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学中医系列六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防风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荆防散治四时外感

闲着无事,爷孙俩有时会在一起猜谜。

这天老爷爷说,小指月,考考你。小指月马上凝神静气,说,爷爷,请赐招。爷爷说,五月底,六月初,家人买纸糊窗户,丈夫出门三年整,寄来书信一字无。这里头有哪几味中药呢?

小指月,拍拍脑袋说,五月底,六月初,那是半夏。家人买纸糊窗户,那是破故纸。丈夫出门三年整,那是当归。寄来书信一字无,那是白芷。

爷爷笑笑说,错了一个。小指月一愣,不可能啊,这里面每个都恰到好处。爷爷笑着说,家人买纸糊窗户,那是为了干什么呢?小指月笑笑说,那是为了不让风吹进来,是为了防风啊。

爷爷笑笑说,既然为了防风,那你怎么没想到呢?小指月笑笑说,看来又栽跟斗了,就是防风。爷爷笑笑说,防风,顾名思义,就是善于防范邪风干扰肌表。

这时竹篱茅舍门口外面响起了声音,看来爷爷想要继续讲下去的兴头又得终止了。小指月已经习惯每每讲到兴头处,总会有病人前来求诊。不过也好,没病人时长知识,有病人时长临床技能。爷爷常说半日读书半日临床,学医之乐莫过于此。

这病人看上去有三十来岁,戴了一个头巾,一坐在诊台前就说,大夫我头痛好几天了,一吹风就头痛得厉害,鼻涕忍不住地流。

小指月便问,你流鼻涕是清白的,还是黄稠的?这病人说,很清稀,像水那样。小指月马上在小脑袋中跳出《黄帝内经》中的“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闭塞头疼身疼怕风,明显有风寒束表存在。

爷爷摸完脉后寻思了一下说,指月你说这该怎么办?小指月说,用麻黄汤发发汗吧?

爷爷听后摇摇头说,现在夏暑,腠理疏松,不耐大汗,这脉浮中还带点弱,所犯风寒之邪并不太重,就用荆防散吧。小指月马上写上荆芥、防风两味药,原来这就是疏散在表轻微风邪的最佳拍档。

爷爷常说,荆芥防风一配,就像窗户糊上一层纸,邪风就进不来了,别小看这两味药,轻微力道不大,就像纸片虽然薄,一手就捅破,但你糊在窗上,风就吹不进来。所以这两味药,就像在人体外面布上一重金钟罩。

病人都觉得太快了,说,我这感冒都是十来天了,就两味药那么一点,能治好吗?老爷爷笑笑说,船重了,反而走得慢,船小轻如一叶纸片,反而能飞速前行。治疗无形的风邪,要用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法,用重了,反而不益于走表。你看外面的鸟雀,羽毛多么轻啊,它才能飞得起来,你给它羽毛浇了水,粘上重物,它就掉下来了。

这病人听后,终于明白了,道,有道理,有道理!小指月在旁边偷偷地笑,每次临床都发现爷爷有奇奇妙妙的说法,让病人豁然开朗,安心服药。如果病人一团不解,他就不能自信地服药,这肯定会影响到疗效。

所以爷爷常跟小指月说,中医来自于民间,还要回归于民间,你要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普及中医知识,那他就能很快接受中医,认可中医,受益于中医,感悟于中医。

果然,这荆防散一下去,当天喝完药,头巾就可以取掉了,身上微微出阵汗,鼻塞也通了,头痛也没了,身体怕风、酸痛之感也都消失了,真是诸症当先解表,表解一身轻啊!

然后小指月就在小笔记本上记下爷爷这次讲的:

如果四时感冒,畏风怕冷,汗出不畅,全身疼痛的,像这种外感表证,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散重剂,又嫌它力量太猛,用银花、连翘这些辛凉发散轻剂,又嫌它偏寒。用荆芥、防风荆防散,这是辛温发散发表轻剂里头的最佳搭档,平和而有效。荆芥发汗散寒之力较强,防风祛风之力更甚。两者一配合,汗孔开,风邪寒气迅速出离体表,周身轻松,上下通调,病痛自愈。

七分饱与玉屏风散

防风能够防止外面的风邪内入,也可以通过巧妙搭配,可以防止里面的津液外泄,真是一物二用,双向调节啊!小指月就琢磨不透,这个能够祛风发汗的药,是如何治疗津液外泄的自汗呢?

有个自汗半年多的小娃子在他母亲的带领下,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这小娃子让人看一眼就很难忘,原来他脸色晄白,整个人看起来有点虚胖。

爷爷还没搭脉,便问,这娃子是不是晚上容易踢被子?那母亲惊讶地点点头说,是啊!

