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必学白附子

白癜风专业品牌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323/4359087.html

请问:如果处方上写白附子,您应该付什么药?

是白附子还是附子?附子(白附片)是温里药,而白附子却是一个温化寒痰的药物。白附片是将附子剥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过、晒干,为大温大热之药,有回阳救逆之功效,附子的炮制品白附片同白附子一字之差,所以混淆的情况较常见。白附子不是白附片,一字之差,谬以千里。白附子乃阳明经药,因与附子相似故得其名,实非附子类也。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中药白附子即系独角莲加工而成。独角莲的叶片幼时内卷如独角状,似小荷才露尖尖角故名独角莲。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冬季倒苗后挖起块茎,小的作种大的加工作药。将块茎堆积发酵,使外皮皱缩易脱,装在箩筐里,放在流水里踩去粗皮,晒干。产地以河南禹州最为道地,尊称为禹白附。制白附子为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

本品为化痰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其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功于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主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瘰疬结核;痈肿。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本品和半夏功效有相似之处,第一功效都是燥湿化痰。白附子主用于寒痰、湿痰证。痰饮和寒邪相合犯肺导致咳嗽、气喘、痰清稀,可配伍干姜、细辛温肺。

白附子还可以祛风止痉,主要用在治疗中风导致的口眼歪斜、肢体不利。其辛温燥烈善于祛风痰而解痉止搐,是治疗风痰证的常用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等症。若中风时夹有痰饮即所谓风痰证,白附子则疗效更佳。白附子辛而性锐上行,善于逐头面部之风痰,止痛作用强,可治疗肝风夹痰上扰头痛、眩晕、偏正头痛等头面部诸多不适症状。

另白附子外用可治疗瘰疬痰核,可鲜品捣汁后外敷;亦可治疗毒蛇咬伤可以磨汁内服并外用。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可外敷治疗面部皮肤问题。

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之阳草也,东垣谓其纯阳,引药势上行是已。其主心痛血痹者,风寒之邪触心,以致痰壅心经则作痛,寒湿邪伤血分则成血痹,风能胜湿,辛温散寒,故主之也。风性升腾,辛温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看本段功效应为关白附)

白附子善行诸经之药,可恃之为舟楫者。用于人参之中可开中风之失音;用于茯苓、薏仁之中可去寒湿之痹症;用于当归、川芎之中可通枯血之经脉;用于大黄之中可去滞而通瘀。近人未知,止用之外治以灭瘢,下治以收囊湿,为可惜也。

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及孕妇禁服。

若处方上写明关白附则需要注意用药。现行《中国药典》收载的白附子为禹白附,也称鸡心白附。但《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记载的为关白附(见上图)。在古籍中,明代之后入药的白附子为天南星科的禹白附为主,明之前入药的白附子则以毛茛科的关白附为主。关白附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主产于黑龙江东部、吉林、辽宁。关白附辛甘性温。祛风痰,逐寒湿,止痛为主。自古即主治心痛血痹,中风失音,诸风冷气,头痛,风寒湿痹等证。本品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必须严格控制剂量,毒性较大现已较少应用。禹白附多为卵圆形,表面略平滑,顶端具环纹及点状根痕,断面白色粉质,关白附则似草乌头,干者具皱及节,形态迥异可立辨。

禹白附块茎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略平滑,顶端残留茎痕或芽痕,具环纹及点状根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无臭、味淡、麻辣刺舌。有毒。以身干、个匀、去皮、肥壮饱满、色白、体坚实而重、粉性足者为佳。

制白附子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周边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味淡,微有麻舌感。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亲,中国药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fcs/7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