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蝉蜕有奇效

??今年气候反复无常,六月阴雨连绵,儿子本就脾虚湿重,不得晒太阳补阳气,脾胃运化更弱,免疫力下降导致病毒感染发烧,妈妈带去诊所治疗,病情反复硬是拖足七日才渐好。

??儿子热症刚退新状况出现,白天精神活泼,晚上夜啼不安,连续几日非常规律,母乳、按摩、抚抱均无效,直到哭累了才又入睡,把我们折腾得不行。医院花两百银子弄了个全家桶,仅买了个安慰,入夜又被儿子夜啼吵醒,几近奔溃,我说该试的都试过了,这回试试我的野路子吧。

??辨析:

??小儿五个多月,土命极弱,木太强,火过弱。土主脾胃,木主肝胆,火主心血小肠。参考先天五行,首先定位土虚木乘,肝旺脾虚。流月癸未,亥卯未三合木局,木的能量被加强。儿子夜啼为丑时,非常规律,丑时肝经当令。多条线索的指向,重点分析肝的问题。

??发烧期间,多日有西医诊所肛门针水给药,小儿长期不得晒太阳,针水多属寒性药物,热症虽退,却使体质寒性加重。

??啼与哭有别,啼而不哭是痛,故直声来往而无泪;哭而不啼是惊,故连声不绝而多泪。又曰啼而不哭者是烦,哭而不啼者为燥。排除环境其他疾病等因素,鉴别为寒症引起的小儿夜啼。

??引起小儿夜啼的主要原因有三:

??脾寒:睡喜俯卧,屈腰而啼,下半夜尤甚,啼声低弱,面色青白,四肢欠温,得热则舒,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淡红。

??心热:睡喜仰卧,见灯火则啼哭愈甚,烦躁不安,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面赤唇红,舌尖红,苔白,脉数有力,指纹青紫。

??惊恐:睡中时作惊剔,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脉、舌多无异常变化,或夜间脉来弦数、指纹色青。

??儿子症状:白天精神活泼,能安静入睡,睡喜仰卧,每夜丑时啼哭不安,无泪干哭,哭声尖锐,无明显曲腰,开灯啼哭无明显变化,面色正常,四肢体温正常,舌红苔白,食量正常,便溏,指纹淡红。

??《医宗金鉴》:

??夜啼寒热因胎受,须将形色辨分明,

??寒属脾经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

??面赤溺闭属心热,热用导赤寒钓藤,

??若无寒热表裹证,古法蝉花散最精。

??小儿的夜啼寒热表里症候并不分明,但之前已有重要线索,土虚木乘主看肝经,因此选用蝉花散。

??蝉花散组成:蝉花(和壳),白僵蚕(直者,酒炒熟),甘草(炙,各一分),延胡索(半分)。

??由于小儿才五个多月,先天脾虚失运,用药剂量需轻、需平,能用一味药解决就不用多味药。食物要靠脾胃来运化,药物也要靠脾胃来运化,脾胃运化不了,再多药也没用,因此我只取蝉蜕、甘草。

针对小儿情况,用六只蝉蜕(去头足),3片甘草

??《本草纲目》:小儿夜啼。用蝉蜕四十九个,去前截,以后截研为末,分四次服,钩藤汤调下。

??《神农本草经》:蚱蝉,味咸寒,生杨柳上。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蝉,附于树木,木主肝胆,夜晚脱壳,善走肝经。凡肝经热盛,风动,可用蝉蜕来息风止痉,凉肝退热。

??蝉,白天鸣叫,夜晚安静,万物类象,道法自然。蝉蜕有镇静作用,能让小儿夜啼安静下来。

??蝉蜕头足较身部的解热作用强,因此给小儿用药需去头足,以平药性。

??甘草,味甘,气平,性温,可升可降,阳中阳也。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至此,方以蝉蜕为主,甘草为辅,早上用一小锅水煮,浓缩到差不多一天的饮水量,保温代替水喝,甘草微甜,儿子还很喜欢喝,当天见效,一觉到天亮。

附两味中药属性:

蝉蜕

蝉退、蝉衣、蝉壳、知了皮

蝉科昆虫黑蚱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煎服,3~6g。

《名医别录》有“主妇人生子不下”的记载,故孕妇慎用。

主要含甲壳质,壳聚糖,蛋白质,组胺,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蝉蜕有解热作用,其中蝉蜕头足较身部的解热作用强。蝉蜕具有抗惊厥作用,其酒剂能使实验性破伤风家兔的平均存活期延长,可减轻家兔已形成的破伤风惊厥,蝉蜕能对抗士的宁、可卡因等中枢兴奋药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抗惊厥作用蝉蜕身较头足强。本品具有镇静作用,能显著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

甘草

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皮草、棒草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甘草、粉甘草、炙甘草、蜜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气不足,心悸气短,脉结代;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煎服,2~10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益气复脉宜蜜炙用。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异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主要含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三萜皂苷类主要有甘草甜素(又名甘草酸)和甘草次酸。黄酮类主要包括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新甘草苷、异甘草素等。还从甘草皮质部提取得到异黄酮类的FM、甘草黄酮等。

主要药理作用:1.免疫系统(增强吞噬功能、增强细胞免疫)2.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降血脂)3.抗氧化损伤4.改善消化功能;其他药理作用:1.抗溃疡2.解毒3.祛痰4.抗肿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fcs/7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