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天麻-----您了解多少?
天麻(学名:GastrodiaelataBl.),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等症,是名贵中药。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春、冬两季均可采挖,冬至以前采挖者称“冬麻”,质佳。立夏之前采挖者称“春麻”,质次。采挖后洗净,用竹刀刮去外皮或用谷壳擦去外皮、蒸透、用无烟火烘干。
天麻共分5个变型,分别是原变型红天麻(Gastrodiaelataf.elata)、乌天麻(Gastrodiaelataf.glaucaS.Chow())、绿天麻(Gastrodiaelataf.viridis(Makino)Makino())、黄天麻(Gastrodiaelataf.flavidaS.Chow())、松天麻(Gastrodiaelataf.albaS.Chow()),这几个变型的划分主要是由周铉确定的。
在这几种天麻中,红天麻种子发芽率和产量高,适应性和耐旱性强,乌天麻块茎繁殖率、种子发芽率和产量均较低,但含水量低,干品质量好,因此红天麻和乌天麻均是较常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中红天麻栽培最为广泛,而绿天麻虽好,但较为稀少。
功效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天麻浸膏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作用;天麻甙可减轻马桑内酯诱发的家兔癫痫发作程度。天麻注射液有镇静、安眠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天麻注射液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下降.天麻素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作用。
功能主治
天麻-中药材,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适合用于内风所致的头晕。内风引起头痛的三种类型:一、肝阳上亢型,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出现;二、痰浊中阻,表现症状:经常感觉头偏沉;三、肾虚病人,表现症状:头痛头晕同时伴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天麻对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不合适。
天麻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
主要价值化学成分
1、天麻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是天麻甙,也称天麻素,其化学组成为对-羟甲基苯-β-D-吡喃葡萄糖甙;另含天麻醚甙,其化学组成为双-(4-羟苄基)-醚-单-β-D-吡喃葡萄糖甙,又含对-羟基苯甲基醇,对羟基苯甲基醛,4-羟苄基甲醚,4-(4-羟苄氧基)苄基甲醚-,双(4-羟苄基)醚,三[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苄基]枸橼酸酯。又含香草醇,枸橼酸,枸橼酸甲酯,琥珀酸,棕榈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蔗糖,初生球茎含有一种抗真菌蛋白以及几丁质酶,3-葡聚糖酶。还含有具增强免疫作用的天麻多糖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以铁的含量最高,氟、锰、锌、锶、碘、铜次之。从新鲜天麻中分离得到酚性成分:天麻甙,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3,4-二羟基苯甲醛(3,4,4-二羟基二苯甲烷,对-羟苄基乙醚,4,4-二羟基二苄醚,),4-乙氧基甲苯基-4-羟基苄醚,三[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苄基]柠檬酸酯,对-乙氧甲基苯酚。
2、块茎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亦含维生素A类物质.尚分离出天麻素(即天麻甙,对羟基苯甲醇、β-谷甾醇、胡萝卜甙、柠檬酸)、柠檬酸单甲酯、棕榈酸、蔗糖、对羟基苯甲醛、琥珀酸。
3、天麻中还含有抗真菌蛋白及微量元素,其中以铁的含量最高,氟、锰、锌、碘次之。
天麻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维生素A类物质、苷、结晶性中性物质、微量生物碱、黏液质等。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含量约为0.%。现已能人工合成天麻素(天麻苷)、天麻苷元及其类似物。证明天麻多糖也是天麻的有效成分之一。
药物作用实用药方
治偏头痛、风攻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晕、起坐不能:天麻75、附子(炮制去皮、脐)5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50克荆芥穗25克、木香25克、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一日三次。(《圣济总录》天麻丸)
