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公共卫生策略中,消除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为重要内容之一,在过去20年中,虽然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已显著降低,但其仍然是导致死亡的可预防因素之一。目前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有效治疗药物短缺,破伤风所致的病死率仍然很高。据估计,每年约有例新生儿及不明数量的孕妇死于破伤风。至年6月,仍有24个国家未实现消除破伤风目标。因此,需要实施持续的免疫接种计划,并改善公共卫生措施,以实现消除破伤风的目标。医院ThwaitesCL等对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治疗与预防进行了总结,相关内容于年1月发表在Lancet杂志上。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污染伤口引起,这类人群通常无保护性抗体。孕妇破伤风常发生在流产或不清洁分娩后,新生儿破伤风常由出生后脐带残端感染所致。新生儿破伤风定义为,新生儿在出生后头两天可正常吸吮和哭闹,而在3~28天时不能正常吸吮,并出现肌肉僵硬和痉挛(如肌肉震颤)。孕妇破伤风定义为,妊娠期间或妊娠结束后6周内(分娩或流产)发生破伤风。
消除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的策略主要包括三种:免疫接种、分娩卫生和监测。除了儿童时期常规进行疫苗接种以及每10年接种一次增强疫苗外,消除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主要采取两种免疫接种方案:常规免疫接种和补充免疫接种。原始方案为对妊娠妇女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然而,在许多地区,仅采取此方案尚不能满足需求,因此研发了补充免疫接种方案。补充免疫接种方案包括,对有发生破伤风高风险地区的所有育龄期妇女均进行免疫接种,如以学校或社区为基础的免疫接种。至今,仍有24个国家未实现消除孕妇及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
流产相关破伤风
流产相关破伤风为一个特殊问题,其所致的死亡率高于其他途径感染破伤风。传统的流产方法包括进行一些高危操作,如将木棍、药草和树根插入子宫中,或应用未消毒的外科设备。据估计,年发生万例不安全流产事件。采取上述方法流产的妇女一般不太可能去寻求常规的卫生保健,可能错过妊娠相关疫苗接种服务。青少年可能年龄太小不能参与孕妇疫苗接种计划。虽然标准的婴儿疫苗接种可能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分娩前再次给予接种增强疫苗即可,但婴儿疫苗接种缺乏地区的青少年仍有发生破伤风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流产指南建议,采取无菌操作以预防破伤风,并提供相关的免疫接种建议。
破伤风的病理生理学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C产生的毒素引起,破伤风梭菌C为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菌,其芽孢能够耐受空气、极端温度和常用消毒剂。破伤风杆菌C的芽孢通过表浅和深层伤口进入人体,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转换。破伤风杆菌C在健康组织的正常氧环境中不会进行繁殖,但是在失活或坏死组织的低氧环境中可以生长和繁殖。破伤风毒素是最强的毒素之一,在人类中的半数致死剂量低于2.5ng/kg。破伤风毒素通过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胺敏感融合粘附蛋白受体蛋白发挥作用,并可转运至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征
(略,需全文PDF,请回复此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