爷爷又问,这娃子平时是不是很容易感冒,着凉?而且不爱吃东西?那母亲更是惊讶地道,是啊,是啊,老先生您怎么知道?

小指月也望向爷爷,爷爷断病向来都有依据,为什么临证还没搭脉,就能断出这娃子身体的一些不足?

爷爷知道小指月的疑惑,便跟他说,这很简单,我们中医诊断,不是搭了脉才开始,在病人踏进门来的那一瞬间就开始看病了,他的神态动作,言行举止都可以反映他的脏腑盈虚,经络通滞,气血状态。小指月这才知道,原来爷爷自从病人一进门的时候,甚至在敲门那一刻起,都已经开始看病了。

比如敲门特别重的,气有余便是火;窍门很轻的,气不足便为寒,容易胆怯。再比如走路拖泥带水的,往往气虚湿陷,讲话没精打采的,大都中气不足......

这时爷爷说,小孩子脾常不足。脾主四肢,主肌肉,虚胖的娃子脾虚,脾虚的娃子四时容易伤风感冒。小指月想到《黄帝内经》上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听到爷爷的诊断,马上就融汇贯通,化为己有,心中一乐,便想我以后也学会这一招了,且看爷爷如何用药。

这娃子的母亲说,我这娃子很容易感冒,而且白天你看这汗水都收不住,拼命往外出。老先生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孩子还是脾胃虚,腠理不密,小指月你说说,为什么脾虚的娃子腠理就像千疮百孔一样,容易招风呢?

小指月笑笑说,我这几天重新复习《难经》想通了,《难经》上说,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这是说当小孩子脾胃受伤后,吃饭的营养,就不能充分地化为气血。肌肤腠理,得不到气血的供养,就会漏洞百出,邪风容易进来,津液也固密不住,容易往外跑。

老爷爷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那用什么药呢?小指月马上在纸上写,防风、黄芪、白术,这三味药组成的玉屏风散。

这母亲看了后,皱了一下眉,说,大夫,这药我娃子以前也吃过。看来久病成良医,你不解除她心中疑惑,她就不想再用这药了。

老爷爷笑着说,方药容易开,病人疑团难解。难解归难解,还得解释清楚。

爷爷便说,你孩子以前吃玉屏风散,有没有用姜汁来调服呢?做母亲的摇了摇头。

老爷爷说,玉屏风散要发挥最好的作用,妙在以姜为引。这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所创,黄芪可以补气固表,强大卫气。小指月你说说,卫气起什么作用呢?小指月便背起《黄帝内经》关于卫气的条文: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老爷爷点点头说,卫气是我们人体皮肤的屏障,就像国家的长城,具有防卫功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外邪侵袭,它在人体外面布上一重金钟罩。人体这层金钟罩之气一破,人体就容易反复感冒,被邪风干扰。黄芪就是专补卫气,能把千疮百孔的金钟罩,修复得密不透风,邪风攻不进来。

所以这娃子长期喂养过度,导致中焦脾脉缓弱。因为营卫之气都出于中焦,小孩子脾胃一伤,肌表卫气马上不足,容易气虚感冒。你这娃子以后只能喂养到七分饱,那么这个病不用药,也会慢慢好。

做母亲的说,我以前都是把最好吃的给娃子,有几次都吃到吐了,就希望他快点长高。老爷爷笑笑说,肥料过多伤庄稼根苗,饮食过度把娃子肠胃伤了。你别小看反复感冒跟自汗不止,这都跟娃子平时脾胃的保养分不开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老爷爷接着又说,小孩子的保养都应该遵循七分饱胜调脾剂这句话。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胃一伤,邪风很快就进到身体里来。所以小孩百病,应该以守住肠胃为治疗捷径。

然后老先生又交代她如何用生姜水来送服玉屏风散,再配合饮食七分饱。一个月后,娃子不再虚胖了,自汗也消失。而且自从吃了玉屏风散后,经常感冒的现象,都没有了。

小指月高兴地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玉屏风散乃为固表止汗之良方。玉屏风散有防风、黄芪,就像在肌表布一重金钟罩之气,再配上白术能补脾虚,治疗小孩子脾常不足,外感风寒,气虚自汗。

用姜汁来送服,目的是通过生姜来加强发汗,把寒气往外排,然后通过玉屏风散再把千疮百孔的金钟罩卫气修复起来。可以说是先把风寒赶出去,再把长城修筑起来。

同时医嘱也很重要,没有七分饱的喂养观念,吃再多药也白搭。

这就是为何很多人用玉屏风散,效果不调理想,爷爷用往往能够用出理想效果的道理。

中气下陷泄不止

有个农夫平时喜欢吃生冷瓜果,这个夏季天天都吃。终于有一天,吃完后腹泻十余次。真是好汉敌不过三泡屎,十余次的腹泻,让他肛门都脱垂下来,整个人一下子蔫了,卧倒在床,连坐起来都觉得没有力气,往日那强壮大汉的形象不见了,真是病来如山倒啊!

