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花蛇的传奇故事与多样化功效

白花蛇,这一传奇的药材,源自蝮蛇科动物尖吻蝮,即我们常说的五步蛇。它主要产于湖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且以头尖、干燥、头尾俱全、花纹斑块明显者为上品。

白花蛇在中药材中有着多个别名,如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等,每个名字都蕴含着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传说一:从前,有个人身患奇痒难耐的癞疮,毛发脱落,遍身疮疹,生活被困在废弃的酒店草棚中。某日,他发现缸内泡着一条白花蛇,酒便是用这条蛇泡制的。一段时间后,他的癞疮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这传说流传至今,成为白花蛇药材的一个美谈。

传说二:李时珍为了深入研究白花蛇的形态,亲自前往蕲州城北的龙蜂山捕蛇。他听到有人唱着歌谣:“白花蛇,谁叫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随后,几个捕蛇人朝着几棵石楠藤走去。原来,白花蛇爱吃石楠藤的叶,因此石楠藤成为了它的“家”。当捕蛇人发现白花蛇后,他们巧妙地用沙土将其困住,然后用木叉和手抓住蛇体,将其捕获。李时珍上前仔细观察了白花蛇的形态特征,为后来的药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李时珍在记录捕蛇过程的同时,也为后来的药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几年后,他更是根据白花蛇的独特功效,精心研制出了专治半身不遂和中风的“白花蛇酒”。

白花蛇,这一传奇的药材,不仅在传说中有着神奇的疗效,更在现实中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其独特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疼、活血通络的功效,使得它在中医药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纯中药黑膏药,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神奇。它根据临床经验,以中药为原料,经过精心熬制,形成了能够直达病灶、快速起效的膏药。这种膏药不仅吸收率高、安全方便,更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肿胀、疼痛等症状,真正实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此外,白花蛇在中药材中的别名也颇具特色,如蕲蛇、大白花蛇等,每个名字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它还属于祛风湿常用药,对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花蛇性偏温燥,易伤阴血,因此在使用时必须谨慎。对于虚证患者,需要与补养药同用;而对于阴虚血少、内热生风者,则更应慎之又慎。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这一珍贵的药材资源,合理利用、科学保护。

、五步蛇的捕捉与处理

五步蛇多在夏季被捕捉,捕捉时常用长竹竿和铁丝制成的套索。捕获后,需剖腹去除内脏,并将其盘成圆形,之后用竹片撑开并焙干,或直接焙干。经过这些处理后,五步蛇被称为“大白花蛇”。若经过撑开焙干,则被称为“蕲蛇鲞”;若直接焙干,则被称为“蕲蛇棍”。

2、银环蛇的捕捉与处理

银环蛇则在夏、秋两季被捕捉。捕捉后,会将其吊起并拔出毒牙,随后剖腹去除内脏并洗净。洗净后的银环蛇会放入酒精中浸泡三天,之后以头为中心盘成圆形,尾含于口中,用竹签穿固定,晒干或炭火焙干。这种处理后的银环蛇被称为“金钱白花蛇”。

[炮制]白花蛇

《药性论》中记载,白花蛇主治肺风鼻塞、身生白癜风、疬疡、斑点及浮风瘾疹。而《本草纲目》则进一步指出,白花蛇能通治诸风,包括破伤风、小儿热风、急慢惊风等,并能治疗搐搦、瘰疬漏疾、杨梅疮及痘疮倒陷等病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jbgs/12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