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
第三十天
4、菊花
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类似桑叶,而且常常相须而用。两者不同的作用,桑叶有润肺的作用,菊花没有;桑叶凉血止血菊花没有;菊花清热解毒;桑叶没有。)
1.疏散风热:(疏风热适合黄菊花“参”)
2.平抑肝阳:(清肝,平肝适合用白菊花“参”)
3.清肝明目
4.清热解毒:(野菊花的功效比家菊花大)
通利血脉,常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做为治疗的辅助。(有滋肝肾的微弱作用。)
5、蚕蜕
甘,寒。归肺、肝经
1.疏散风热:
2.利咽开音:利咽消肿,声音嘶哑
3.透疹
4.清肝明目(明目退翳):翳:好比有东西挡住了眼睛(现代的角膜溃疡)
5.息风止痉:小儿惊风,破伤风
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治疗小儿夜啼不安。
以上都是比较典型的疏散风热的药物,既是解表药也是清热药。
以下是偏于寒凉的解表药。是发散风热药,但不专于散风热。
6蔓荆子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药物较轻,微炒下便于煎煮)
1、疏散风热:功效一般
2、止痛:疏散风热药中唯一的止痛药(记)(风湿痹症,胃痛)
7、葛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1.解表退热:表证发热,头痛项强(有很好的退热功效)(外感风寒表实证:葛根+麻黄;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葛根)(近年常用于高血压引起的项强)
2.透疹:麻疹透发不畅
3.生津止渴:胃热口渴清热生津(生津是属于补虚甘味的范畴)
4、升阳:升举脾的阳气大便稀溏,泻痢(脾虚,清阳不升。有升脾阳,化水湿的方法止泻。治疗脾虚久泄)
8、柴胡
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1.解表退热: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表征热证,有很好的退热功效,不分寒热)
2.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胸肋疼痛,月经不调
3.中气下陷(升举阳气):升举脾气(与黄芪配合),气虚下陷,脏器脱重
9、升麻
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清阳明热)
1、解表透疹: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非典型解表药)
2、清热解毒:多种热毒证,尤擅治阳明热毒(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痄腮)
3、升阳举气
10、淡豆豉
苦、辛,凉。归肺、胃经
1、解表:寒热都可以,温病也可以用(葱白加淡豆豉,外感初起用)
2、除烦:单位药没有,复方有此功效(栀子豉汤,伤寒心烦不眠)。
3、宣发郁热
背了的,留言默写中药的记忆口诀,口诀还没背的,要加紧开始了,还没买资料的,可以买了,不要说我等到开学了再开始,开学了要上课,实习,聚会,多少的事情都会耽误复习,时间就这么没了,2月份已经过了四分之一,快三分之一了
巩固复习
第二十九天
第二十八天
编辑:寒水石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国医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