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清洁护理,您做对了吗

白癜风有啥外用药 http://pf.39.net/bdfyy/bdfhl/160809/4929171.html

经常听到宝妈们喊:“宝宝,这里不要摸,脏脏!”“宝宝,那里不要碰,脏脏!”;很多宝妈们一天给宝宝洗几个澡,怕洗不干净放肆用沐浴露,尤其是宝宝的小屁屁,“洗刷刷啊,洗刷刷”过度清洁,生怕屁屁没有洗干净;宝宝们能接触的玩具宝妈们也是件件消毒才让宝宝去触碰.........

可是过度的注重清洁真的有益于宝宝的健康吗?

最近我们科收了一个五个月的小宝宝—小艾(化名),小艾的妈妈是一个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宝宝入院诊断为“尿路感染”,这次住院可是小艾宝宝第三次因“尿路感染”住院了。

可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锦绳”,小艾妈妈对待宝宝的细致程度让我们惊讶不已,经常看她里三层外三层的给宝宝包着,吹一下风都会担心他会不会感染;担心病房其他的患儿会影响到她的宝宝强烈要求住单人间;每次大小便后都会给宝宝用宝宝专用湿纸巾擦完后再用盆装水一遍、两遍、三遍地洗屁股;宝宝的衣物全部会高温消毒处理;对宝宝所用的生活用具奶瓶奶嘴、小碗小勺餐餐消毒;宝宝能接触到的玩具件件消毒……觉得自己的宝宝脆弱娇嫩得经不起外界一点点刺激,时刻担心着宝宝会被感染而生病。

宝宝之所以生病,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得,所以做好环境清洁,注意手口卫生很重要。但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及个人卫生越来越在意,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后,不少家长都特别重视居家消毒——定期用消毒水擦拭地板、家具,对宝宝也是做到"严密呵护",恨不得宝宝每摸了什么东西都要拿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巾给宝宝擦手,或是频繁使用沐浴露、洗发水、香皂等为宝宝清洗,每天不是在给宝宝清洗,就是在准备清洗。

其实适度清洁才能为宝宝的健康提供保护屏障,也能让宝宝感觉舒适,过度清洁护理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警惕!过度清洁的坏处

专家认为,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让人类能够在充满细菌的世界生活,宝宝出生后每天都会接触到外界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这种自然的环境可以促进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提升免疫力。

相反,如果因为妈妈过度清洁,使得宝宝接触微生物的机会过少,破坏皮肤正常抵御屏障,会导致宝宝正常菌群失调,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免疫系统就无法学习如何自控和在反常情况下启动发炎过程,免疫力低下,无法抵御细菌和病毒的入侵。生活在过度清洁环境中的宝宝,患过敏、湿疹、哮喘的概率反而会增加。

这样做就可以了

→阳光+通风,才是最好的杀菌晾晒方法

室内多通风,即使是雾霾天气,也建议选择空气质量较好的时间段及时通风。如果空气质量恶劣,也可以同时配合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温湿度的调整。不要给宝宝穿得过厚、过紧,过厚、过紧的衣裤会限制宝宝得发育和运动,不利于排汗、透气,出汗后遇到凉风就容易伤风感冒,一般来说,孩子穿衣件数和大人一致或者比大人少一件,过犹不及。

宝宝的衣物建议专盆专用,与大人的衣物分开洗,做到更换后及时清洗,使用婴儿专用洗衣液,尽量用手洗或者给洗衣机进行定期的清洗,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放置通风良好且光晒充足的地方,充分干透后再穿用。记住!阳光+通风,才是最好的杀菌晾晒方法!

