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氧

B.核酸、ATP及磷脂共有的元素为N和P

C.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都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D.细胞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B.细胞分化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衰老细胞内的色素积累,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D.由效应T细胞导致的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3.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有多个实验用到酒精。下列有关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B.可以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特点对DNA进一步分离

C.对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和分离时,酒精的作用是作为有机溶剂分离色素

D.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可用于解离

4.下列哪项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A,叶绿体内的类囊体堆叠构成基粒,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B.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有利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发生

C.精子头部由高尔基体发育成的顶体,有利于受精作用

D.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BA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GABA的受体还具有转运功能

C.Cl-内流使突触后膜两侧电位差减小

D.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6.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皮肤破损较深,破伤风芽胞杆菌容易大量繁殖

B.酒和醋的制作过程都是利用微生物无氧呼吸的原理

C.低温和低氧环境可以减弱粮食的呼吸作用,有利于粮食储存

D.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促进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利于植物的生长

7.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投细胞产生的

B.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C.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可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8.如图所示,为了鉴定图中8号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最可行的是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X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9.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防止杂菌的污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可采用干热灭菌法

B.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时,若在培养基上连续划线5次,接种环灼烧5次即可

C.没有将高压蒸汽灭菌锅内的冷空气排尽将影响培养基的灭菌效果

D.喷洒石炭酸同时配合紫外线照射可提高对超净工作台的消毒效果

10.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制作各种特色美食,如酒、醋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家庭制作果酒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

B.制酒和制醋的过程都需要对发酵罐排气

C.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D.泡菜制作时为能尽快食用,应将发酵罐置于高温处发酵

11.某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果蝇精巢切片,发现某细胞内染色体正在向细胞两极移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若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B.若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C.若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4条,则每条染色体上一定含有2个DMA分子

D.若移向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则每条染色体上一定含有1个DNA分子

12.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a过程发生差错,b和c过程都会异常

B.细胞分裂间期可以发生a、b和c过程

C.d和e过程可以发生在被HIV侵染的宿主细胞中

D.除c过程外,a、b、d、e过程都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13.图甲为培育转基因生物时选用的运载体,图乙是含有目的基因的一段DNA序列,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通过PCR技术提取该目的基因,应该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

B.构建表达载体时应选用Bc1I和HindⅢ这两种限制酶以及DNA连接酶

C.若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中,需用Ca2+处理大肠杆菌

D.只利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就可以直接筛选出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

14.以下事例与其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搭配不合理的是:

事例

生态工程原理

①将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改造成混合林

物种多样性原理

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既要封山育林,也要考虑农民生活问题

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建立沼气池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④建立桑基鱼塘生产模式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A.①      B.②      C.③      D.④

15.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向外分泌化学物质对周围其他植物产生的影响。科学家通过对化感作用的研究,发现松与赤杨,锦鸡儿与杨树种在一起有良好的作用,而松与接骨木、榆树与栎树都具有相克现象不能种在一起。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化感作用均表现为相互促进效果

B.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C.可以利用化感作用合理的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

D.化感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放入某浓度的甲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溶液很可能是0.3g/mL的蔗糖溶液

B.a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渗透压相等

C.ab段细胞失水量逐渐降低,但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b点时细胞开始吸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7.CD4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含量比正常细胞高1.6-5倍,导致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为证明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科学家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次进行步骤①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分泌抗CD47抗体的浆细胞

B.经步骤②后可得到多种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经步骤③可得到既能产生抗CD47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

D.还需设计在巨噬细胞+正常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单克隆抗体的对照组

18.南瓜的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类型,研究人员以某一种矮生南瓜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茎伸长量需要测量实验处理前及处理后的南瓜茎长度

B.1.5mmol/L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5μmo1/L生长素的1.5倍

C.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D.实验结果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型

19.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

B.金龟的食物来自于草食性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

C.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草食性动物同化量

D.金龟的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20.心脏的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其中副交感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受到抑制,心率减慢;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心肌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强度不是等同的,利用心得安和阿托品进行如下实验(心得安是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是M型受体的阻断剂)。对两组健康青年分别注射等量的阿托品和心得安各4次,给药次序和测得的平均心率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与M型受体结合,使得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B.注射阿托品后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副交感神经作用加强

C.每一组的每位健康青年共进行了8次心率的测定

D.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抑制作用远超过交感神经对心跳的促进作用

第Ⅱ卷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除特殊注明,每空1分,10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种类很多,包括淀粉、脂肪等。但是,领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会以蔗糖的形式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根、茎、果实等其他器官。这些器宫将蔗糖用于分解供能或储存。研究人员对蔗糖的运输、利用和储存进行了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作用于暗反应的光反应产物为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合成蔗糖和淀粉的场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中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2)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通过筛管运输至根、茎等器官。蔗糖通过______________(2分)方式进入筛管细胞,使筛管细胞中的蔗糖积累到很高的浓度。如果叶肉细胞中的蔗糖没有及时运出,会贮存到_______________(细胞器)(2分)中。

