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之二
(黑体字为原文)
猪八戒又上来与怪物战斗
那怪见钯来,使一个凤点头躲过。两个在水中打出水面,各人踏浪登波。这一场赌斗,比前不同,你看那——
卷帘将,天蓬帅,各显神通真可爱。那个降妖宝杖着头轮,这个九齿钉钯随手快。跃浪振山川,推波昏世界。凶如太岁撞幛幡,恶似丧门掀宝盖。这一个赤心凛凛保唐僧,那一个犯罪滔滔为水怪。钯抓一下九条痕,杖打之时魂魄败。努力喜相持,用心要赌赛。算来只为取经人,怒气冲天不忍耐。搅得那鳊鲅鲤鳜退鲜鳞,龟鳖鼋(yuán,龟鳖科的一属,特点是体型大)鼍(tuó,扬子鳄)伤嫩盖;红虾紫蟹命皆亡,水府诸神朝上拜。只听得波翻浪滚似雷轰,日月无光天地怪。
二人整斗有两个时辰,不分胜败。这才是铜盆逢铁帚,玉磬对金钟。
这真是章回小说所说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了,和猪八戒打了两个时辰,四个小时,小半天啊!看来沙悟净也没有那么不堪。
一般观点,三兄弟间,是孙悟空克制猪八戒,猪八戒又克制沙悟净。但是从猪八戒与沙悟净的几次交手来看,沙悟净并没有落败。反倒是猪八戒诈败,想借孙悟空之力来打败沙悟净。
却说那大圣保着唐僧,立于左右,眼巴巴的望着他两个在水上争持,只是他不好动手。只见那八戒虚幌一钯,佯输诈败,转回头往东岸上走。
那怪随后赶来,将近到了岸边,这行者忍耐不住,撇了师父,掣铁棒,跳到河边,望妖精劈头就打。
那妖物不敢相迎,飕的又钻入河内。
八戒嚷道:“你这弼马温(猪八戒跟孙悟空急眼,一般都是骂他“弼马温”,因为前面说过,“弼马温”,是天界对孙悟空极大的鄙视和羞辱),彻是个急猴子!你再缓缓些儿,等我哄他到了高处,你却阻住河边,教他不能回首呵,却不拿住他也。他这进去,几时又肯出来?”
行者笑道:“呆子,莫嚷,莫嚷!我们且回去见师父去来。”
八戒却同行者到高岸上,见了三藏。三藏欠身道:“徒弟辛苦呀。”
八戒道:“且不说辛苦,只是降了妖精,送得你过河,方是万全之策。”
三藏道:“你才与妖精交战何如?”
八戒道:“那妖的手段,与老猪是个对手。正战处,使一个诈败,他才赶到岸上。见师兄举着棍子,他就跑了。”
三藏道:“如此怎生奈何?”
行者道:“师父放心,且莫焦恼。如今天色又晚,且坐在这崖次之下,待老孙去化些斋饭来,你吃了睡去,待明日再处。”
八戒道:“说得是,你快去快来。”
行者急纵云跳起去,正到直北下人家化了一钵素斋,回献师父。
师父见他来得甚快,便叫:“悟空,我们去化斋的人家,求问他一个过河之策,不强似与这怪争持?”
行者笑道:“这家子远得很哩!相去有五七千里之路。他那里得知水性?问他何益?”
八戒道:“哥哥又来扯谎了。五七千里路,你怎么这等去来得快?”
行者道:“你那里晓得,老孙的筋斗云,一纵有十万八千里。象这五七千路,只消把头点上两点,把腰躬上一躬,就是个往回,有何难哉!”
八戒道:“哥啊,既是这般容易,你把师父背着,只消点点头,躬躬腰,跳过去罢了,何必苦苦的与他厮战?”
行者道:“你不会驾云?你把师父驮过去不是?”
八戒道:“师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这驾云的,怎称得起?须是你的筋斗方可。”
行者道:“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驾云,只是去的有远近些儿。你是驮不动,我却如何驮得动?自古道,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象这泼魔毒怪,使摄法,弄风头,却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带得空中而去。象那样法儿,老孙也会使会弄。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件件皆知。但只是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彀超脱苦海,所以寸步难行也。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就是有能先去见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经善与你我。正叫做‘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许多初读《西游记》的人都会这样认为:孙悟空神通这般广大,背着唐僧,一个筋斗云直接到西天去,把经取回来不就完了吗?
作者在这里,通过孙悟空之口解答了这个疑惑。成功的路,要靠唐僧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别人是代替不的了。
那呆子闻言,喏喏听受。遂吃了些无菜的素食,师徒们歇在流沙河东崖次之下。
次早,三藏道:“悟空,今日怎生区处?”
