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名菜ldquo飞黄腾达rd

年非洲、亚洲蝗灾年山东蝗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尤其冬季气温的上升,这都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来年蝗灾的爆发提供了生力军。近几年来非洲连续发生了多次大蝗灾,灾情那是相当的严重,据说是蝗虫一过,寸草不留,这令本就不是很发达的非洲大兄弟们,更是雪上加霜。其实这些非洲大兄弟也真是一根筋,他们为嘛不来中国学学这道名菜“飞黄腾达”的做法,哪怕是参考一下以色列的蝗虫菜单也行。虽然蝗虫们在非洲号称是“吃不够”,但它们胆敢来中国,很可能就会变成“不够吃”。

注意

蝗虫属于异体蛋白,如果个体敏感,可能导致食用者过敏甚至是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蝗灾是指因为蝗虫而引发的灾难。一旦发生蝗灾,无数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它们吞食庄稼,使农产品绝收,进而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战祸。蝗灾是世界性的灾难,而且源远流长,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中国古书上很早就有关于“旱极而蝗”的记载。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蝗灾,受灾区多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严重时可能遍及整个黄土高原。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太宗(唐太宗要生吃蝗虫,大臣劝说他,有可能会生病)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唐太宗说的这句话的大意是:天下人受灾,朕生病了又能怎么样呢?为何唐太宗会这么说,因为蝗灾太可怕,可怕到了能动摇大唐的国本,让大唐的江山,处在岌岌可危的形势当中。元贞二年,长安一带蝗虫成灾,这天,唐太宗在大臣的陪同下来到城外的庄稼地,看到庄稼被蝗虫祸害得东倒西歪后,唐太宗竟随手抓了一只蝗虫,想往自己的嘴里放,站在旁边的大臣看到这一幕后,连忙阻止,而唐太宗却说,庄稼是百姓的命根子,你们要是真想吃,我宁可让你吃我的肺脏,说完,唐太宗便将蝗虫吞了下去——这一招,无疑坚定了臣民百姓战胜蝗灾的决心。唐玄宗当政时,国内发生了大面积的蝗灾,为解决这一危局,唐玄宗特意下了一道圣旨,鼓励全天下百姓捕捉蝗虫,并上交给当地官府,规定捕蝗1斗,奖粮1斗,捕蝗1石,奖粮1石。虽然蝗灾没有被有效地制止,但是各地却没有发生饥荒。在公元年,山东一些地区发生蝗灾,看着蝗灾愈演愈烈,宰相姚崇连忙上奏:秉彼蟊贼,付畀炎火。姚崇提议用火驱赶蝗虫,此时蝗虫正在破坏百姓的庄稼,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如果此时朝廷下旨让当地的守军与百姓共同驱赶,必能取得这次灭蝗的胜利。果不其然,措施一经下发,当地的守军十分出力,他们和百姓们边烧边埋,竟在很短的时间里,将蝗虫消灭干净。古代人民通过逐渐的摸索,找到了鸣金驱赶(灭蝗,下略)法、捕击法、火烧法、沟坎深埋法、以及趁清晨蝗翅露湿难飞用纱网抄掠等等的办法。驱逐蝗虫的办法很多,但蝗虫的数量实在太庞大,如果百姓们不是众志成城,拿出打持久战的精神,根本就无法取得灭蝗的胜利。

其实蝗灾是世界性的灾难,远的不说,只以近几年为例,年俄罗斯南部的斯塔罗波尔地区发生大蝗灾,约有26.7万公顷的草场和耕地受到蝗虫侵袭。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犹他州和爱达荷州皆饱受蝗灾侵扰,而其中爱达荷州的灾情,是二次大战以来最惨重的一次。年11月21日,数百万只蝗虫蜂拥来到以色列红海之滨城市埃拉特,毁坏了这个以色列南部城市的全部庄稼和鲜花。

年以色列当地居民说,这批蝗虫是从非洲过来的,有的长达10厘米,它们不仅把棕榈树叶啃光,还把整个花园的鲜花也吃个精光。据称这批蝗虫什么都吃,连公路旁的绿化草坪也不放过。不过,此次蝗灾对以色列人来说,也未必不是好事,因为蝗虫是在犹太法律规定中,唯一一种可以食用的昆虫。所以有些以色列人就抓住了这个法律空子,趁机逮住不少蝗虫拿回家做成美食,有个以色列人甚至从地上捡起一只蝗虫,直接塞到嘴里就生吃了,一边吃还一边不住的称赞:“真好吃!”。有些网站甚至还列出了名目繁多的蝗虫菜单,有蝗虫串、蝗虫条和炒蝗虫等等。

中国蝗虫《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咸平

功能主治:补养强壮。主治肺结核,小儿疳积。

验方:

1、小儿腺病质,颈淋巴结结核:蝗虫,去翅、足,焙干研粉,温开水送下,每服1钱,一日2~3次。

2、神经衰弱,失眠,肺结核,咳嗽气急:蝗虫粉,每服2钱,一日2~3次,食后服。

3、哮喘,百日咳:蝗虫5~6只,水煎去渣,加黄酒少许,一日2次,温服。

中国蝗虫《中药大辞典》

别称:蚂蚱、蚱蜢、直螽(zhōng)

性味:辛甘、温、有毒

功效主治:治小儿急慢惊风,百日咳,咳嗽,惊风,破伤(风),疗折损,冻疮,斑疹不出,暖胃助阳,健脾运食。"

验方:

①治小儿惊风:蚱蜢不拘多少,煅存性,砂糖和服。(《纲目拾遗》)

②治急慢惊风:霜降后取蚱蜢风干,用十个或七个,加钩藤、薄荷叶各一撮,煎汤灌下,渣再煎服。(《百草镜》)

③治破伤风:霜降后蚱蜢,晒干,用十数个,瓦上煅存性,酒下。(《救生苦海》)

④治鸬鹚瘟(其症咳嗽不已,连作数十声,类哮非哮,似喘非喘,小儿多患此):蚱蜢十个。煎汤服。(《纲目拾遗》)

⑤治鸬鹚郁(小儿有之,其症如物哽咽,欲吐难出之状,久之出痰少许,日久必死):干蚱蜢煎汤服。(《百草镜》)

⑥治冻疮:蚱蜢,风干,煅研,香油和搽,撒亦可。(《养素园传信方》)

⑦治痧胀:蚱蜢五、六个。煎汤温服。(《养素园传信方》)

⑧治三日疟:盘螽,阴干为末,临发日,于五更时酒服方寸匕。(姚可成《食物本草》)

-END-

重新认识中医

见识一下南少林正骨手法

李翰卿运用大青龙汤的经验

捷克共和国中捷中医中心—中国对外医疗合作典范

凤凰卫视拍摄的百年中医纪录片—回眸百年中医(下)

点击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fcs/10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