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破伤风临床知识盘点

一、概述

破伤风致病菌为破伤风梭菌(革兰阳性菌),发病主要原因为在缺氧环境中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可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主要为痉挛毒素,产生毒血症表现。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7天左右,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2)前驱症状:乏力、头痛头晕、咀嚼无力、局部肌肉扯痛、反射亢进等。

(3)典型症状:以肌强直、发硬为基础发生阵发性强烈痉挛,肌肉抽搐顺序咀嚼肌(最先影响)→面部表情肌→颈肌→腹背肌→四肢肌→膈肌,对应临床表现为张口困难(早期)、牙关紧闭→苦笑貌→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腹背及四肢)→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最严重)。

(4)并发症:强烈肌痉挛严重时可发生骨折,若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出现尿潴留。

(5)诱发因素:光线、声音、震动、触碰、饮水等轻微刺激。

三、预防与治疗

(1)预防

①关键在于早期彻底清创。

②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全程主动免疫者,伤后只需肌注类毒素,在3~7日内形成有效的免疫抗体,无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③被动免疫: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需尽早破伤风抗毒素(TAT)皮下注射,注射前需做过敏试验。目前最佳被动免疫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

(2)治疗

①清创:伤口清理的同时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②中和游离毒素:破伤风抗毒素;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③抗生素:首选青霉素,也可应用甲硝唑。

(3)防治并发症:

①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并发症,窒息为最严重并发症,预防需控制和解除膈肌痉挛,其他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

②防止骨折、咬舌等。

③药物不易控制频繁抽搐的严重患者需尽早进行气管切开。

四、诊断公式

破伤风=外伤史(刺伤)+头痛乏力+张口困难、颈项强直+苦笑貌。

五、易错知识点

1.破伤风是革兰阳性菌,释放外毒素。2.破伤风最先累及的肌肉:咀嚼肌。3.破伤风主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jbgs/9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