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牛市来了中药材涨价链调查回归

潮新闻客户端执笔吴越

潮声丨“40年未遇行情”,中药材涨价链调查①:多米诺效应几何

编者按: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普涨,而且多味中药材打破价格天花板。不少业内人士称正经历史上“最魔幻一年”,中药材“牛市”或许已到。

近期,潮新闻记者追踪中药材从采挖、医院的路线,试图展现一个产业链缩影,以及涨价潮的多米诺效应。

磐安浙贝母上市交易吴越摄

近日,中药材价格普涨,成为热议话题。“业内持有买涨不买跌心态,从行情持续升温程度看,中药材‘牛市’或许要来了。”多名从业近40年的药商根据经验判断。

连日来,潮新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中药材从价格波动逐渐演变成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游戏。一个月内,化痰止咳的猫爪草每公斤从98元涨到元;两个月内,滋补保健的当归每公斤从68元涨到元;一年内,清热解毒的黄连每公斤从元涨到元……

6月19日,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鲍爱东向潮新闻记者表示:“接到各地反映中药材涨价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开始组织调研,届时会形成书面材料为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作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对此,中药材产业信息监测预警平台中药材天地网发布提示,“6月,淡季不淡的情况恐怕还会延续”“今年流通商家群体的高亢奋性,使得资金面异常活跃,仿佛人人都期望着找个品种切入,但高行情会伴随高风险。”

部分备受炒家热捧的中药材,价格与价值出现失衡。谁在借药炒作,监管难点在哪?又该如何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潮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市场炒家涌动

有药材出现“一日三价”

潮新闻记者从多名中药材从业者处了解到,随着部分中药材价格持续走高,不少资金瞄准存量偏少的中药材,打起倒手转卖、炒药的算盘。

“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有人做短线,药材收进来涨一两元就转手了;有人做长线,有长达三四年,甚至10年的低进高出规划。”磐安药材加工商陈江辉(化名)告诉潮新闻记者。

陈江辉向潮新闻记者列出一组数据:早几年10元/公斤的水牛角,在今年5月的20天时间里,从60元/公斤涨到元/公斤,6月初的10天时间又跌了30元/公斤,价格如同过山车。业内甚至有种说法,“一批商户到亳州中药材市场将水牛角全部买完,导致该药材一夜之间价格涨了50元/公斤。”

“市场有追涨情绪,涨价会带动一波看好者。”陈江辉发现,磐安产的浙贝母、元胡也被盯上。前两天云南客户托他采购囤货,他的生意也愈发繁忙。“投入万元买入,能将浙贝母市场行情价格抬升两三元每公斤。”磐安资深炒药人士张力(化名)告诉潮新闻记者,所囤药材涨价后,部分炒家会快速抛售套现,后一波看好行情的人继续接棒,无非是庄家资金大小区别。

浙八味药材城大宗中药材集市

同样,云南三七的价格也在被炒作抬升。一名业内人士告诉潮新闻记者,这波入场资金始于年,投资者在云南省分四五次大批量购买三七,总金额达2亿元。据中药材天地网显示,从年6月20日至年6月20日,三七每公斤单价从元涨到了元。

潮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并非所有中药材都会被炒作。炒家判断具有炒作空间的中药材,首先得符合产量减少这一特征。其次,他们再从中筛选受众面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fcs/12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