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瑞德西韦
研究结果支持其作为住院并需要补充氧气治疗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NEJM研究显示,瑞德西韦疗法对于需要上呼吸机补氧的患者来说,可以降低死亡率,将患者平均恢复时间从15天缩短至11天。瑞德西韦组与安慰剂组的Kaplan-Meier曲线2.托珠单抗
免疫系统过度激活,IL-6水平升高,是新冠患者转为重症的重要标志,而托珠单抗可阻断IL-6受体与IL-6结合引发的炎症反应。《柳叶刀》研究发现,托珠单抗治疗的新冠患者机械通气和死亡风险较低。托珠单抗已获美国FDA批准,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几种胶原蛋白血管疾病以及细胞因子风暴。然而,目前仍缺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改善确由托珠单抗引起,不能轻易下结论。3.ACEI和ARBs
ACEI和ARBs治疗新冠的益处同样不能轻易下定论。英国一项名新冠患者研究表明,服用ACEI或ARBs的患者死亡或转重症监护室可能性较小,没有证据表明长期接受ACEI或ARBs治疗的住院患者严重性会增强。接受ACEI或ARBs治疗与未接受其治疗的新冠患者主要终点Kaplan-Meier曲线因其对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有益,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力衰竭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都建议患者在疫情期间继续服用这些药物。4.他汀类药物
一项来自中国的回顾性研究纳入了湖北省21家医院收治的例新冠确诊病例,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新冠死亡风险较低——他汀类和非他汀类药物组的28天全因死亡风险分别为5.2%和9.4%,调整后的危险比为0.58。他汀组与非他汀组的生存曲线比较虽然观察性证据不能直接证明较低死亡率由他汀类药物直接导致,但结果仍为他汀类药物前瞻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支持。5.类固醇激素
地塞米松早已被证实治疗冠状病毒有效。一项涵盖例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当给新冠患者服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时,可使28天死亡率降低17%,缩短住院时间。地塞米松治疗的主要研究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大剂量使用地塞米松导致的股骨头坏死等长期严重副作用也警示我们,仍需在不良反应上保持疑问。6.恢复期血浆
恢复期血浆是去除白细胞和红细胞后从血液中提取的液体,含有血浆供体感染病毒时产生的抗体,被用于预防和治疗肺炎、破伤风、白喉、腮腺炎和水痘等传染病。恢复性血浆现已被用于数千名新冠患者的治疗中。但唯一的小规模随机临床试验显示,名病后14天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患者临床改善时间或死亡率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间没有差异,但患者病毒水平显著下降。其有效性尚需认证。7.姜黄素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猪模型研究中证实,中药姜黄的主要成分姜黄素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增殖。姜黄素此前已被证实可以抑制登革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寨卡病毒,因此其在新冠病毒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8.羟氯喹或氯喹
基于英国牛津大学研究数据,WHO宣布中止羟氯喹试验。研究显示,在新冠住院患者中,使用羟氯喹与28天死亡率的降低无关,反而与住院时间增加和有创机械通气、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服用羟氯喹对新冠患者28天死亡率的影响Nature上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即使在体外试验,羟氯喹也未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因此,鉴于目前缺乏临床对照试验证明羟氯喹或氯喹对新冠临床病程或清除病毒有益,应仅在受控临床试验范围内使用。9.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洛匹那韦是一种HIV蛋白酶抑制剂,为HIV治疗带来了革命性进展,可抑制SARS和MERS冠状病毒中相似功能的酶活性,利托那韦则会增加人体对洛匹那韦的吸收,因此探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方案十分必要。然而研究显示,该方案对患者咽喉新冠病毒水平或病毒脱落的持续时间无影响,患者的临床病程或生存率没有改变。因此,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被证实治疗新冠无效。意向治疗人群的临床改善时间喉拭子qPCR检测新冠病毒RNA载量与基线的平均变化和疫苗开发一样,目前我们在新冠治疗上取得了惊人进步。探索改善新冠患者临床的研究不会止步,随着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断深入,相信这些疗法也会逐步精进、完善。(文章来源:整理自MedSci梅斯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