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受伤后应尽快进行破伤风预防,越早越好。
但有些情况下患者是受伤后第2医院就诊的,此时距离受伤已经超过了24小时,再打破伤风针还有意义吗?
预防概念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存在于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粪便等,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当人受伤时,如果伤口处理不当,有可能感染破伤风。破伤风杆菌在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改变,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预防原则预防破伤风的原则为:彻底清创,尽早预防。
之所以强调在受伤后要早期应用破伤风抗素,是因为它可以中和伤口部位及血液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而不能中和已经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
破伤风感染后的潜伏期为6-12天,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均能起到预防作用。
因此,不应把24小时作为可否接受免疫预防的时间界限,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
预防形式破伤风的预防主要依赖于抗体,并且只能通过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实现。
破伤风的一级预防即主动免疫,指将疫苗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其特点是起效慢,连续注射3剂才能达到足够的抗体滴度,但是免疫作用持续时间长。
破伤风的二级预防即被动免疫,指将免疫效应物如破伤风类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输入体内,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用于破伤风的治疗和短期的应急预防。其特点是产生效应快,输入后立即发生作用,但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
对未接受过类毒素免疫或免疫史不清者,应进行主动免疫以获得持久免疫;若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被动免疫。
但是大部分患者可能都不记得是否有接种过破伤风免疫,为了简便,可以参照以下方法:可以对清洁或者轻微污染的创面,仅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而无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对较严重污染的创面,同时注射TAT和TIG。
需要注意的是,TAT和TIG不能注射在同一个部位,否则会失效。
END
设计:编辑器设计师(侵删)
注:模板文字、图片内容作为范例,
仅供参考,发布请替换自有内容。
END
供稿:张静
校对:临床药学室
审核:吴嫣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