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图片版(点击放大):
注:HIV或其他免疫缺陷患者谨遵医嘱处理
精简理论:
全程接种最关键,5年以内可放心,5-10年要警惕,伤口清洁很重要。
其他信息
我的孩子什么时候会接种和破伤风有关的疫苗?
国内的社区接种时间为2/3/4或3/4/5月龄;
18月龄(1岁半)至24月龄(2岁)加强接种1针;
并且推荐6岁时再次加强接种;
此后的每10年接种一针,达到安全防护;
这些疫苗都包含破伤风疫苗:
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四联疫苗、五联疫苗
为什么需要警惕破伤风?
一句话:发病突然,死亡率高,但可以预防。
外伤在所难免,虽然在发达国家,破伤风感染的案例及其罕见,但在发展中国家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仍不容忽视,原因就在于:
破伤风感染一旦出现治疗难度大,但这恰恰又是能够有效预防的。
破伤风,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
由于实在过于形象,这个名称也得到广泛应用,其本质是一种和创伤相关联的特异性感染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病原体-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厌氧菌,适应能力强,存在广泛,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土壤中。因此,一个深长、污染的伤口,是其最好不过的生长温床。
在缺氧的环境中,其芽胞发育为增殖体,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外毒素,特别是破伤风痉挛毒素,导致神经系统异常反应,出现典型的相应肌群紧张和痉挛。
伤口干不干净,怎么判断?
通常伤口可以被分类为清洁伤口、不洁伤口以及污染伤口
清洁伤口:身体细菌定植少(出汗少、体毛少、充分显露的),并且立即可以清洁处理的伤口;
不洁伤口: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腋下、腹股沟、会阴区等),或者是超过6小时未能处理的伤口(细菌滋生容易感染);
污染伤口:直接被各类污物污染浸渍,或者是已经出现感染征象的伤口,包括被黏土、铁锈污物、野外泥土、粪便或者动物唾液(人或其他动物咬伤伤口)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以及特殊损伤,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更好判断是否需要破伤风,归纳为两类(上图):清洁和其他伤口(包含不洁伤口和污染伤口);
外伤后该如何预防?
记住,好好打疫苗,外伤才有底。
当宝宝处于全程接种后,也就是在2/3/4或3/4/5月龄完成3针,受伤后无需进行破伤风注射,但也应该及时就医充分处理伤口;
18-24月龄加强接种1针疫苗,在6岁以前,若万一不小心受伤,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即可(什么伤口都不担心,但都要及时清创);
6岁时,继续加强接种1针,若在5年里受伤,同样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即可;但若超过5年,对于不干净的伤口(不洁或污染),建议受伤后接种破伤风疫苗,而无需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这样的话,能有效提升防护效能,且降低抗毒素过敏的风险;
但若宝宝出生后什么都没打或者只打了1针、2针(而非全程3针),而又不幸受伤,如为清洁伤口,应及时处理伤口并完成疫苗接种;如果伤口不干净(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那么,还需要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
但有一些情况可能会纠结(来一个极端例子):
我的宝宝出生3天,我开封了一把封箱30年的指甲剪,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结果不小心导致宝宝手指严重受伤,怎么办?
这是严重污染伤口,由于宝宝出生3天,未完成全程免疫且未达到接种破伤风疫苗的最低年龄,在处理上应充分清洗伤口,然后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待到适龄(WHO建议最早接种年龄为6周龄),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
新生儿会有破伤风免疫防护吗?
如果孕妈妈处于全程接种的免疫期,是能够让宝宝安全的拥有免疫能力的;
因此,在某些国家,非免疫状态的孕妇都会被要求接种破伤风疫苗,帮助妈妈和宝宝更有效的防护,而对于破伤风感染的高危国家,则应更加合理的安排孕妇接种,以保证妈妈和宝宝的免疫效能。
以上资讯供各位家长参考
参考文献:
1.Tetanusvaccines:WHOpositionpaper–February.WklyEpidemiolRec.Feb10;92(6):53-76.English,French.PMID:.
2.Woundmanagementandtetanusprophylaxis.Uptodate
3.D?bek,J.,Sierka,O.,Kulik,H.,G?sior,Z.Protectivevaccinationsduringpregnancy-adultPolesknowledgeinthisarea.BMCpublichealth,Jul13;21(1):.
4.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3):-.
推荐阅读
夏天不都吃冰吗,为什么还要防烫伤?
乳糖不耐受,别再成为母乳路上的拦路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