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我咽喉不畅,说不出话来,声音蛮像从不佩戴扩音器的嘶吼了二十几年的教书先生。伴随着头痛发热,我愈来愈沙哑。但我清楚自己只是“假性”失声,不会像那个教书先生一样不可逆转。
老爸看了我的情况,把蝉蜕和胖大海混合在一起,用开水冲泡之后,让我喝。我坚持喝了一段时间,从被提醒“不要说话”到被称赞为“K歌之王”。
这里面膨胀得圆鼓鼓的胖大海我还是很熟识的,经常拿它泡水喝。所以,在中药房实习时,我不得不更加留意那按中药斗谱的规律被安置一方的蝉蜕呢。这质量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在大铁篓中静静地等待着被医生们“翻牌子”呢。
因为它能疏散风热,所以可以应对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声音嘶哑等症状;因为它能透疹止痒,所以可以应对风热外束,麻疹不透,以及风湿热相搏的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因为它能明目退翳,所以可以治疗风热上攻引起的目赤肿痛,眼生翳膜;因为它能止痉,所以可以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惊风抽搐以及破伤风。
有关蝉蜕的证症病就这么被一一对应着,历经沧桑,亘古不变。不变的还有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周期,金蝉脱壳的蜕变过程,无限循环的生物链,宁夏的蝉声,疯狂的求偶,风热的套路等。这一系列的不变,足以让蝉应万变,足以让蝉演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叫“蝉”的低等物种。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去,蝉进化出了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节律机制和生命密码。首先,雌蝉受精后用像剑一样的产卵管在树枝上挖掘了一排“产房”,用来安置卵。然后,跟随雄蝉的脚步,好像殉情似的,让这些卵从“遗腹子”变成“孤儿”。树上的这些卵经孵化后,就开始小心翼翼地顺着树干,本能地钻到最安全的地方——地底下。一是为了躲避天敌,二是为了吸去树根的汁液来养精蓄锐。之后,它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窝在暗无天日的地底下的隧道里。这样一韬光养晦,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十七年呢。当同龄的人类正在备战高考时,蝉才破土而出,本能地钻出地面,用挖洞的前爪攀岩,挂在树上。它是在等待一个转型点呢。当它的背部自动裂开一个黑色小口时,它的头部就顺势钻出“卫衣”。
这个过程很艰难,很费劲,很缓慢。大约一个小时后,蝉的上半身才能挣脱出桎梏它好久的旧壳。这就是幼虫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成虫礼”的开幕式。这时候,蝉就展示出了跟幼虫时期不同的成熟的绿色身体和一对丰满的羽翼。上半身自由后,蝉倒挂在树上。此间,蝉蛹必须像个体操运动员一样,垂直面对树身,以使翅膀正常发育。而展开双翅这个过程,需要几个小时的功夫。只有真正展开双翅,蝉才算完成了整个“成虫礼”。但这个过程,可没有那么容易啊。
因为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蝉的翅膀就长硬了。如果,蝉在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没有经历严酷的“成虫礼”,那么它将终生残废,无法飞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依靠自己,艰苦卓绝地褪去了旧壳,蝉才真正地重生了。自由后,蝉才开始飞上枝头,靠藏在腹部的“乐器”,当“歌唱家”了。雄性就是天生不一样。雄孔雀天生就比雌孔雀羽毛艳丽,而雄蝉天生就比雌蝉会唱歌。准确地说,雄蝉为了求偶,而向不怎么会发声的雌蝉唱“情歌”:“想把我唱给你听,趁现在年少如花。花儿尽情地开吧,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桠”。