家里到处请医生,又是通因通用,用苦寒泻下法,又是收敛止泻,用炭类收涩药。搞了十多天,越搞身体越没劲。现在喝点粥水都拉肚子,于是他们不得不到竹篱茅舍把爷孙俩请下来。

小指月用力地沉取脉象,摇摇头说,爷爷这脉怎么这么难摸?爷爷笑着说,像泄气的皮球,都补不起来了,这球还能弹吗,当然弹不了了。

家人听了大惊失色,以为无药可救。着急地说,老郎中,你就出出主意吧,这整个家还要靠娃子他爹支撑着呢?这梁柱可不能倒啊!

老爷爷点了点头说,是不能倒,他长期饮食生冷瓜果,生冷伤脾阳。脾主湿,脾阳一伤,清气不升,湿陷下焦,所以肠胃湿泻不止,应该升阳除湿。

小指月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黄帝内经》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湿盛则濡泄。应该把清气给升起来,把下陷的脉势提起来。

老爷爷又问,那用什么汤方最能够直接把下陷脉势提起来呢?小指月笑笑说,中气不足,脏腑下垂,清气不升,用补中益气汤。老爷爷点了点头说,还要加进一味防风,这样清阳能出上窍,清浊不相干扰,中气得补,泄泻可除。

结果一剂下去,泄泻止,胃口开,三剂下去,农夫就能下地活动,又可以干起活来了。

小指月便在竹篱茅舍问爷爷说,为什么前面那么多张处方都治不好他的病呢?老爷爷笑笑说,不是病难治,而是药难以对证。不是药难以对证,而是书读得少。有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

小指月听后恍然大悟说,原来爷爷不是随意加进防风的,早就胸有成竹,补气把下陷脉势往上提,再用防风升清阳,使清浊分,泄注止。于是小指月就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脉势下陷泄不止,升阳除湿效果良。

补中益气加防风,古籍里头有妙方。

防风配枳壳治中风肠痹

爷孙俩又背着药蒌采药去了,路上碰到一个农夫。农夫隔远就喊道,老先生,请慢走!爷孙俩停了下来,只见那农夫一路小跑过来,气喘吁吁。小指月便说道,大叔,别着急有话好说。

那农夫深呼吸了几口,才说,老先生,我家老人半个月前中风,卧病在床,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大便,胃口也不开,那些医生说,这屎屙不下来,堵都会堵死,所以给老人家吃了好多润肠丸,大肠都没有动静,会不会里面肠子也中风瘫痪了呢?老爷爷二话不说,用竹杖指着前方,示意这农夫在前面带路,去瞧瞧。

在昏暗的小卧室里,一个老人家盖着一张薄薄的被子,卧躺在那里,不断地呻吟着。满堂的亲人没有一个感受不到那种痛苦,也跟着叹起气来,大家都想着这应该救不过来了,请了那么多医生,不如准备后事吧。

小指月早就见惯了这种场景,他想起《大医精诚》上说的: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如果一人卧病在床,脸朝着墙角,痛苦呻吟,整个家都没有欢笑了,都吃不下饭。所以说疾病不单是病人自己在受,整个家庭都在受。如果医生能把病疾治好,治的不单是病人,更是整个家庭啊!

小指月把完脉后,疑惑地说,奇怪,这中风后,怎么脉象还这么有劲,好像有股气想冲出来,又冲不出来?

