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该病通常由伤口污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引起。当伤口小而深,创伤内发生坏死或创口被泥土、粪便、痂皮封盖或创内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有异物,或在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破伤风梭菌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引起发病。也可经胃肠黏膜的损伤部位而感染。
年3月中旬内蒙古科右前旗哈拉根台嘎查养羊场连续发生羔羊运动障碍,跟不上群,不吃不喝,精神状态差,严重的倒地抽搐,经诊断为羔羊破伤风,现将其诊治经过介绍如下,供参考。
1发病原因
养羊场羊群膘情良好,母羊奶水充足,羊群按规定程序和病种全部实施了免疫计划,近期没有引进外来羊只,所喂草料经检查未发现腐败变质现象。10d前曾给新生羔羊群用剪刀剪耳记号,所用剪刀是家用普通剪刀,未经消毒,羔羊耳朵剪口也没进行消毒护理。
2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卧下后不能起立,或者站立时不能卧下,逐渐发展为四肢强直,运步困难。用手辅助羔羊站立时,羔羊四肢僵硬,只会前冲,倒地后四肢也伸直,头向后仰,不能起立,咬肌强直收缩,牙关紧闭,流涎吐沫,无法饮食。
3病理剖检
心、肺、肝、脾未见异常,肾脏有出血点,腺胃以下消化道黏膜有弥漫性炎症,膀胱积液混浊,未见明显的败血症症状。
4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羔羊破伤风”。
5发病机理
当破伤风梭菌芽孢侵入机体组织后,大量繁殖后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破伤风痉挛毒素通过外周神经纤维的空隙上行到脊腹角神经细胞,或通过淋巴、血液途径到达运动神经中枢、毒素与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的亲合力,能与神经组织中神經节苷脂结合,封脊髓抑制性突触,使抑制性突触末端释放的抑制行冲动传递性介质(甘氢酸)受阻,这样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行冲动不能传递,由此引起了神经性异常增高和骨骼肌痉的强自症状,导致呼吸功能紊乱,进而发生循环和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脱水、酸中毒,成为其死亡的根本原因。
6防治措施
发生该病主要因细菌经伤口侵入身体引起,如脐带伤、去势伤、断尾伤、去角伤及其他外伤等。
1预防
破伤风类毒素是预防该病的有效生物制剂。羔羊的预防,以母羊妊娠后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较为适宜。
2创伤处理
羊身上任何部分发生创伤时,均应用碘酒消毒,并避免泥土及粪便侵入伤口。对一切手术伤口,包括剪毛伤、断尾伤及去角伤等,均应特别注意消毒。对感染创伤进行有效的防腐消毒处理。彻底排除脓汁、异物、坏死组织及痂皮等,并用消毒药物(3%过氧化氢、2%高锰酸钾或5%~10%碘酊)消毒创面,结合青链霉素,在创伤周围注射,以清除破伤风毒素来源。
3注射抗破伤风血清
早期应用抗破伤风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可一次用足量(20万~80万U),也可将总用量分2~3次注射,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均可;也可一半静脉注射,一半肌肉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在体内可保留2周。
专门针对牛羊的新一代高科技产品,具有适口性好,使用剂量小、安全无毒、无抗无残留、无副作用等特点,绿色养殖的首选。
主要成分: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多种益生菌,高活性酶、未知促生长因子等。
产品包装:ml/瓶x20瓶/箱。
适应症:
1、改善适口性:促进食欲,增加采食量,肉牛、羊提高生长速度,快速加膘,提前出栏10-15天,奶牛泌乳期提高产奶量1-2公斤/天。
2、补充饲料营养:本品在动物体内大量繁殖代谢,产生多种酶、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有效弥补饲料的营养不足,通过高活性微生物的“预消化”,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3、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的菌群平衡,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少犊牛腹泻和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
4、促进反刍:大量有益菌能够平衡胃酸,改善瘤胃积食,有效控制胃满胀气,消化不良。
5、抗应激:减少因生产、剪毛、免疫等因素造成的应激。
6、防霉脱毒:防止霉变饲料造成的霉菌中毒。
7、改善肉质:有效改善育肥牛、羊的肉质,提高出肉率。
8、可提高种公牛、羊精子活性,种母牛、羊的受精率及产仔率。
9、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氨、氮、磷的排放量,消除臭味,优化养
牛羊本身吃的料草只消化了67%,剩下的33%去哪里了?
随着粪便排出啦
用了牛羊肽宝/旺长素,明显提高料草转化率,大幅度避免过料,倒沫细,消化吸收好了,饲料利用率提高了20-25%粪便光滑,细腻了,出肉率高,长得快,体质好,生病少,养殖户赚钱多!
全国招商
想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