行者道:“没甚区处,还须八戒下水。”
八戒道:“哥哥,你要图干净,只作成我下水。”
行者道:“贤弟,这番我再不急性了,只让你引他上来,我拦住河沿,不让他回去,务要将他擒了。”
好八戒,抹抹脸,抖擞精神,双手拿钯到河沿,分开水路,依然又下至窝巢。
那怪方才睡醒,忽听推得水响,急回头睁睛看看,见八戒执钯下至,他跳出来,当头阻住,喝道:“慢来,慢来,看杖!”
八戒举钯架住道:“你是个什么哭丧杖,叫你祖宗看杖!”
这里,猪八戒把沙悟净的宝杖称为“哭丧棒”;在第三十二回中,猪八戒把金箍棒也称为“哭丧棒”。
“哭丧棒”是中国传统丧礼的一种礼器,各地习俗不同,称呼也有不同。但总的来说,是一根棍子,外面缠上白纸。
可见沙僧的宝杖不是日月铲。
那怪道:“你这厮甚不晓得哩!我这——
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梭罗树,一种梧桐科的树)。
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
吴刚,中国神话中居住在月亮上的仙人,因犯了错,天帝惩罚他在月宫砍伐一棵高五百丈高的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了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刚要砍第二斧,刚才第一斧的创伤就愈合了……
因此吴刚在月宫日复一日砍啊砍啊,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
“吴刚代树”,跟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位“西哥”也是触怒了他们的诸神,于是神罚他把一块大石头推到山顶,但石头一到山顶,就会滚落到山底,于是他只得再到山下,他再下山推上去,再滚落……如此周而复始。
关于这个神话传说,历来也是有着不同解读。
鲁班,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一位人物了,他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墨子》(墨子本人也是一位能工巧匠)记载,鲁班用木头制作的鸟,能在空中飞三天三夜而不掉下来。中国建筑工程行业最高奖,就是“鲁班奖”。他不仅仅是木匠的祖师爷,石匠、泥瓦匠(瓦匠也有认别人为祖师的)这些土木建筑业,都认他为祖师,另外,制伞业等也认他为祖师爷。
传说中,不仅木匠工具都是他发明的,他还发明了凿井,让人们取水不再单单依靠江河;发明了石磨,让人们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食品多样化,等等。
沙悟净,的这个宝杖,就是由吴刚和鲁班合伙制造的,价值可见一斑。
但是,比起金箍棒和九齿钯是太上老君打造的,那还是差了一些。
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
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
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赐我随身带。
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
不仅制作是十分讲究的,也是和金箍棒一样,是可以随意变化大小。但是在后面的故事中,对这一点却没有明显的描述。
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
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
养成灵性一神兵,不是人间凡器械。
自从遭贬下天门,任意纵横游海外。
不当大胆自称夸,天下枪刀难比赛。
看你那个锈钉钯,只好锄田与筑菜。
这段话的意思,沙悟净的兵器也是大有来历的。这里没说它的具体形状,但是猪八戒说它像个“哭丧棒”了。有后来的描述中,这个宝杖是个中间略粗,两头稍细并有套、类似于金箍棒的形状,后面的妖怪说它是个擀面杖。
不知从何时起,在美术、影视作品中,也不知道是谁,就把它给整成了日月铲了,沙僧跟鲁智深,就成了一个门派的了。
这里沙悟净在抬高自己降魔杖的同时,还不忘贬低一下猪八戒的九齿钉钯,说它是只能“锄田”、“筑菜”种地用的农具。言外之意,姓猪的是农民。
而卷帘大将的宝杖如此珍贵,可是,在他犯罪被贬下界时,这样一件神兵宝物却没被收回,也是令人遐想的。
八戒笑道:“我把你少打的泼物!且莫管什么筑菜,只怕荡了一下儿,教你没处贴膏药,九个眼子一齐流血!纵然不死,也是个到老的破伤风!”
那怪丢开架子,在那水底下,与八戒依然打出水面。这一番斗,比前果更不同,你看他——
宝杖轮,钉钯筑,言语不通非眷属。只因木母克刀圭(古代一种量药的器具,在道教著作《周易参同契》中,用它指内丹,这里指沙僧,以后出现的“黄婆”也是指沙僧),致令两下相战触。没输赢,无反复,翻波淘浪不和睦。这个怒气怎含容?那个伤心难忍辱。钯来杖架逞英雄,水滚流沙能恶毒。气昂昂,劳碌碌,多因三藏朝西域。钉钯老大凶,宝杖十分熟。这个揪住要往岸上拖,那个抓来就将水里沃。声如霹雳动鱼龙,云暗天昏神鬼伏。
这一场,来来往往,斗经三十回合,不见强弱。
八戒又使个佯输计,拖了钯走。那怪随后又赶来,拥波捉浪,赶至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