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像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我们探秘大自然的步伐~~
在幼儿园西边有个天然小树林,里面有好几种树,还有一片竹林,非常适合孩子们玩耍,在去玩耍之前,我们一起进行了讨论,到小树林去,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前期准备
1观察必备
“水杯、工具”、“放大镜”、“铲子”、“锄头”……,因此,我们就带着讨论的工具来到了小树林。
2安全细排查
小树林中蚊虫叮咬较多,因此经过孩子们的讨论,他们从家中带来了花露水和芦荟等等。在第一次探索中,他们变身安全小卫士,进行安全排查。孩子们就发现小树林中里有一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西北侧的小池塘。经过讨论,孩子们从中认识到的其中的安全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危险地发生。
一、黄杨果的秘密这天,我们来到了小树林,孩子们被一棵棵黄杨树吸引了……
遇见
哇,这里有好多小球球。(茹茹)
是啊,好多小球球啊,这是结果了吗?(妍妍)
赫赫:这是冬青树,那是冬青果实吧。
泽泽:这不是冬青吧?我奶奶家的冬青不是这样的。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围绕是不是冬青树这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于是~
教师支持:
原来它的名字叫小叶黄杨。和冬青树非常的相似,他们都是常绿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他们的叶子是油亮油亮的,他们跟其他秋天落叶的树不太一样,他们一年四季都在落叶,老叶落下,新叶才能长出来。但是仔细一对比,还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个季节黄杨树结果,冬青树开白色的小花,黄杨树的叶子小一点,冬青树的叶子大一点。黄杨树的叶子比较光滑,冬青树的叶子边上有小牙齿。
冬青树和黄杨树的不同
第二次去小树林玩的时候,孩子们一会跑到冬青树边上,一会跑到黄杨树边上,进行比较。于是,又有了新发现~
为什么叶子的正反两面不一样?
曼曼:老师,为什么他们的叶子正反面不一样呢?
对啊?为什么不一样呢?接着,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
轩轩:老师,我知道,是因为他长的太快了,营养跟不上。
启启:是因为太阳一直晒着正面,晒黑了。
润泽:是不是有人给他涂了颜色呢?
冰冰:正面是男的,反面是女的。
看孩子们兴趣正高,借此机会我给他们进行了引导。
小百科
原来,太阳晒得越厉害,叶子就会进行光合作用,吐出我们需要的氧气,同时放出一种叫叶绿素的东西。叶绿素越多,颜色越深。叶子的反面太阳照不到,所以颜色要浅一点。
黄杨果子长得奇怪?
玉玉:老师,为啥黄杨树的果子长的这么奇怪啊?
林林:对啊,长的有点像冠状病毒,是坏的吧?
宸宸:不对,像炸弹
辉辉:好像电视上见过的大鼎。
静静:能吃吗?不知道有没有毒
诚诚:不如我们来喂恐龙吧?哈哈哈
孩子们心中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1家长来帮忙
我说:老师也很想知道黄杨果实的秘密,不如今晚你们回家和爸妈查一下资料,问一下爷爷奶奶,或许会有你们想要的答案,不要忘了来告诉老师啊,孩子们带着问题回家了。
第二天一来幼儿园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静茹:黄杨果实是圆球形的。
雯雯:黄杨果实成熟的时候是黑色的。
一一:黄杨果子没有毒,黄杨树还是一种中药,祛风除湿,行气活血。
尚尚:黄杨树还能当做美丽的风景。
佳佳:这是我见过最奇怪的果子,我们摘点带回去吧?
瑞瑞:黄杨树是我们的好朋友,不如我们把果实埋在土里,让他长出更多的树吧?
听了孩子们的讨论,我没有做补充,相信黄杨果子这个问题,孩子们知道的比我还多。
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把摘下来的果子小心翼翼的拿在手里,生怕弄坏了,带回教室后,迫不及待的玩了起来。
关于“玩”黄杨果
点数
排序
拼摆图案
太空泥捏树叶黄杨树黄杨果
树叶粘贴树叶拓印
关于种黄杨果
对于孩子们在讨论时提出的问题,我没有制止,也没有说答应,在第三次去玩的时候我给孩子准备了小铲子和小锄子。
孩子们看见工具后,像发现了新大陆,拿着锄子铲子三五成群的跑开了。
袁袁:白钰阳我们一起挖个坑吧
菲菲:我们得把坑挖的大一点。
君君:那我们种几颗种子呢?