→并不是必须用消毒液清洁居家环境一般来说,清水拖地,用清水擦拭桌面、台面、门把手等就可以,如果家人患有感冒、腹泻、呕吐这些传染性疾病,可以按照说明使用稀释后的消毒液进行清洁,但是,很多消毒剂都具有挥发性,在使用后,大人都觉得呛鼻子,更不要说宝宝了,对于那些敏感的宝宝,空气中的消毒剂的浓度太高,甚至还会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所以清洁之后务必及时通风,减少环境中挥发的消毒剂浓度,并可以用戴口罩,分离居住这些方法来保护宝宝。宝宝的餐具等尽量不要用化学清洁剂来消毒,如果宝宝未满三个月、是早产儿或者免疫力低下,可以用煮沸消毒、蒸汽消毒等方法每天对奶瓶进行消毒,宝宝大些后,身体健健康康的,就没必要每天对这些用具进行消毒,只要每次使用后仔细清洁干净、晾干、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保持手卫生的重点并不是抑菌洗手液、免洗消毒剂宝宝最喜欢用自己的小手和嘴巴去探索世界,消毒剂很有可能从手到口吃进腹中,即使少量的吃进这些消毒剂,对宝宝的肠道里的定植菌群来说,也很可能是“灭顶之灾”,破坏掉宝宝肠道微生态环境,引起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重点还是要放在“七步洗手法上”,可用洗手液涂抹后用流动的水清洗。不建议频繁使用沐浴露、洗发水,会破坏宝宝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导致皮肤干燥,易发湿疹等问题,通常每隔1-2周给宝宝使用一次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沐浴露,其他时候用清水洗澡就可以了。→亲近自然,更健康外出的时候,有些宝妈不让宝宝接触这个,也不让碰那个,当宝宝碰了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赶紧来擦手,或者不停的制止宝宝的行为,阻止宝宝接触自己认为不干净的东西,其实出门是为了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什么都不让碰,这么做是错误了。当孩子与自然接触时,会将自己暴露于广泛的微生物中,从而激活免疫系统的不同部分,接触适度的细菌,有助于免疫系统的的开发,让免疫系统更强壮!相关研究发现,2岁以前孩子接触到越多的病原体,C反应蛋白这一项指标越低,在旱季和尘土较多的地区出生的孩子C反应蛋白的含量也偏低。尽管不是要大家把周围弄得尘土飞扬,但是“脏兮兮”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当没有危险的环境下,要让孩子试着碰触,接触大自然,满足他的好奇心,玩玩水、在草地上玩泥巴没什么不得了的,等孩子玩过后,带回家好好清洗就可以了。→私处别洗得太干净,小心弄巧成拙宝宝的私处部位脆弱敏感,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感染,好做宝宝的私处清洁是非常重要,但是一定要注意要适当,不要过于频繁,不要过于彻底,保持干净就行。小便后不需要每次清洗,保持小屁屁干燥清洁、及时更换尿布就可以了。大便后、或者洗澡时对宝宝私处的清洗也因为男女生理机构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女宝宝:清洁时注意避免污染。对于使用尿不湿的宝宝,先用湿纸巾擦拭干净,记住要从生殖器向肛门处擦拭,不要反方向擦,更不要来回擦,一张纸巾就擦一次,不要返回来再擦,这样可以避免粪便污染尿道口、阴道口,造成刺激,严重时还会导致感染。清洗的时候,有些家长习惯让宝宝坐在盆里洗,就着盆,撩水给宝宝洗,或者一个盆里的水反复使用,其实这样等于把脏水循环利用。正确的做法是,清洗时选择流动的清水从前往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冲洗外阴,注意控制水流的速度和水温。女宝宝私处有时候会有一些白色分泌物,其实这些白色分泌物并不脏,而且对粘膜有保护作用,每次洗澡都把它擦掉,可能会造成宝宝局部粘膜轻度损伤,还有可能让宝宝粘膜遭到来自肠道的细菌感染。男宝宝:同样按照从前往后、由内向外的顺序,从阴茎、阴囊到肛门、最后清洗大腿根部。给男宝宝清洗阴茎时要注意包皮的清洁,很多男宝宝出生时包皮和龟头长在一起,直到两岁后才会开始慢慢分离,在包皮开始后缩之前,不用刻意清洗包皮,包皮有一定的自我清洁能力,平时简单冲洗即可。包皮自然分离后,可以轻轻推开包皮,用流动清水清洗内侧,不要刻意擦洗包皮垢,记住动作要轻揉,以免造成疼痛、撕裂、出血等不适,清洗完后记住把包皮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清洗频率控制在2到3天一次即可。如果发现宝宝的分泌物颜色发黄有血,或者外阴红肿瘙痒,小便时感到疼痛、会哭泣,怀疑尿路感染时,就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了。总之,既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但也不要“谈菌变色”,过度清洁!育儿是一漫长且艰辛的过程,有满足有欣喜,也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避开一些育儿误区,和宝宝一起健康成长!作者:儿科二病区戴慧玲彭芳容

XYEYY-NURSE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lff/8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