(3)为了验证光合产物以蔗糖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来自酵母菌的蔗糖酶基因在植物中表达,该酶特异性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根、茎中由于______________(2分)出现障碍,导致生长困难,出现严重的短根、短茎等现象。

22.(每空2分,共8分)为研究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一长期种植单一品种茶树的茶园一分为二,对照组只种植原有单一品种茶树,实验组均匀种植多种茶树品种,茶树密度与对照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生态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土壤肥沃程度的指标之一。若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高,土壤肥沃,反之,土壤贫瘠。这两组茶园位于江浙地区,和黑龙江地区相比,该茶园的土壤比较______________(填写“肥沃”或“贫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天敌,茶园游猎型蜘蛛分为地面游猎型和茶树上游猎型,影响蜘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组蜘蛛物种数比对照组要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3.(除特殊注明,每空2分,共13分)为提高玉米产量,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转入玉米,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O代)。某研究小组从中选择既抗虫又抗除草剂的甲、乙、丙单株植株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代(记录为T1甲、T1乙、T1丙),各个T1代性状表现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抗虫抗除草剂

抗虫不抗除草剂

不抗虫抗除草剂

不抗虫不抗除草剂

T1甲

60株

58株

0

T1乙

0

0

52株

T1丙

92株

29株

31株

10株

(1)甲、乙、丙植株中,基因A和基因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T1甲平和T1乙中抗虫抗除草剂的植株继续自交并单株收获,可以收获到__________________(3分)个T2株系。在收获的T2株系中,约有____________(3分)个株系表现型只有一种,且全为抗虫抗除草剂类型。

(3)该团队的另一研究小组在TO代中也选取了一株既抗虫又抗除草剂的植株丁,并对植株丁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植株丁的染色体上分别插入了两个基因A和两个基因B,并确认了基因A和基因B的位置(见图)。

若将植株丁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每空2分,共12分)大肠杆菌是生活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其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下表是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含量

蛋白胨

10.0g

乳糖

5.0g

NaCl

5.0g

琼脂

12.0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mL

(1)该培养基中蛋白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2)分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大肠杆菌时,通常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对已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污染环境。

(4)为检测水体中大肠杆菌数量,可在上表中的培养基中添加伊红美蓝染料,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取样涂布在该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后选择颜色为黑色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的原理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每空2分,共12分)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由于胰岛B细胞表面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破坏,体内胰岛素含量较正常人____________,引起I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Ⅰ型糖尿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2)Ⅱ型糖尿病很常见,与遗传、环境等密切相关,但是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为了预防型糖尿病,请你对青少年提出几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目前,中科院研究阐明了糖原代谢关键蛋白PPP1R3G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其调节机理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经过小鼠实验发现:小鼠在饥饿时,肝细胞中的PPP1R3G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会提高,使糖原合成酶(GS)的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能够在讲食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肝糖原,导致血糖水平快速降低,因此进食后该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据此推测,PPP1R3G蛋白基因的表达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期的调控。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餐后血糖调节机制。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生物科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

1-5ADCDC6-10BBCBD11-15CBDBA

16.ACD17.ABC18.AD19.BCD20.ABC

二、简答题(共55分)

21.(除特殊注明,每空2分,10分)

(1)[H]和ATP(1分)细胞质(基质)(1分)叶绿体(基质)(1分)吸能(1分)

(2)主动运输液泡

(3)分解供能(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公DO.HS1OmMA+HgOnMGS

22.(每空2分,共8分)

(1)贫瘠江浙地区温度较黑龙江高,降雨量又充沛,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作用比较强(温度、水分和分解者任缺一点,不得分)

(2)食物和栖息空间(任缺一点,不得分)

(3)实验组茶树种类多,使害虫的种类增多,蜘蛛食物种类更丰富

23.(除特殊注明,每空2分,共13分)

(1)丙T1丙出现了9:3:3:1的分离比

(2)(3分)50(3分)

(3)抗虫抗除草剂:抗虫不抗除草剂:不抗虫抗除草剂=14:1:1(3分)

24.(每空2分,共12分)

(1)碳源、氮源

(2)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灭菌

(4)①大肠杆菌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

②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25.(每空2分,共12分)

(1)抗原低自身免疫

(2)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3)提高进食和饥饿

电子档见最后

感谢命题老师的辛苦付出,请转发扩散,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帮助。

生物考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czz/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