成成:不如多种点,让它们多发点芽芽…
在大家的努力下,不一会儿就种好了。
这时,袁婧仪过来问我。
袁婧仪:老师,明天我们还来玩吗?
我:怎么了?
袁婧仪:我想看看种子明天能发芽吗?
我:好的,明天我们继续来。
袁婧仪听了高兴的跳了起来,“耶,明天还能来看我的小种子。”
阳阳:我们得做个记号,要不然明天找不到了。
文文:放上个石头吧?这样一眼就能看到。
谦谦:不行,石头能把种子压住,没法发芽了。
依依:插个小树枝怎么样?
最后孩子们在种的种子上面插了一根小树枝,在边上转来转去,生怕别的小朋友不小心踩疼了小种子。
回到教室后,袁婧仪和他的好朋友们一起分享了种植的过程,其他小朋友听了之后也觉得好奇,明天种子到底能不能发芽?
再次来到小树林,孩子们异常的兴奋,到了之后几乎都跑过来看种子有没有发芽
袁婧仪:是不是种在了这里?
“是啊,有个小树枝的地方。”
“怎么没发芽啊?”
“是不是被别人破坏了?”
“不会吧,树枝没变样,应该没人碰。”
“那为啥还没发芽?”
我在边上听着孩子们讨论着,这时高润泽过来问:老师,种子种上之后多长时间能发芽啊?其他孩子也问了起来。我说:我也不太清楚,不如我们回教室之后再一起查查吧。
种子到底多久才能发芽
种入土的不同植物的花的种子,发芽的时间是不同的,一是遗传基因左右着发芽的时间,再者土壤的温度对发芽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3-7天发芽。
了解之后,孩子们又有了新的疑惑,在种植的时候,只把种子埋起来了,也不知道种子需要什么温度,不知道会不会发芽。
面对孩子们的疑惑,我们一起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原来,每种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繁殖方式~
黄杨的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在9-10月份采收种子,并将其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等第二年初春施一次肥,并覆土保持湿润。等幼苗长出3-4厘米的时候进行分栽即可。
扦插繁殖:扦插可以在3月份或8月份进行。使用幼苗茎干作为插穗,将下端的叶片剪掉,只保留上端的叶片。将它插进土壤3厘米左右,浇透水并适当遮光,平时可以适当多喷水,能提高空气的湿度。
学习之后,高润泽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我们种的种子不会发芽了。种子还没成熟,根本发不了芽。说完,其他小朋友的脸上也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夏天适合种什么呢
为了不打消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对孩子们说:孩子们,夏天不适合种植黄杨,那适合种什么呢?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
泽泽:老师,韭菜。我奶奶家里有,都发芽了。
涵涵:大葱,我家种着大葱
航航:我家还有茄子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我说,孩子们,既然大家家里都有,那么,你知道他们是怎么种的吗?你想不想体验一把?回家后可以和爸妈爷爷奶奶在一起种一次~~~
老师的话
本次的小树林活动,从黄杨果树和冬青树的不同到叶子的正反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再到黄杨果子长得奇怪,一直到后面的种植活动,都是根据孩子的意愿一步一步的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对两种相似的物体对比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家长的支持也给本次活动增添了色彩,相信在此次活动孩子们的发展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还有更多隐形的。期待孩子们以后更精彩的发现~~~
二、蝉的秘密再次来到小树林时,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老师,大树上有个虫子的皮。”小朋友听到了高莹莹的声音,都过去看,有的说是节流锥皮,有的说是胡节流,还有的说这个东西在奶奶家的大树上见过。
“老师,我又发现了一个洞”付广睿说,
“我知道是蚂蚁洞。”
“不是,是老鼠洞。”
“我见过,那是节流锥洞”,
“蜗牛洞”,
“蜗牛的壳那么大,怎么进去啊?”
