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永辉 陈梅英 刘成腾)连日来,全市各所学校有序开展3-11周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记者来到荔城区梅峰小学、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等学校,探访临时接种点接种情况。
在梅峰小学临时接种点,学生们佩戴口罩,拿着接种证、身份证(户口本)、预约登记码等,有序排队等候信息采集;完成信息采集后,现场医务人员为学生们接种疫苗;接种后孩子来到留观区进行观察。
记者现场看到,每个环节都有工作人员现场指引、维护秩序。该校副校长陈东旭告诉记者,学校提前制作工作预案,疫苗接种分年段、分班级进行,接种后必须现场留观30分钟,医护人员、学校的志愿者做到全程陪护。
三年(1)班学生黄玮轩接种疫苗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到留观区。她说,接种疫苗不怎么疼,就像蚊子叮了一下,打了疫苗就更安全了。
在荔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也在老师引导下有序排队接种疫苗。打完疫苗,学生们利用留观时间阅读。该校作为荔城区拱辰街道3-11周岁学生新冠疫苗接种点,承担南郊小学、博学幼儿园等6所学校近人接种任务。学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圆满完成疫苗接种任务。
据了解,全市范围内,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3-11周岁在校在园(含民办及幼托、培训机构)学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新冠肺炎“乙类甲管”相关要求,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实现“应种尽种”目标。根据安排,11月15日前完成第一剂次接种,12月15日前完成第二剂次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受种学生在相近时间内还需接种其他疫苗,则按新冠病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的优先顺序进行接种,并确保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14天以上。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受种者遇到了动物咬伤或者出现外伤,应不考虑时间间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者破伤风疫苗。
学校、幼儿园人口密集,易造成传染病局部传播流行,开展3-11周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考虑在校在园幼小儿童学生特点,全市在所中小学幼儿园,设立个临时接种点,做到接种队伍流动进校园。
(来源:湄洲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