爷爷先问了一下,这几天大小便怎么样?家里人说,小便只能排一点点,都没吃什么东西,当然排不出了。大便嘛,自从中风后,都没有拉过屎。

爷爷便说,指月急则治其标,现在什么最急呢?小指月寻思了一下说,《黄帝内经》曰,小大不利,当治其标。没有什么比大小便不通更急的了。

这家人接着又说,为什么吃了这么多润肠的药,大便还没下来呢?小指月把药单拿过来看,都是火麻仁、当归、白芍、杏仁、郁李仁、松子仁等滋阴养血润肠的。

老爷爷寻思了一下说,这脉气郁闭,先要调他气机。清浊不分,阻在那里,连屁都放不出一个来,连食物都运化不了,这些滋润之药,也难以取效啊!于是老爷子一反常规,开了防风、枳壳、甘草三味药。叫病人家人立马去抓药来打粉,用米饮每次送服两钱。

这家人下午就把药弄好,一吃完,肚子显示转气,咕噜咕噜响,然后放臭屁。卧床的老爷子,还没来得及说要拉屎,那大便就像箭一样冲了出来,拉得满裤满床都是。

真奇怪,这一泡屎拉下来后,胃口也开,晚上喝了稀粥一碗,就沉沉地睡过去了,第二天醒来居然可以讲话,没有再呻吟痛苦了,神志也清醒了,就是还不能下床走路。

再调了几天后,居然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家里人本来都准备后事的,这老爷子命不该绝,在死亡的边缘里头捡回来一条命,又活了好几年。

小指月很奇怪地问,爷爷为什么没有用一味泻下的药,也没有用润肠的药,把他大便疏理通畅了呢?

大凡治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这是《此事难知》里头的重要观点,你不要只看到他中风便秘,要看到他脉气郁闭,上下不得,清浊不分。所以这时用防风升清阳,枳壳降浊阴,甘草为和中之国老。这样清浊分,升降恢复正常,气机能转起来,马上就打屁排便了。

然后爷爷又把《简便单方》拿了出来给小指月看。小指月一瞧,马上拍拍大脑,笑笑说,有病不能治,皆因少读书。爷爷治病都是书中来的道理啊!只见那《简便单方》上记载:

消风顺气,治老人大肠涩秘,用防风、枳壳各一两,炒过,再配合甘草半两,打成粉末,用白汤每次调服两钱。

小指月又读了好几部古籍,发现防风配枳实(壳)能通便,这可是一组黄金搭档。升降脾胃气机非常好的妙对。于是他在小笔记本上写下:

《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

同病异治——病同机不同

有两个带下的妇人,都是苦不堪言。爷爷给一个用上单味防风丸,另一个则用上单味黄芩丸。结果两个都治好了。

小指月就不解地问,为何同样是带下不止,还伴随漏下,用药差别这么大?爷爷跟他说,两个人的脉势你摸了没有啊?

小指月慢慢回想起来说,一个脉势亢盛,跳得比较快;一个脉势缓弱,力量不够。

爷爷这时笑着说,问题就出现在这里。那个脉势亢盛跳得快的,带下黄稠,血色偏赤。而另一个脉势缓弱,力量不够的,带下清冷,血色清稀。你看她们两个同样是带下崩漏病,是不是完全不同啊?

小指月点点头说,难道这就是爷爷常说的同病异治?老爷爷点点头说,黄芩泄肺火,所以六脉亢盛,崩中漏下黄赤,肺火一收,降本流末,其病自愈。防风能升提气机,而脉象濡缓偏弱,乃脾虚湿陷,清阳不升,所以湿漏下焦,故带下清冷稀白,这时以风药升阳,唯风可以胜湿,阳可以制阴。这样地气上而为云,那地下自然干爽了。

小指月听后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就一味药,完全相反,却治好一样的病,原来它们病机是相反的。

随后爷爷把《本经逢原》翻给小指月看,小指月把小笔记本记下:

治妇人风如胞门,崩中不止,漏下潮湿,独圣散用一味防风,风能令水干,面糊酒调为丸服。然唯血色清稀,而脉浮弦者为宜。

如血色浓赤,脉来数者,此上焦有热,用一味黄芩丸主之,不可混也。

风药润剂与咳门第一神方

众风药皆偏于辛散,唯独防风多了份甘润。故防风乃风药中润剂。

小指月对风药中润剂不是很理解,便问爷爷。爷爷笑笑说,你去嚼一嚼就知道了。

小指月马上从药柜里拿下防风,还有其他的风药,比如羌活、柴胡,发现防风嚼在嘴里有股甘甜味,果然有滋润的感觉,而柴胡、羌活类的风药,嚼起来却干瘪瘪的。

小指月高兴地说,我明白了,这一尝就知道。带有滋润的风药,这就是防风啊!难怪古籍上说,一般风药容易伤津,所以不可过用;而防风为风药之润剂,没有那么干燥,却不用担心伤津之弊。

小指月又问,为何爷爷喜欢用防风呢?爷爷说,你看刮一场风,没有带些牛毛细雨来,那就是纯粹的刚风。如果是带些牛毛细雨来,这就是柔软的风。柔软的风,连风带雨,滋润大地,可以苏醒五脏六腑,制造一股生发之气,就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样。

小指月马上会意说,难怪爷爷那么喜欢用防风,非独用防风祛风也,更用防风来给身体,制造一股生发之气,使身体有生生之机。

爷爷点点头,他对小指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反应,甚是满意,确实这防风非同小可,它在很多名方里头,看似没什么特殊的位置,但往往少不了它。就像春风春雨,看似容易为人们忽视。但如果没有春风春雨,那柳条何以能绿,燕子何以归来,青蛙何以跳出?