“蜗牛的壳不就是他的家吗?”
“那他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我还是觉得它的洞在家里”
孩子们激烈的猜想着,讨论着,回到教室,我们进行了分享。
高莹莹说:“我今天观察到大树上有一个节流锥皮”,
程炜琪说:“那不是节流锥,那是胡节流”,
胡文鑫说:“这个东西在我奶奶家的大树上见过”,
谭文博说:“我也见过,那就是节流追蜕的皮”。
生长点1:蝉的外形特征节流锥谁还见过呢?你见过的节流锥是什么样子的?
讨论:付广睿:“我知道,它长了六条腿。”
魏婉情:“它是棕色的。”
许美文:“它长得胖胖的。”
谭文博:“它的肚子很大。”
......
百科小知识
幼蝉猴,学名蝉若虫,也叫“爬拉猴”或者称为“爬嚓”,蝉幼虫的学名,也叫知了狗、知了猴。蝉的若虫期叫蝉猴、知了猴或蝉龟。
其性寒、味香,具有解热定惊等功能。蝉猴营养丰富,味道可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采用人工养殖蝉猴技术简单,投资极少,见效较快。以吸食树根汁生长,当年夏季产卵入土,生长两年后出土;它全身是宝,若虫含有大量的高蛋白,可食用,蝉壳是中药的明目药材;若虫夏季收购后,装入冰柜冷冻保鲜,可全年食用。
关于“蝉的外形特征”1.画蝉
2.折蝉
3.捏蝉
生长点2:关于生长过程但是今天我们发现的是他的皮,他为什么会蜕皮?
讨论:付广睿:“因为它需要换一个新的皮,那个皮已经变成古董,所以蜕皮那个蝉皮就不动了”
魏婉情:“因为它想换个新的小衣服才蜕下来的”
尹雨辰:“因为它爬上去蜕皮的时候不下来,它不会飞,退了皮后才会飞,就能去别的地方啦”
许美文:“因为长个新的皮,那个皮已经生存了很久很久,已经很小了”
高鑫然:“因为这是他出生的皮,它要长一个它长大的皮。”
谈话过程中引导幼儿回家跟爸妈一块查阅相关资料,并到幼儿园进行分享。
第二天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就开始分享自己和爸妈一起查阅的资料。
赵姝萱:“它小时候是生活在地底下的,长大了才从洞里爬出来。”
谭文博:“它在洞里要住很多年才爬到树上去。”
高迎莹:“它爬出来以后会蜕皮,蜕皮以后就长大了,还会长出翅膀。”
高子绚:“它在洞里住的时候,会吃树根的汁,过了很多年以后会爬到树上吃树皮的汁。”
......
许美文:“那蝉吃了树汁,大树不就死了吗?”
高子绚:“蝉就是吃树汁才能长大!蝉是坏的”。
付广睿:“老师,蝉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百科小知识:
蝉幼时身体表面有一层比较坚硬的皮,这层皮使体内物质不外流,又能防止外界有害物质,可以保护幼蝉但蝉长大是,它就限制了的成长,所以要脱去壳,才能长大。
蝉的幼虫开始从地下出来,爬到树干、树枝或庄稼、草叶上,用于固着身体。蝉的脱壳集中在晚上9~10点之间,其余时间就比较少了。固着以后,身体就不动了,像死去一般。头部上方开始裂开一道口,身体慢慢像外出来。从裂口到完全出来大约需要1小时时间,脱壳以后,翅膀展开,身体柔软,白色的,这时还不会飞。大约再过1小时,身体慢慢变黑,也具备了飞翔的能力。脱壳后的空壳就留在了原处。
关于蝉的一生1.连环画:《蝉的一生》
2.故事:《蝉的一生》
3.绘本:《蝉的日记》
生长点3:关于蝉是益虫还是害虫针对孩子们对蝉的好坏之分,于是,我们搜集了相关的资料,验证了蝉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
百科小知识:
1.蝉的好坏
