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提升品位,阅读改变生活
国学
文化
艺术
哲理
养生
视觉
美文
教育
朋友们,今天来认识“藤黄、天冬、天葵、天麻、天竺黄”五味中药。
01
藤黄
玉黄、月黄。藤黄的胶质树脂。以色红黄、断面似蜡质、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海药本草》:“酸涩,有毒。"归脾经。
消肿,化毒,止血,杀虫。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汤火伤。
1.治一切痈肿:雄黄、胆矾、硼砂、藤黄、铜绿、皮硝、草乌各一两,麝香二钱。为细末,和瞻酥为条,浓口笔管大,金箔为衣,用时以醋磨浓,新笔蘸药,涂(肿)毒四围。数次愈。(一笔消)2.箍毒:五倍子(略焙)一两,藤黄四两,桐青少许,小粉(炒)八两。作锭,用时醋磨涂。
02
天冬
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
性寒,味甘、苦。归肺、肾经。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1.天门冬膏:天冬g,阿胶、杏仁、川贝母、茯苓各50g。加水煎取浓汁,加入约等量炼蜜搅匀,煮沸即成。每次吃1匙。天冬养阴润燥、清火,阿胶滋阴、止血。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咯血。2.天门冬粥:天冬15g,粳米g,冰糖适量。天冬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近熟时放入冰糖煮至粥熟。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阴虚胃热,消渴口干;燥热便秘。
03
天葵
紫背天葵、雷丸草、夏无踪、小乌头、老鼠屎草、旱铜钱草。
甘,苦,寒,有小毒。
消肿,清热解毒,利水。治瘰疬,疝气,肿毒,蛇咬伤,尿路结石,小便不利。
1治瘰疬:紫背天葵一两五钱,海藻、海带、昆布、贝母、桔梗各一两,海螵蛸五钱。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后温酒下。2治诸疝初起,发寒热,疼痛,欲成囊痈者:荔枝核十四枚,小茴香二钱,紫背天葵四两。蒸白酒二缶,频服。3治缩阴症:天葵五钱,煮鸡蛋食。
04
天麻
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风草根、白龙皮。
甘、辛,平。归肝经。质坚微香,降而能升。
平肝,息风,止痉。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轻度收缩脑血管,增加冠状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天麻多糖有免疫活性。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风湿痹痛,或中风后遗症,手足不遂。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病。
天麻杜仲酒:天麻、杜仲、木瓜各50g。浸以白酒g。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筋脉拘挛。
05
天竺黄
为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因被竹黄蜂咬洞后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甘,寒。归心、肝经。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本草经疏》:天竺黄,竹之津液气结成。其气味功用,与竹沥大同小异。茅竹黄气微寒而性亦稍缓,故为小儿家要药。入手少阴经。小儿惊风天吊,诸风热者,亦犹大人热极生风之候也。此药能除热养心,豁痰利窍,心家热清而惊自平,主君安而五脏咸得滋养,故诸证悉除也。明目疗金疮者,总取其甘寒、凉血、清热之功耳。
备注: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必须咨询医生!
祝您健康!
1
播讲:绿果果,在闲暇之时,喜欢用自己的声音感悟文字的涵义、品味文字的风采,用真诚演绎岁月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立即处理。
往期回顾
◆《诵读国学经典《论语》二十篇(全)-原文、译文、评析全文诵读》
◆《四书五经之《诗经》原文+朗诵视频+跟读音频》
◆《四书:《大学》全文+译文+注音+朗读视频+朗诵音频》
◆《“三字经”全文注音+动画讲解+语音诵读+注释译文》
◆《“千字文”全文注音+视频朗读+音频朗读+注释译文》
◆《“百家姓”全文朗读+全文注音+姓氏来源》
◆《三十六计全集》
◆《聆听:故乡的榕树》
◆《立秋-听秋(听醉了)》
◆《回头再看《射雕》,才发现这一本失传已久的教育真经》
◆《被翻译成四十多国文字,看哭无数人-疯娘》
◆《洛神赋并序》
◆《淋雨的人醉了,看雨的人碎了》
◆《惊艳的古诗词、古代情话(值得永久收藏)》
◆《你是岁月枝头衣袂飘飘的诗行》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