或补充人体肠道益生菌。?突然的便秘用开塞露,一般15分钟左右就会有反应。但是开塞露不能长期使用,会有药物依赖,特别是小孩子一定要谨慎使用。?长期便秘的话,可以用乳果糖,使用后1~2天才能见效。有些人用了乳果糖后会有轻微腹胀,一般都能慢慢适应。

腹泻

腹泻,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约半瓶矿泉水或3个鸡蛋),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肠鸣音亢进(肚子咕咕叫)、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发生腹泻时,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和肠蠕动次数。每次上完厕所一定要用软纸、湿巾擦拭干净,有条件时应用温水清洗,以免肛门处粘膜与皮肤由于粪便的刺激而红肿、疼痛。同时多饮水,最好是淡糖盐水。由于腹泻,体内迅速丢失大量水分及无机盐,如不及时补充,容易出现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如果有胃口的话可以吃一些清淡、少油和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腹泻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又分细菌感染性腹泻与病毒感染性腹泻,因此用药应有不同的选择。发生腹泻不要乱用抗生素药物。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性腹泻有效,滥用抗生素对其它腹泻不仅无效,还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临床治疗腹泻的药物有许多种,包括以下几种:?粘膜保护收涩剂:如蒙脱石类的思密达等,这类药口服后吸收不进入血液,孕妇、哺乳期妇女也可放心使用。思密达之类的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若用于感染性腹泻虽然抑制了肠蠕动,但也加重了毒素在肠道内滞留而加重病情。?口服补液盐(ORS):最符合人体脱水后的补液成分,比腹泻后单纯喝水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微生态类制剂:常用药物有双歧杆菌三联(培菲康、金双歧),地衣芽孢杆菌(整肠生)等,这类药物是通过补充肠道的正常寄生菌竞争性的对抗致病菌来治疗腹泻,另外活菌类的微生态制剂需要冷藏保存。这类药物适用于病毒感染性腹泻。需要注意的是,腹泻次数太多或者时间太长,并伴有发烧、腹痛、脓血便等情况时,赶紧去看医生。

轻度外伤处理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一不小心就受伤了,受伤之后伤口需要消毒,以防感染。消毒的时候尽量别用酒精和碘酒。酒精有很强的刺激性,不能用于大面积的伤口,也不能用于黏膜部位。对于较深的伤口来说,用酒精也不合适,因为难以到达伤口深处,存在破伤风感染的风险。碘酒也叫碘酊,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常用于擦伤、挫伤、割伤等一般外伤的消毒。但要注意,碘酒的刺激性较大,可能引发伤口产生强烈的烧灼疼痛感,而且会破坏伤口的肉芽,影响伤口的愈合。外伤消毒可以选择碘伏。医用碘伏通常浓度较低(1%或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伏的功效与碘酒类似,可用于一般外伤的消毒。与碘酒、酒精相比,碘伏的刺激性小,可直接用于皮肤、口腔黏膜处的消毒。

如果伤口较小,出血量不大,可以先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涂些碘伏消毒,然后每隔6~8小时重复消毒一次。为避免伤口感染,不主张在家用消毒纱布包扎。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来帮助伤口收干愈合,这两种药物目前国际上是禁用的。

除此之外,如果创口面积较大或伤口较深,或被铁钉、玻璃片刺伤,医院进行处理。

日常的一些小病,可以自己在家处理,但是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医院看医生。使用药物一定要遵医嘱,不要私自加量或者几种混吃。

全国的疫情已经逐渐好转,但是老爸老妈一定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等到可以出游的那一天,我们一起相聚尽孝驿站!

部分资料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czz/6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