那么这棵大树就会漫漫的枯死知了的幼虫会在土下待3年之久直到成虫出来脱壳变成知了。知了用头部下面的针样的嘴巴插到树的枝干里,刺吸植物汁液维持生命。雌蝉交配以后,还用它矛头状的产卵器插入幼嫩树枝的木质部里产卵,一插就是一个洞,在一个枝条上往往插成许多小洞。蝉产卵以后,再用口器把树枝的下部刺破一圈韧度部,使树枝上部得不到水分和养料,最后就枯死啦,一刮风枯枝就落到了地上。几星期以后,蝉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就死去了。卵经过孵化成若虫,钻进泥土里,开始过漫长的地下生活。它们在地下吸取树根的汁液为生,少则二三年,多到十七年,在地下住够了,才爬出地面,然后“金蝉脱壳”,羽化成蝉。蝉的一生对植物有害,是树木的破坏者。六十年代初,南美洲曾发生过一次蝉灾,使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簇簇蜡黄的枯枝败叶。后来,引进了一种食蝉鸟,才控制了灾害的蔓延。蝉可入药,是有用的一面。蝉蜕是若虫蜕的壳,性寒味甘,有散风热、宣肺气、透疹、镇痉的功效;蝉花是若虫被真菌寄生而死、在尸体上长出的棒形菌体,有镇静、抗惊厥的功能。如果论蝉的功过,应该说是害多利少。
2.蝉的价值。①蝉的药用价值,它能治疗人类的感冒和温病以及声音嘶哑还有麻疹不透以及破伤风等多种疾病。②知了壳能清咽润喉,知了壳能疏风清热,也能清咽润喉。
③知了壳能止痛止痒,知了壳研碎以后直接涂抹在患有皮肤病的部位上,能让痛痒的症状很快减轻。
经验梳理:
蝉在我们的生活中即有好处也有坏处,就像我们的小朋友一样,即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所以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优点,多去学习其它小朋友好的地方,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棒。
游戏二:
我们再次来到了小树林,在观察的时候,忽然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听到胡节流在叫”,但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怎么没听到?”、“我觉得不是知了吧”……于是,孩子为会是什么声音而争论起来。
教师支持
知了叫声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原来蝉的声音发出“哧……”的声音,但不同的蝉的叫声不同,如:常见的黑蚱蝉叫声是连续不断的,而寒蝉则是一声一声的叫,因此有的知了会“知了、知了、知了……”的叫,有的则会“知了…知了…”地叫。
生长点4:关于蝉的声音有关蝉的叫声通过播放视频,我们引导幼儿学习了蝉的叫声,孩子们都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高莹迎:“蝉的声音好听,因为它就像唱歌一样”
尹雨辰:“我觉得它就像歌唱家一样”
付广睿:“蝉的声音,就像美丽的歌曲一样”
许美文:“我觉得不好听,就像哨子的声音很吵。”
高鑫然:“中午睡觉的时候我觉得很吵,吵的睡不着。”
老师:“小朋友们有的认为好听,像音乐一样的声音,有的觉得很吵,像噪音一样。
1.你们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吗?
百科小知识
乐音:令人很愉快的声音,非常好听的声音,像音乐一样。
噪音:令人讨厌的声音,听起来非常烦躁的声音,或都影响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我们不需要的声音。
2.那噪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
付广睿:“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发出些好听的歌”
高子绚:“噪音到了耳朵里就会觉得很烦人”
马海洋:“噪音会给我们的国家发出坏处”
高鑫然:“好听的声音会让我们开心”
谭文博:“噪音会让我们很烦,乐音才是好听的”
3.生活中哪些地方会发出噪音?
张正磊:“汽车的喇叭声”
许美文:“手机的声音很大声”
高莹迎:“小朋友的嘴里不停的说话”
高鑫然:“很大声,说了一个很大声的话”
尹婕如:“电动车的喇叭声很烦”
许星雯:“打鼓的声音会很吵”
马海洋:“电视声音很大会很烦”
张芮清:“蚊子发出的声音就是噪音,苍蝇的声音也是噪音”
4.怎样发出一些好听的声音?
