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来,国脉华医堂的中医药专家们潜力研究中华中医药精髓,开展挖掘整理、收集编撰民间祖传秘方,古方效方,名方验方,古法秘籍,在治疗“中医急症、疑难杂症、慢性重症,综合病症”四大症方面以及中医适宜技术等古方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申报中。
图为:国脉华医堂传承两百多年的部分古方古籍于山河岁月沉淀千载的民间故事
流淌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文化血液
她们如此古朴而生动
并将,经久不息
国脉华医大师们重用虫类药
治疗中医急症、疑难杂症、慢性重症、综合病症
临床经验丰富,见解独到
疗效卓著,堪称杰出大家
僵蚕,为动物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淡色丝菌科白僵菌僵列的全虫体。别名天虫、姜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等病症。关于僵蚕的传说
早年间,杭州里佛桥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小姑娘,名叫阿巧。阿巧九岁时,娘死了,丢下她和一个四岁的小弟弟。爹没法料理孩子,又娶了一个后娘。这个后娘呀,长了一颗蝎子的心,对阿巧姐弟又打又骂,凶得不得了。这年深冬腊月的一天,后娘硬叫阿巧冒着北风出去割羊草。外面天寒地冻,连草的影子都没有。阿巧从早晨找到黄昏,从河边找到山腰,一根青草也没找到。她又冷又怕,就坐在半山腰呜呜地哭了起来。哭着,哭着,突然听到头顶上有一个声音说:“要割青草,半山沟沟!”阿巧抬起头来,见一只白头颈的鸟儿,扑棱棱地飞向山沟。她就站起来,擦干眼泪,跟着白头颈鸟儿跑去。拐个弯,那白头颈鸟儿一下不见了。但见山沟上挺立着一株老松树,青葱葱的,像把大伞,罩住了沟口。阿巧拨开树枝,绕过松林,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潺潺地流着。小溪岸边花红草绿,美得像座春天的花园。阿巧见了青草,就像拾到宝贝一样的欢喜,赶忙蹲下身子就去割起来。她边割边走,越走越远,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走到小溪的尽头了。
她割满一竹筐青草,刚站起来揩揩额角上的汗珠,见到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个穿白衣裳的姑娘,手里拎着一只细篾编的篮子,正笑着向她走来。那白衣姑娘笑嘻嘻地对阿巧说:“小姑娘,真是稀客呀,到我们家来住几天吧。”阿巧抬头望去,眼前又是另一个世界,半山腰上有一排整齐的屋子,内粉墙,灰盖瓦,屋前是一片矮树林。树叶绿油油的比巴掌还大;还有许多白衣姑娘,一个个都拎着细篾篮子,一边笑,一边唱,在矮树林里采那鲜嫩的树叶。
阿巧见了很高兴,就在这里住下来啦。从此以后,阿巧就跟白衣姑娘们生活在一起,到树林里采摘嫩叶来喂养一种雪白的小虫儿。慢慢地,小虫儿长大了,吐出丝来结成一个个雪白的花生壳大小的东西,抽成油光晶亮的丝线,再用树籽儿把丝线染上颜色,青籽儿染蓝丝线,红籽儿染赤丝线,黄籽儿染金丝线……白衣姑娘还告诉阿巧,这五光十色的丝线,是用来给天帝绣龙衣,给织女织云锦的。阿巧住在山沟沟里和白衣姑娘们一起采树叶,一起喂小白虫,一起抽丝线,日子过得很快活,一晃三个月过去了。
这天,阿巧想起了弟弟。心想,叫弟弟也到这里来过过好日子吧。第二天,天刚亮,她来不及告诉白衣姑娘,就自顾跑回家去了。临走的时候,阿巧还带走了一张撒满虫卵的白纸,另外又装了两袋树籽儿,一路走,一路丢,心里想:明天照着树籽儿,—路走回来。
阿巧回到家里一看,爹已经老了,弟弟也长成小伙子啦。爹见阿巧回来了,又高兴又难过地问:“阿巧呀,你怎么出去十五年啊?这些年在哪儿的呀?”阿巧听了大吃一惊,就把怎样上山,怎样遇见白衣姑娘的经过告诉了爹爹,左邻右舍知道了,就都来看她,说她遇到仙人啦。
第二天一早,阿巧想回到山沟沟去看看。刚跨出门,抬头望见沿路有一道绿油油的矮树林。原来她丢下的树籽儿,都长成了树。她沿着树林。一直走到山沟沟里,山沟那株老松树还是像把伞一样罩着,再进去就找不到路了。
阿巧正在对着老松树发呆,那只鸟儿又飞了出来,叫道:“阿巧偷宝,阿巧偷宝!”阿巧这才想起临走的时候,没有和白衣姑娘说一声,还拿了一张虫卵和两袋树好儿,一定是白衣姑娘生了气,把路隐掉不让她再去了。
于是,她回到家里,把虫卵孵化成虫,又采来许多嫩树叶喂养它,在家里养起那白白的小虫来。那个时候,人们把那白白的虫叫天虫。后来,人们将天虫两字并在一起,把它叫做“蚕”。据说,阿巧在半山沟沟里遇见的白衣姑娘,就是专门掌管养蚕的蚕花娘子。至于那种天虫吃的树叶,因为是上山时才有的,那时把它叫做上树,后来才写成“桑树”的。
《神奇虫药故事》(摘要)
僵蚕文献
性状:性平,味咸、辛。
归经:归肝、肺、胃经。
功能: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主治: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等症。
编后语:人类不能没有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我们虫药的老先生们带你一起感受民间文化遗产,聆听中国民间故事。今天讲的是《神奇虫药故事》——僵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