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①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②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③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出自《医学心语》
玉真散
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天麻6克,羌活6克,白附子6克。上为末,每服10克,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方中天麻长于熄风止痉,为佐药。(《外科正宗》)
天麻钩藤饮
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8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经,有平肝熄风之效,且有定眩晕之专长,为君药。(《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药酒制作
天麻泡酒配方
人参天麻药酒
[配方]天麻、川牛膝各克,黄芪克,穿山龙克,红花28克,人参40克,50度白酒10千毫升,蔗糖克。
[制法]将前6味酌予碎断,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40天后,取出浸液,去渣压榨,合并滤液,加蔗糖,搅拌溶解,密封,静置15天以上,滤过,分装,备用。
[功用]益气活血、舒筋止痛。
[主治]气血不足、关节痛、腰腿痛、四肢麻木等。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孕妇忌服,儿童禁用。
[注意事项]
1.忌油腻食物。
2.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对酒精过敏者禁用。
5.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6.本品宜饭前服用。
食用方法
1、天麻煮鸡蛋
原料:天麻片30克,鸡蛋3个,水克。
加工方法:先将天麻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特点:清汤爽口,食用方便。具有治疗头痛、目眩的功效。
2、天麻蒸鸡蛋
原料:天麻粉6克,鸡蛋1个。
加工及食用方法:将鸡蛋一头开一小孔,灌入天麻粉,用浸湿的白纸沾贴住鸡蛋上的小孔,孔向上放入蒸笼内蒸熟,去壳食用鸡蛋和天麻粉,早晚各食服1次,10天为1疗程。停服2天再服,连服3个疗程。
功效:对子宫脱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治疗脑震荡后遗症药膳食谱
1、天麻、枸杞煮猪脑子
原料:天麻片25克,枸杞子15克,猪脑子2副。
加工方法:天麻片、枸杞子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子煮熟后食用。
功效:对脑震荡后遗症所导致的头昏头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治疗肝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尼尔综合征、神经衰弱药膳食谱。
2、天麻蒸羊脑子
原料:天麻片50克,洗净的羊脑子2副。
加工方法:将天麻、羊脑子同放入瓷盆内,加入适量水,隔水蒸熟后食用。
功效:具有祛风开窍、通脉活血、镇静、滋补等功效。适用于治疗肝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综合征、神经衰弱、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导致半身不遂等症。
3、鲜天麻蒸猪肉
原料:鲜天麻克,瘦猪肉克。
加工方法:鲜天麻洗净切片,瘦猪肉切5—6厘米见方的块放入大碗中,上笼蒸1小时后食用。
功效:对美尼尔综合征有缓解作用。
4、天麻牛肉火锅
原料:天麻片、土豆片、玉兰片各克,牛肚克,牛肉克,白荷花、黄豆芽(开始扭嘴时)、油菜、猪板油各克,生姜片25克,葱白段15克,胡椒粉5克,味精8克,精盐10克,牛骨头汤。
加工方法:将天麻片、玉兰片用温水泡发好;牛肉去筋膜,洗净切成大薄片;牛肚、土豆洗净切成片;白荷花洗净,撕成碎块;黄豆芽、小油菜洗净,沥去浮水。以上原料分别装盘备用。将火锅放在火上,锅内加入牛骨头汤、生姜片、葱白段、胡椒粉、精盐烧开后,加入天麻片、猪板油,烧开后打去浮沫,再加入其它原料,开锅后加入味精即可食用(也可烫食)。
特点:汤浓鲜香,味美可口,具有养肝益脑、健胃消食等功效。
功效分析:牛肉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补脾健胃、益气血、强筋骨等功效。牛肉与天麻合用,可平肝息风、健胃消食、强筋壮骨。具有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视物不清、消化不良等症。
注意事项:牙痛患者慎用。
5、天麻钩藤汤冲藕粉—来源于《疾病的食疗与验方》。
材料: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20克,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钩藤、石决明用干净的白布(或纱布)包好,放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去渣,然后用热汤冲熟藕粉。
食法、食量:在冲熟的藕粉中调入适量白糖,顿服。日服1剂,连服4—5天。
功能:平肝潜阳,滋肾养肝。
适应范围:用于美尼尔综合征属肝风眩晕者。
6、天麻猪脑粥—来源于《常见病食疗食补大全》。
