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我国内地近期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提示我国当前仍面临着较大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压力。随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国已完成超22亿剂次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初始免疫的人群覆盖率也已超过了70%,持续向构筑全民免疫屏障迈进。
自新冠病毒疫苗在全民开展接种,围绕疫苗究竟能提供多久保护的疑问也从未间断,9月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首席专家王华庆依据前期围绕新冠病毒疫苗有效性和免疫持久性的研究和观察结果,就新冠病毒疫苗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加强免疫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意义和必要性: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均提示,新冠病毒疫苗在预防感染、减少发病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预防重症、预防住院、预防死亡方面效果更显著。
●疫苗接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些人免疫力在下降,保护效果也在削弱。
●加强免疫后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加强免疫之后会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灭活疫苗加强免疫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加强针次接种后不仅抗体水平增加,抗体谱也更广了,意味着加强免疫后对变异株会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和安排,
10月11日起,
我省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问: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如何组织实施?
答:
人群考虑:
重点人群,包括在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
高危人群,包括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60岁及以上等感染后导致重症风险高的高危人群,因工作、学习、交流需要出国的人员,尤其是去疫情持续传播国家的人员;
一般人群,即其他符合条件且有接种意愿的人群。
接种组织形式:
重点人群可以行业、部门和单位为依托,使用统一安排组织接种的形式。
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可根据需要自行前往就近开放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进行疫苗接种。
问:哪些人可以接种加强针次?
答:按照疫情防控需要,在接种过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或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实施加强免疫接种。
问:加强针次与上一针次间隔时间为多久?
答:需间隔6个月及以上。
问:加强针次的疫苗种类有哪些?不同种类是否可以混打?
答:现阶段,加强针次的疫苗与基础针次的疫苗需为同类疫苗,即接种2剂次灭活疫苗的人使用灭活疫苗加强1剂次;使用不同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与第二剂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如遇第二剂相同疫苗无法继续供应等情况,可使用与第一剂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接种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1剂次。
问:加强针需要接种几针?
答:1针。
问:加强针次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间隔如何?
答: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次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这一间隔要求。
问:加强针次是否收费?
答:不收费。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次接种仍为免费。
来源
浙江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
编辑
赖大师
原标题:《浙江开打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次!这些要点请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