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南星的地下块茎。秋季采挖,去掉茎叶、根须和外皮,晒干贮存。主产于四川、河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有祛风止痉、燥湿化痰等作用,主治破伤风、癫痫、中风、咳喘等。饮片可分为生药、姜制药、胆制药三种:生药味苦辛,性温,有毒,以祛风止痉力专,多用于破伤风、癲痫、中风;姜制药味苦辛,性温,以燥湿化痰力胜,多用于湿痰咳喘;胆制药味苦,性凉,以清热化痰、熄风定惊力强,多用于热痰咳喘,急惊风,癫痫等。
生药(生天南星):将原药刷去表面垢物,筛净灰屑浸润切片即成;姜制药(姜姜制南星):取生天南星清水浸泡12~24小时时,润透,切片,与生姜汁拌匀,再与明矾粉搅拌(每公斤天南星,用鲜生姜25公斤捣汁或干姜4公斤煎汁,明矾25公斤),放入缸内腌伏,口嚼无麻感为度;胆制药(胆制南星):取生南星用清水漂三天,每日换水两次,与明矾拌匀(每公斤天南星,用明矾25斤),存放缸内加水,腌至无麻舌感,捞出,清水漂净,晒干,磨粉,再与猪胆汁搅拌均匀(每公斤天南星粉,用鲜猪胆汁公斤或牛羊胆汁等量),做成小块,晒干即成。以陈者为佳,故又称陈胆星。
生药
1.破伤风:常与防风、白附子等同用,能增强祛风止痉作用,可用于破伤风牙关紧急,身体强直,角弓反张,如玉真散。
2.中风:常与半夏、白附子等同用,具有祛风逐痰功用,可用于风痰入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口眼?斜,口角流涎,如青州白丸子。若兼手足抽搐者,宜与全蝎等配合,以搜风止痉,如大省风汤。
3.眩晕:常与天麻、半夏等同用,具有祛风燥湿、化痰止眩作用,可用于痰湿内蕴,阻遏清阳,头目眩晕,羞明畏光,卧床不起,恶心呕吐,如玉壶丸。(以上也仅浙江、上海等少数地区用生药,其余地区均用制药)
此外,本品用米泔或醋磨取浓汁外涂,具有解毒、消肿、止痛作用,可治肿毒疮疖。
姜制药
1.湿痰咳嗽:常与陈皮、半夏同用,能增强燥湿化痰作用,可用于脾运不健,聚湿为痰,上贮于肺,咳嗽痰白,粘腻不易咯出,胸脘痞闷等,如玉粉丸。
2.寒痰咳嗽:常与肉桂、半夏、生姜同用,具有燥湿祛痰、散寒化饮作用,可用于寒痰或痰饮,咳嗽气促,痰多色白,胸膈满闷,如姜桂丸。
胆制药
1.热痰咳嗽:常与黄芩、瓜蒌等同用,能增强清热化痰作用,可用于痰热阻肺,咳嗽痰黄,稠厚胶粘,胸膈不利,或兼发热,如清气化痰丸。
2.急惊风:常与黄连、全蝎、天麻等同用,能增强清热祛痰、熄风止痉作用,可用于急惊痰喘,手足抽搐等,如千金散。
3.癲痫:常与石菖蒲、郁金等同用,具有化痰开窍作用,可用于痰气互结,清窍被蒙,癫痫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若偏于寒湿者,宜用姜制药,以散寒燥湿;抽搐剧者,宜用生药,以加强熄风止痉作用。
用生药写生天南星、生南星;用姜制药写制天南星、制南星、天南星;用胆制药写胆南星、陈胆星。
生药3~10克,据近代临床报道可用至30克;姜制药5~12克;胆制药3~10克,用至6克以上者宜包煎。
生南星性峻烈,有戟喉麻舌等毒性反应,故宜水煎服,不宜研粉吞服,如须入丸、散中吞服,用量不可过大,以免引起中毒。
1.天南星含生物碱、皂甙、安息香酸等;生物碱为此药之有毒成分。
2.本品所含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加,有祛痰作用;同时本品的水浸液有镇静、抗惊惊厥作用,故可用于癫痫、破伤风等。
3.皮肤与生天南星接触,则发生瘙痒肿胀,可用水或稀醋洗之。生天南星有毒,用白矾制煮,可减其毒性。
4.鲜南星之提液能抑制Hela细胞生长和对小白鼠肿瘤有抑瘤效用。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使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法、穴位等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中医王刚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