材料:天麻10克,猪脑1个,粳米克。
烹制方法:将猪脑洗净,与天麻共同置入沙锅内,再放入粳米,加清水煮粥,以粥、脑熟为度。
食法、食量:每日晨起,服用温热粥1次。
功能:平肝息风,行气活血。
适应范围: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乐病、头风所致的头痛等症。
7、天麻炖甲鱼—来源于《膳食保健》。
材料:甲鱼1只(约克),天麻片15克,调料适量。
烹制方法:用沸水将甲鱼稍烫一下后,刮去表面泥膜,挖净体内黄油。用甲鱼胆在甲鱼壳背上涂1周,腹盖向上置于容器中,再将天麻片、葱、姜覆盖其上,加黄酒适量后,容器加盖,隔水炖1.5—2小时。
食法、食量:食时,根据食者的喜好,用麻油或调制蒜泥等调味汁水,蘸食新炖熟的天麻及甲鱼,并喝汤。
功能:滋养肝肾,平肝潜阳,活血散瘀。适应范围:适用天高血压、肝火等症。
8、天麻肉片汤—来源于《中国药膳学》。
材料:天麻、猪肉各适量。
烹制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3—6克共煮。
食法、食量:药、肉、汤俱食,宜常服。
功能:滋阴潜阳,平肝息风。
适用范围:适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9、天麻鲤鱼—来源于《食用菌饮食疗法》。
材料:天麻25克,鲜鲤鱼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调料各适量。
烹制方法: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2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置米饭上蒸透切片,放入鱼腹内。将鱼置于盆内,放入葱、姜、清水适量,上笼蒸30分钟,去掉姜葱。另用清水加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各适量,烧于,用水豆粉勾芡,浇在天麻鱼上。
食法、食量:用烧好的鱼佐餐或单食均可。
功能:平肝息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适应范围: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及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治疗中风药膳食谱1、天麻鱼鳔汤
原料:天麻片9克,鳊鱼鳔6个,防风9克。
加工方法:天麻、鱼鳔、防风加水煎汤当茶饮用。
功效:对中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强身健体药膳食谱。
2、天麻炖鸡
原料:天麻片克,人参20克,枸杞子30克,香菇50克,老母鸡1只(重克)。
加工方法:天麻、人参、枸杞子、香菇洗净水发,老母鸡宰杀去毛、内脏、嘴尖、爪尖,洗净;将天麻、人参、枸杞子、香菇一同发好后,一起装入鸡腹内,置入高压锅,炖熟后,食鸡肉、天麻、人参、枸杞子,喝汤。
功效:具有平肝熄风、祛风止痛、大补元气、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强身健体、抗严寒等功效。
3、天麻鳝鱼火锅
原料:天麻片20克,鳝鱼0克,猪里脊肉、玉兰片、菠菜各克,猪心、葱白段、藕、平菇各克,精盐10克,姜末20克,味精3克,熟猪油50克,胡椒粉2克,料酒15克,鲜汤克。
加工方法:将天麻洗净,入笼屉中蒸熟;鳝鱼宰杀后,从背部剖开,剔去骨及肚肠,剁去头、尾,切成6-8厘米长的小段;猪里脊肉按肌肉纤维纹路,斜切成大而薄的片;抹上一层极薄的水淀粉;猪心入水中氽一下,捞出切成薄片;藕刮去粗皮,切片;平菇洗净,撕成小朵,沥去浮水。以上原料分别装盘,围在火锅四周待用。炒锅置火上,下油烧至四成热,下姜末炒香,加鲜汤烧开,打去浮沫,加入天麻片和蒸天麻的原汁,下料酒和精盐、胡椒粉、味精等,舀入火锅中,上火烧开即可烫食。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取香油、精盐、味精、醋制成调味盘,每人1盘,蘸食。
特点:汤浓鲜美,鳝鱼滑嫩,具有祛风活血、壮阳强筋、补身健体的功效。
功效分析:鳝鱼性味甘、温,入肝、脾、肾经,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之功效。与天麻合用适用于气血虚弱、头昏乏力、气血受阻的腰腿疼痛以及风湿顽症等。
注意事项:死鳝鱼不可食用,因其体内已有大量组胺,食用后易中毒;活杀鳝鱼,以不去鳝鱼血为佳。
4、天麻煮鸡—来源于《经验方》。
材料:鸡1只(—克),鲜天麻—克,白糖,盐,味精适量。
烹制方法:去内脏的干净鸡切或块状,鲜天麻切成片状(1公分厚),用高压锅煮,鸡肉熟时,加少许味精,即可食用,美味可口。
功能:增智、明目、健脑、安神。
5、天麻竹沥粥—来源于《百病饮食自疗》。
材料:天麻10克,粳米克,竹沥30克,白糖适量。
烹制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粳米加水煮粥,调入竹沥、白糖即成。
食法、食量:粥及天麻片在1天内分2次服用。
功能:平肝息风,清热化痰。
适应范围:适用于肝风痰热的痫症(发作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乏力,心烦易怒,发作时突然昏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移时渐苏,醒后一如常人)。
在众多的药方或是食疗方中有没有一款是您需要的?至于选择哪种天麻为最佳可以到咨询,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帮到您!
德余堂医药官方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