小指月拿着荆防败毒散,问爷爷说,爷爷,你说这荆防败毒散是咳门第一神方,很多别人治不好的咳嗽,你都用这个治好了,这是什么道理?

老先生笑笑说,荆防败毒散,原本是益气解表的方子,喻嘉言用它来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痢疾。通过疏散表邪,畅通里滞,令清阳出上窍,泻痢自止。他称这种治法为逆流挽舟,对于各种大便不成形,湿浊下注引起的泻痢,我们用之效如桴鼓,但我们更用它来治疗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

小指月把荆防败毒散一背,便跟爷爷说,这里面都是一派风药为主,不是像紫苑、百部、冬花之类止咳的药,如何能成为咳门第一神方呢?

爷爷喜欢指月善于刨根问底的精神,因为学问学问,你想学好就得善于层层往深处问。于是爷爷便引用《黄帝内经》说,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小指月还有些不明白,爷爷笑笑说,真传一句话,说到这点子上来了,还想不明白吗?你到外面去观观天吧!

小指月求知欲很旺盛,他不知道为何爷爷总是说到关键的时候,就叫自己去琢磨,不直接把答案公布出来,有时琢磨个好几天,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今天小指月只好撅着小嘴,到外面上观天了。

一走到竹篱茅舍外面,他看到天气有些阴沉,有点烦闷,好像要小雨一样。往天空一瞧,云层挺厚的,还有点乌云。他边想边琢磨,什么叫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呢?爷爷这句话里头肯定有玄机,讲到风,又讲到云,又讲到苍天,是什么道理?

小指月边踱步,边沉思,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来,心中一派舒畅,小指月再抬头往天空一看,发现天上的乌云渐渐被风吹散,原本有些昏暗,想下雨的,突然拨开乌云见晴天了。

小指月接着又想,为什么会晴空万里呢?原来乌云被拨走了。那是谁拨走了乌云呢?是风!没错是风!

指月一拍大脑,高兴地跳起来。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他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这一想通,比爷爷给他多少糖果都来得高兴。

爷爷在竹篱茅舍里头呷着他的清茶,隔老远都听到小指月欢快的叫声,便微微一笑,他知道小指月已经想通了。

其实呀爷爷一直都在教指月一种思维。老人家认为,掌握一种感悟天地之道的思维,远远比你学富五车满腹经络更重要。所以他欣慰地舒了一口气,深邃的眼神好像透过屋外,望向了小指月,望向了远远的蓝天白云。

小指月在他小笔记本上赶紧记下了他这次的感悟:

荆防败毒散乃咳门第一神方。里面纯粹用一派风药,通宣理肺,治疗的咳嗽是属于肺气郁闭的。

肺气郁闭就像乌云遮天,肺主天气,这时风药进来就像清风荐爽。把乌云吹开,重见蓝天,恢复肺气通宣不为浊阴所郁闭的生理特性。

所以大气一转,病邪乃散,肺气一畅,咳嗽乃去。

推荐阅读放气疗法专题

舌下血栓

川字纹

乳腺结节

荨麻疹

带状疱疹后遗症

膝关节疼痛

富贵包

肺癌

面授班学员感悟

落枕

学员来稿

学员眼中的放气疗法

放气疗法案例

放气疗法原理

冰敷原理

哮喘

功法专题

冷水泡脚

易筋经

站桩秘诀

速效强肾桩

捏耻骨打坐问答

宇宙能量图

眼睛保健

颈椎自愈法

速效助眠功

引气下行

抚脐先天功

减肥功上

减肥功下

其他

万能木球保健法

木球滚“蛋”

木球滚腹

木球直播课

乙肝药方

专业排毒

黑豆豉

视力疗愈

视力疗愈真相

视力疗愈流程

古法防治近视

痔疮

减肥方

脑梗防治

音乐疗愈

掌纹的秘密

倪海厦全套视频

咳嗽

肾结石

听力测试

象数驱蚊方

糖尿病食疗

胆结石食疗

防治胃病

防治肝病

防治肺病

防治妇科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