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这一古老的中药材,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心血。它不仅被誉为“止咳平喘温化寒痰药”,更在药用部位——植物天南星的块茎中,蕴藏着丰富的药用价值。这种草药,常生于林下、灌丛中的阴湿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及山东等地,是中药材中的瑰宝。其性味归经为温、苦、辛,能归入肺、肝、脾经,功效独特,既能散结消肿,又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在主治方面,天南星既可外用治疗痈肿和蛇虫咬伤,也可内服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等病症的治疗。
天南星的果实中含有类似毒蕈碱样物质,这种物质显示出抗肿瘤的显著疗效,有望成为新的抗癌药物。同时,它还能作为抗癫痫治疗的辅助药物使用。此外,天南星还具有祛痰、镇静、抗惊厥、抗心律失常以及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在使用天南星时,一般建议煎服,并采用炮制后的药材,用量控制在3~9克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阴虚和燥咳的患者不适宜使用天南星,孕妇也禁用此药。在使用生品时,内服需特别谨慎。
①三种南星的比较。生南星毒性相对较大,因此内服时需特别谨慎,通常仅用于外敷治疗。若确实需要内服生南星,应煎煮后服用,并配以生姜以降低毒性。服用后若出现舌麻,可用食糖缓解。相比之下,制南星毒性较小,其散风寒、通经络的效果更为显著,特别适合中风患者使用。而胆南星经过苦寒的牛胆汁炮制,其燥烈之气已大大减弱,性味变得苦凉,擅长化痰熄风,适用于热痰惊痫的治疗。
②与半夏的比较。半夏主要作用于肠胃,能有效地止呕吐和去除肠胃湿痰。南星则主要作用于经络,擅长散风寒和清除经络中的风痰湿痰。对于中风、癫痫等病症,伴有风痰、吐逆、头晕目眩等症状的患者,可以同时使用南星和半夏来治疗。
半夏与天南星都具有辛温有毒的特性,它们都能燥湿化痰、温化寒痰,是治疗寒痰和湿痰的重要药物。此外,这两种药物还能消肿止痛,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痰核肿痛以及癌症等病症。
半夏主要归脾胃经,擅长去除脾胃湿痰,同时还能降逆止呕,是治疗呕吐的重要药物。它也能消痞散结,用于治疗胸脘痞闷和梅核气等病症。
相比之下,天南星的温燥之性更强,并归肝经,特别擅长治疗顽固性痰病。它还能祛除经络中的风痰并止痉,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和破伤风等病症。①《别录》记载,天南星能除阴下湿,治疗风眩。②《本经》指出,天南星对于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等症状有效,并能治疗伤筋、痿、拘缓,还能利水道。③《药性论》中,天南星被用于治疗风眩目转、疝瘕肠痛、伤寒时疾等,同时还有强阴的作用。④李杲认为,天南星对于破伤风、口噤身强等症状有显著疗效。⑤《纲目》进一步指出,天南星能治疗惊痫、口眼歪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以及解颅等病症。
在配伍选方方面面,天南星有多种用法:①可以治疗头痛、偏正头风等,与川乌等研末后贴太阳穴。②对于瘿瘤,可以用生南星末加醋调敷。③若患风痫,可用九蒸九晒的天南星研末后用姜汁糊丸治疗。④对于小儿惊风和大人诸风,有专门的青州白丸子方剂,其中包含生半夏、生天南星等药材。⑤若患喉闭,可用白僵蚕、生天南星等分研末后用生姜自然汁调匀灌喉。⑥若身面有疣子,可用醋调南星末涂抹。⑦对于风痰头痛,有上清丹方剂,包含天南星、茴香等药材。⑧若暴中风口眼歪斜,可用天南星细末加生姜自然汁调匀摊纸上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