许美文:“唱首好听的歌,别唱乱七八糟的歌”
付广睿:“当发出噪音时过去跟他说,别再发出很烦的声音了”
高子绚:“要想听手机上的音乐可以手机声音调小一点,这样就不觉得很烦了”
许星雯:“要是看电视就按小点儿声音”
经验梳理
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噪音和好听的声音,但只要在一些地方合适的发出该有的声音就可,比如,在安静的地方——图书馆内,不要大声讲话,那样就是好听的声音。
有关蝉的叫声1.古诗:《所见》
2.故事:《动物气象台》
游戏三:
雨过天晴,再次来到小树林,没过多久,孩子们发现了很多蝉皮,高迎莹说:“老师,我看到了大树上面有蝉皮。”高子绚说:“老师,这棵小树底下也有蝉皮。”张正磊:“这个小草上也有蝉皮。”......孩子们相互议论,“今天怎么多了这么多的蝉皮?是不是它们也从土里出来凉快啊?”
生长点5:关于避暑方式1.蝉的避暑方式
回来后,孩子们将观察到的蝉避暑的方式进行了表征。
百科小知识:
知了震动翅膀。知了翅膀振动的作用是降温。所以天气越热,知了叫的越厉害。就像人们热了拿着扇子扇一扇一样。
原来蝉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自己变得凉快,我不禁追问:“那你们知道其他小动物怎样避暑的吗?
2.其它小动物的避暑方式
结合故事《动物的避暑方式》,一起了解了其它小动物的避暑方式。
3.人的避暑方式
原来小动物都有自己的避暑方式,那小朋友们都是怎样避暑的?通过讨论向小朋友们了解到原来避暑方式这么多!
老师的话
本次是围绕着“蝉”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如:蝉的外形特征,蝉的生长过程,蝉的声音,蝉的避暑方式再到发现蚯蚓的“秘密”都是跟随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讨论进行的,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的好奇,在观察讨论、动手操作中获得了很大的经验提升,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活动孩子们得到了各方面的发展,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助力也给本次活动增添了色彩,老师与幼儿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结构图
三、蚯蚓的秘密走在去小树林的路上,孩子们被地上的蚯蚓所“吸引”,“看!蚯蚓!”,“它好像死了!”“热死了吧?”……于是来到小树林后,孩子们到处寻找着蚯蚓……
孩子们在草丛里,大树底下等地方拿着小工具,寻找着……“老师,我找到了小蚯蚓”、“老师,我这条很大”
“老师这还有!”……
“你这个也太小了吧”付广睿说,“我在大树底下找到的”贾惠然说,“老师,这个这么小,到底是不是呀!”贾惠然问我。我没有急于回答,引导孩子们带回活动室,于是带着孩子们的收获,我们回到了活动室。
生长点1:蚯蚓的样子回来后孩子们仔细的观察了蚯蚓,并进行了表征。
那贾惠然找到的是什么昆虫呢?孩子们先对这俩昆虫进行了观察比较,针对孩子们的描述,我们查阅了资料,进行了验证。
生长点2:蚯蚓和面包虫的不同讨论:高子绚:蚯蚓很长,面包虫很短。
傅广睿:蚯蚓身上有个地方鼓起来了,面包虫的没有。
许美文:面包虫有牙齿,蚯蚓没有牙齿。
马海洋:面包中有脚,蚯蚓没有。
百科小知识: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多种我国已记录种。
得出了答案后,孩子们进行了表征。
带回来的蚯蚓后,孩子们就又有了疑问,应该把它放在哪里?它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
生长点3:蚯蚓喜欢生活在哪里讨论:付广睿:把它放在瓶子里吧,不然爬出来了。
袁凯一:瓶子里不就憋死了吗?
马海洋:放在盒子里吧
高子绚:可是蚯蚓喜欢土呀!
高莹迎:对啊,刚才那条蚯蚓不就晒死子了吗?
……
于是,蚯蚓被放在了种植区旁的塑料盒和开盖的小罐里。马海洋、夏瑞琪、高莹迎等幼儿,每天都会去观察它。
还在持续观察中……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