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
平喘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合之则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
本来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寒,多入肺经,辛开宣散,苦燥降泄,温化寒清,主能宣降肺气、化痰止咳、降气平喘,部分药物分别兼有散寒、清热、散结、润肺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或痰饮喘息,或因痰所致的癫痫惊厥等。
按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常将本类药分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两类。
其中,化痰药因药性不同,又有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散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湿痰证,还可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以及由痰所致的癫痫惊厥等。
止咳平喘药虽或寒或热,或偏于止咳,或偏于平喘,或兼而有之,但总有止咳平喘之功,主治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喘息之证。
临床应用时,因咳、痰、喘不仅常常并见,还互相为病,故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常相互配合使用。
其次,应根据病因及兼证的不同,作适当配伍。如兼有表征者,配解表药;兼里热者,配清热药;兼里寒者,配温里药;属虚劳咳喘者,配补虚药。
再如癫痫惊厥者,配镇惊安神、平肝息风药;瘰疬瘤者,配软坚散结药;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故常与理气药配伍同用。
温化寒痰药药性温燥,不宜用于热痰、燥痰;清化热痰药药性寒润,不宜用于寒痰、湿痰;
刺激性较强的化痰药,不宜用于咳嗽兼有出血倾向者,以免加重出血;麻疹初起兼有表证之咳嗽,
应以疏解清宣为主,不可单用止咳药,忌用温燥及具有收敛性的止咳药,以免影响麻疹透发;脾虚生痰者,应配健脾燥湿之品,以标本兼治。
DAY1:
半夏、天南星
均辛温有毒,内服均能燥湿化痰,为治寒痰、湿痰要药;生品外用均能散结消肿,瘰疬痰核等证。
其中,半夏主入脾、胃经,温燥之性弱于南星,善除脾胃湿痰;天南星主归肝经,温燥之性强于半夏,善治顽痰与祛除经络风痰。
再者,半夏还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呕吐、胸腕痞闷、梅核气、瘿瘤等证;天南星还能祛风止痉,治中风口眼涡斜、破伤风等。
DAY2:
天南星、白附子
均为辛温燥烈有毒之品,内服均能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治中风口眼涡斜、破伤风等证;
生品外用均能散结,治瘰疬痰核。
然,天南星温燥之性较强,善治湿痰、顽痰;白附子又具有解毒之功,治毒蛇咬伤。
DAY3:
半夏、陈皮
均性温而功善燥湿化痰,治寒痰湿痰,常相须为用,以增药力。
其中,半夏还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既为治呕吐之要药,又为治梅核气,胸脘痞闷所常用;
此品外用主治瘿瘤痰核。陈皮善于理气健脾,调中快膈,治脘腹胀满等。
DAY4:
桔梗、胖大海
均能宣肺利咽、开音,治咳嗽咽痛或声哑。
然,桔梗药性平和,以开宣肺气为用,证属肺气不宣无论寒热均宜,又能排脓而治肺痈;
胖大海药性寒凉,善清肺热,以治风热、痰火咳嗽、声哑为宜,又能清肠通便而治热结便秘。
中草药发酵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