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医,这一古老而博大的医学体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它倡导的是预防为主,通过日常的食物和草药来维护身体的健康。与西医的“治病模式”截然不同,中医追求的是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平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医的世界,探寻中草药的神奇与魅力。首先,让我们聚焦于厨房中常见的桂皮。桂皮,这一烹饪调料界的常客,其实也身怀绝技,是中医领域的一味重要药材。它来源于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树的不同部位:干皮称为桂皮,去表皮的干皮则称为肉桂心,而嫩枝则被称为桂枝。这三者虽同出一源,但功效各异,各有千秋。在医圣张仲景的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中,桂枝便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足见其效用非凡。肉桂树,这株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梫”的神奇植物,蕴含着一种强大的“侵”之力。在其生长的周围几公尺范围内,难以见到其他杂木的生长。这种力量究竟有多么惊人?曾有人进行过一项实验:将肉桂木制成小木桩,钉入其他树木之中,结果受害树木在第二天便枯萎死亡。肉桂树能够彻底消除木气,使其无法再支撑树木的生命力。而木气,即勾芒之气,亦即风之气,因此,桂枝能够化解风气,展现出其卓越的祛风功效。肉桂树,这株被誉为“梫”的神奇植物,不仅在中国古代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西方同样流传着诸多传说。其中,一个别名为JudasTree(犹大树)的称谓更是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位背叛耶稣的犹大。传说中,犹大正是在肉桂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故事背后,是否暗示着肉桂树蕴含着一种能够驱赶邪灵、唤醒良知的“侵”力呢?这种力量,似乎在西方人的心中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桂枝,这味价格亲民的中药,却拥有着非凡的治病功效。在医术高超的大夫手中,它不仅能治愈普通的感冒发烧,更能应对危重病症和疑难杂症。然而,若是遇到庸医,桂枝的神奇疗效便无从谈起。此外,你或许不知道,在品尝卡布其诺咖啡时,撒上的少许肉桂粉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让咖啡的口感更加香甜、醇厚。同时,在中医的艾灸疗法中,必须使用以艾叶为原料制作的艾绒,因为“艾”具有其他植物所不具备的独特特性,从而确保了艾灸的神奇疗效。著名的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倪海厦先生曾揭示,艾草在古代军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当时没有西医,中医成为军队的唯一医疗选择。在行军过程中,补给至关重要,而艾草,这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总能适应各种艰难环境。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向下”寻找水源,当艾草被烧时,烟会升腾,而艾叶则深入寻找水源。士兵们只需将艾草摊在土里点燃,随后在周围观察冒烟的地方,便能找到水源。
艾叶的苦味与温性相辅相成,其纯阳之性使其具有向下的特性。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的许多病症都源于寒、湿等阴邪的凝结,形成痰、肿瘤等物质。在艾灸治疗时,虽然烟是向上升腾的,但艾叶却能深入病灶,通过补阳气来驱除这些阴邪。艾叶的这种独特作用使其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从而有效地消除病症。艾灸,这一古老的中医治疗手段,拥有通经活络、祛除寒湿、消肿散结以及回阳救逆的显著功效。其适用范围广泛,甚至包括被毒蛇、蝎子、蜘蛛、狂犬等毒物咬伤或发生破伤风的情况,艾灸都能发挥其神奇的治疗效果。此外,对于带状疱疹这类令人闻之色变的病症,艾灸同样有效。倪海厦先生曾详细介绍过用艾灸治疗疱疹的方法:“在疱疹的头尾隔姜进行艾灸,可以有效阻止其蔓延,而且过两天后,疱疹的长度会明显缩短。我们继续在疱疹的头尾进行艾灸,直至将疱疹完全包围。”
然而,艾灸虽好,却并非人人适用。一般来说,热证患者如感冒发烧不宜使用艾灸,同时,流汗多、津液充沛的地方也应避免艾灸。此外,民间还有用艾草嫩叶嫩芽制作艾饼、艾蒿汤等美食的习惯,用艾草煮水洗浴也是不错的选择,据说婴幼儿用艾叶水洗浴后能降低痱子等皮肤病的风险。民谚有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插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习俗。古书《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人们需在鸡鸣之前便出发采摘,挑选形似人形的艾草,带回后悬挂在门上,以期达到驱邪避毒的效果。此外,大枣这一广为人知的果子,在中国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载。该书将枣与李、杏、栗、桃并列为“五果”,分别对应人体的肝、心、肺、脾、肾五脏。同时,书中还提出了“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养生理念。台湾私塾先生JT叔叔(谭杰中先生)曾言:枣树,这一高大的乔木,身披尖刺,生机勃勃。在枣树结果之前,若以铁斧轻砍其干,不仅有助于其茁壮成长,更能使枣子肥润多汁,树木纹理细腻。这似乎暗示着,枣树能将铁斧的粗糙锋锐之气,内化为阴柔细致的能量。食用这样的枣子,无疑能调和人体内粗糙的气息,使之趋于阴柔,引领身体走向平和。常听人言“大枣补血”,然此乃误区也。大枣并无生血或补血之功效,其功效在于补脾胃,尤其是补脾阴。晚清医学家唐容川曾言:“大枣禀火之赤色,入心以养血;肉黄,得火生土之性,故专于补脾胃。”然而,需注意者,大枣虽有益,但并非适宜所有人群。脾阳虚者,如常腹泻者,以及体内湿气重、痰多者,宜慎食。因其易助湿热,故可搭配生姜等驱湿食物同食。
此外,大枣这一普通果实竟能用于治疗中医所谓的“悬饮”病症。患者胸腔内充满痰和水,痛苦不堪,甚至无法平卧。此时,“十枣汤方”便派上了用场。此方看似平和,实则威力非凡。先用大枣煮水,再加入芫花、甘遂、大戟等有毒中药粉末,让患者服用。服用后半小时左右,患者便会上吐下泻。然而,泻完之后,患者会感到轻松许多,甚至声称“没事了”。一个早上可能需如厕六七次,但胸腔内的积水便能因此而清空。
读完此文,你是否已感受到祖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