接下来,雄蝉天天炫技,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在十几天的沙漏般的计时中“闪婚”并“造虫”。生殖过后,雄蝉和雌蝉就像当年的父母一样,重蹈覆辙般依次死去。而对于雄蝉来说,完成繁衍使命之后,“歌唱家”就永远地停止了歌唱。自从知道了蝉的凄美爱情故事,我算是对这个聒噪的物种有了一丝敬意,不再讨厌它那“吱吱吱”的电锯般无聊的歌声了。因为那是雄蝉不惜打扰万物,不畏与人类为敌,而献给“哑巴新娘”的绝唱:“愿意用一支黑色的铅笔,画出沉默舞台剧,灯光再亮也抱住你。愿意在角落唱沙哑的歌,再大声也都是给你。请用心听,不要说话。”自从知道了蝉是浪漫的物种,我开始管着自己,尽量会放他们一条生路,不再捉着玩弄。但我始终管不了其他人。《荒野求生》的贝爷为了节目效果,总爱说“掐头去尾,鸡肉味,嘎嘣脆。”我想,蝉若是为了解决人类之饥和人类之急而献身,不会有“贝多芬的悲伤”。苦乐全凭自己判断。排出无意义的他杀之外,蝉参与着蛮有意义的生物链的循环呢,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重生吗?然后,蝉生生不息,亘古不变,成为了风热证的克星之一。其中,中医中的“风热”也属于六淫邪气。其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表证),是因为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辩证)。治法应以疏风清热为主。这里的表证是古人为了认识疾病,而打的一个形象比喻。机体又怕冷又发热,说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开始感受到寒意了,机体的正气和外界的邪气正在“第一、二道防线(战线)”之中搏斗着,病位尚在肺经,所以发热(但不是高热)。如果不恶寒了,说明邪正已经转移战线到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了。战争的白热化阶段使得产热过大,以至于不怕冷了。但在这里,病势已变,病位已深,纯属“里证”了。甭管是儿科、眼科、耳鼻喉科或是皮肤科上的哪种毛病,只适用于“外感病”的蝉蜕已经派不上用场了。
面对未得适应病的人,它只得成为无情的K歌之王:“我以为要是唱得用心良苦,你总会对我多点在乎。我以为虽然爱情已成往事,千言万语说出来可以互相安抚。期待你感动,真实的我们难相处。”
这个夏季,蝉儿你就没玩没了地唱吧,就算麦克风都被你征服,就算世人都不懂“跨界歌王”的这份执着。但是我懂:雄蝉对雌蝉“因性而爱”,雄蝉对病人“因爱而性”。这是亘古不变的。而变的是蝉被人们主观赋予的文学意义,变的是蝉被人们大肆捕食后的产量,变的是蝉被人们炒作后的价格。由于人们认为蝉餐风露宿,所以它是纯洁的象征。骆宾王用了这个意象,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由于人们认为蝉生生不息。所以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葬礼中,人们总把玉蝉放入死者口中以求庇护和永生。由于人们认为蝉闹腾聒噪,所以南朝诗人王籍用蝉声能以闹衬静的特点,写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由于人们认为蝉出土后生命短暂,所以元稹用这悲剧意象写出苍凉之感:“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由于人们认为蝉在战国赵武灵王时期以后一直被作为帽子的饰物,所以蝉被赋予了高贵的意义。《三国演义》中的“貂蝉”这个名字就取自这个意象。由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重见天日的蝉被掐头去尾之后是一道高蛋白的美味,所以产量急剧降低。这又导致物以稀为贵,使得蝉蜕的价格逐年走高,相应的医药费也水涨船高。回头,我还要再看看大药斗里面的蝉的“卫衣”。因为这是K歌之王的生理产物,不一般呢!
注明: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编辑:小令审核:小也·完·
每天推送3条信息
别忘记点开“余下1篇”
文章好看就点“在看”
欢迎将本号设为“星标”
更新将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转载/加入读者群请联络:gegeling49
好文推荐:
明明是个高颜值的歌唱家,却偏偏终老黑不溜湫的中药柜好物推荐: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季德胜除螨皂,自从用了它洗脸痘痘就很少再冒出来了,皮肤也光滑很多。这款除螨皂,由中药世家季德胜与三甲皮肤科主任根据独门非遗药方研发而来。因为是药妆,我每天用来洗脸洗澡,脸上的黑头、后背的小红点都没了,现在皮肤简直好到发光~
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中医药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投稿合作:cjcmmxinmei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