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生应急
救在身边
何为破伤风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的发生
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受到污染,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含铁锈的伤口、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盲管外伤、火器伤,更易受到破伤风梭菌的污染。
小儿患者以手脚刺伤多见。若以泥土、香灰、柴灰等土法敷伤口,更易致病。
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后。
中耳炎、压疮、拔牙及宫内放环等均有引起本病的可能。
因吸毒人员因使用不洁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而患破伤风者亦呈增多趋势。
破伤风的病理
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为绝对厌氧菌。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抗力,能耐煮沸15~90分钟。破伤风梭菌产生毒性极强的毒素,即神经痉挛毒素。毒素产生后,会向周围组织扩散,侵入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
破伤风临床表现
感染破伤风梭菌至发病,有一个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长短与伤口所在部位、感染情况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为断脐带后5~7天,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1.前躯症状
起病较缓者,发病前可有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
2.典型症状
主要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
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肌强直的征象为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腹肌坚如板状,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
阵发性肌痉挛是在肌强直基础上发生的,且在痉挛间期肌强直持续存在。相应的征象为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面肌痉挛);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咽肌痉挛);通气困难、发绀、呼吸骤停(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
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3.自主神经症状
为毒素影响交感神经所致,表现为血压波动明显、心率增快伴心律不齐、周围血管收缩、大汗等。
4.特殊类型
(1)局限性破伤风:表现为创伤部位或面部咬肌的强直与痉挛。
(2)头面部破伤风:头部外伤所致,表现为面、动眼及舌下神经瘫患者为瘫痪型,而非瘫痪型则出现牙关紧闭、面肌及咽肌痉挛。
破伤风的治疗
患者须隔离护理,保持其安静,尽可能减少外界刺激。
1.抗毒素的治疗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处于被吸收过程中的毒素,为确保疗效,必须给予大剂量抗毒素。
2.消除肌肉痉挛。
3.抗感染治疗。
4.保持呼吸道通畅。
5.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一般处理冲洗伤口,保持引流通畅;切开处理有异物或炎性肿块或已愈合伤口。
预防小贴士
破伤风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常用方法有:
1、皮肤外伤后要做清创或缝合包扎,并在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有效预防破伤风。
2、注射预防针。精制破伤风类毒素1毫升,皮下注射3周后产生兔疫力,免疫期一年,第二年再注射一次,免疫期4年。
3、内服中药。
另外,对新生儿破伤风的预防:孕妇应接受破伤风免疫注时;分娩时严格要求无菌操作,注意脐带端的清洁处理,给新生儿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可预防感染。
*征稿啦!
江苏卫生应急——救在身边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