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一代名医刘庆扬老师

北京的最好酒渣鼻医院 http://www.globalmacrotrader.net/fengshang/xinchao/2477.html

杏林耆宿回春手

诗壇希声李杜家

与刘庆扬老师初识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已有60年了,那时我在萧师附小上小学,医院中医科的门诊室写作业,我父亲王理民和刘庆扬老师在同一个科室工作,既是同事又是挚友,经常有机会看到他们在一起讨论切磋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没想到后来他成了我的恩师。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高校停止招生,我所向往的窗明几净的中医药大学学习的梦想化为泡影,我只有回乡自学中医并利用医院随父亲学习中医。年我有幸被推荐到萧县中医学习班学习,对刘庆扬老师有了进一步了解,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同时随祖父超萃公学习中医,17岁即单独应诊,年考取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药大学前身),毕医院中医科先后任中医师、中医科主任、业务院长,医院并首任书记、院长。刘老师除了给我们讲授基础及临床课程外,还经常利用星期天带我们到山上辨认及采集中草药,对我们三十多位同学呵护有佳、关怀备至,有生活困难的同学总是解囊相助,半个世纪已过,健在的同学们无不感佩老师的为人。

年底中医学习班学习结束,我医院中医科工作,跟随老师继续学习,便对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对我在钻研业务、医德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因本人愚钝,时常受到老师的教诲与批评,但在交往中深感老人家质朴谦和,宽厚慈祥,乐意提携后辈,且具长者之风。

刘老师数十年来在萧县中医界堪称执牛耳者,七十余年的悬壶济世,执鞭育人;七十余年间救人无数,教人无数。现在医院中医治未病的“三伏贴”即是老师在年挖掘《张氏医通》古方用于临床,并总结撰写出《白芥子饼腧穴贴治气管炎例》的论文,并获得有效率达到87.5%的理想效果,该论文被《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汇编》收录并推广至全国。时至今日,每医院贴治者挤满门诊大厅,满院人头攒动,蔚为壮观,该疗法早年在萧县开花,至今在萧县乃至全国早已硕果累累。医院及萧县中医药学会已启动该疗法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遗工作。

老师在数十年临证期间,屡屡抢救众多急病重症,曾治十岁小儿破伤风症,先生一日内用蜈蚣50条、全蝎50克,药后转危为安,半月后家长急告先生,小儿鼻衄并吐血数口,遂予清热解毒药,三剂而愈。治小儿白果中毒遗留音哑不能说话,先生针刺任督之会“承浆穴”,运针半小时后突发似“妈”的声音,连针三天,语言复常。刘老师在85岁的垂暮之年,岁老志壮,潜心探研岐黄之术并坚持不懈整理自己独特的创新理论及医疗实践,写出了《初探中医十纲论证》一书,在中医基础理论八纲辩证的基础上增加气血辩证,从而补充了八纲辨证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老师先后亦有《气血辩证文集》、《气血辩证论方药》、《气血辩证论治案》等著作问世。老师对诗词书法造诣颇深,曾著有《刘庆扬诗词联集》等书,萧县文史学家、著名书法家、诗人刘怀德先生用“杏林耆宿回春手,诗壇希声李杜家”评价他。

刘庆扬老师九十岁诞辰我们萧县中医班全体学员相约淮北市杜集区其寓所为老师祝寿,并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年1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我们全体学员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瞻仰了他老人家的遗容,目送我们最敬爱的老师驾鹤西游,吊唁大厅两旁悬挂着为老师敬献的挽联:“萧国永誌刘老恩师一世辨证论治救众生,高风亮节苍天大医始终精研岐黄传千秋”。以此总结他光辉的一生并表达对老师的缅怀之情及深深的敬意。

值医院建院40周年,萧县中医班举办50周年之际,谨医院首任领导刘庆扬院长、孙德华院长、中医班代课老师先父王理民先生,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医院各项工作再创辉煌!为打造萧县龙城医派及中医药强县而努力奋斗!

——王德隆

王德隆男副主任中医师,中医院专家组组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员,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员,萧县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出身中医世家,先后随萧县名中医刘庆扬,芜湖骨伤名家戴勤瑶,北京中医骨伤学家武春发学习深造。

通过近50年中医临床诊疗,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内服外用,膏药外治及手法正骨复位等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各类骨质增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已形成王氏骨伤治疗特色。先后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及全国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议发表及交流学术论文20余篇。年主持研制《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胫骨腰腿痛》科研项目获宿州市重大科技成果证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lcjc/7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