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破伤风的十个常见问题

小编精选了十个关于破伤风预防的常见问答,便于学习和释疑。

参考《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

一、破伤风是什么?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存在于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粪便等,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最常见于外伤和烧烫伤患者、不洁接生的新生儿及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

二、破伤风严重吗?

破伤风杆菌在化脓菌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改变,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

三、破伤风的病死率怎么样?

得了破伤风之后,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尤其是老年人和婴幼儿,病死率接近%;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该病的病死率在全球范围仍为30%~50%。

四、破伤风如何有效预防?

(一)伤口管理:受伤后对伤口进行处置。

(二)免疫预防:积极接种疫苗,暴露后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或抗毒素(TAT)。

良好的伤口处理和免疫预防对预防破伤风危害至关重要。采取预防措施后,如仍发生破伤风,应及时做出诊断并积极治疗。

五、对破伤风进行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品有哪些?

免疫预防的生物制品分为以下两种:

(1)主动免疫制剂。就是常说的疫苗,为破伤风类毒素(TT),通过接种疫苗身体产生抗体,从而避免以后感染破伤风后对身体造成损害。目前常见的的疫苗以联合疫苗为主,免费的疫苗有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自费的疫苗有四联疫苗和五联疫苗。

(2)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类毒素抗体的生物制剂,常见的有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前者是用动物血制作的,后者是用人血制作的。注射后身体立即获得抗体,从而保护人体。

六、破伤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疫苗的特点: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在暴露前使用提前预防。

从未接受过破伤风疫苗免疫的患者需要连续注射3剂才能达到足够的抗体滴度;如果未完成全程免疫,其作用持续时间小于5年,但全程免疫后的作用持续时间可达到5~10年,在全程免疫后进行加强免疫,其作用持续时间可达10年以上。

(2)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特点: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在暴露后应急预防。

其特点是产生效应快,输入后立即发生作用;但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一般只有2~4天(破伤风抗毒素)或2~3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半衰期25天)。对未接受过疫苗或疫苗免疫史不清者,应注射疫苗预防,以获得持久免疫;若已出现破伤风或其可疑症状时,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但对破伤风的预防作用有限。

七、受伤后必须使用疫苗,还是必须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

疫苗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或抗毒素都不是必须注射的。这要根据以前的疫苗接种情况而定。详见下表。

破伤风的潜在高危人群包括创伤暴露后的患者及创伤高危人群。其中创伤高危人群除妊娠期妇女外还包括军人、警察、军校和警校等院校在校学生、服刑人员、中学及普通高校大学新生、出国人员(尤其是去非发达国家旅游、工作人员)、建筑工人、野外工程作业人员(石油、电力、铁路等)、特殊爱好人群(潜水、旅游、户外攀登等户外运动爱好者)。

1.无破伤风免疫主动免疫接种史的人群应接受全程免疫:在第0天、1个月后、7个月后分别接种一次TT,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2.从未免疫过的患者接种前2剂次后有81%~95%的接种者可产生保护性抗体,注射3剂次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一旦完成一级预防,患者因实际需要再次接受预防性接种后很快就能产生保护性抗体。3.加强免疫:每5~10年加强1剂次,特殊情况下可每3~5年加强1剂次。接种剂量为0.5ml,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4.免疫接种史不详或不足连续3次接种时,清洁伤口仅需注射TT,不洁伤口和污染伤口在接种TT的同时需注射TAT或TIG。5.在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后的5年内受伤时,一般认为清洁伤口、不洁伤口及污染伤口均不需接种TT、TAT或TIG;如果注射后超过5年但不足10年受伤者,可加强接种1剂次TT;如果伤口无法彻底清创,可加强接种1剂次TT。6.在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后的10年内受伤时,清洁伤口不需要接种TT,不洁伤口和污染伤口需接种1剂次TT。7.在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10年后受伤时,部分患者体内抗体水平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清洁伤口需接种1剂次TT,不洁伤口和污染伤口需接种1剂次TT和TAT或TIG,以快速恢复体内抗体水平,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8.如需接种TIG,成人用量为~U,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9.如需接种TAT,成人用量为1~U/次,注射前需将1UTAT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进行皮内试验。如果无条件接种TIG而TAT皮试阳性必须进行二级预防时,可采用TAT脱敏注射,即1UTAT等分为4份。第一次注射10倍稀释的TAT0.2ml,观察如无反应可第二次注射0.4ml,如仍无反应可第三次注射0.8ml,第三次注射后仍无反应可将剩余稀释的TAT一次性注射。

伤口分级

(1)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2)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h未处理的简单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3)污染伤口: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八.婴幼儿的破伤风免疫程序是什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接种程序见下表:

1.百白破疫苗:(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①接种对象及剂次:共接种4剂次,分别于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接种1剂。②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或臀部,肌内注射。③接种剂量:0.5ml。(2)其他事项:如儿童已按疫苗说明书接种含百白破疫苗成分的其他联合疫苗,可视为完成相应剂次的百白破疫苗的接种。(3)补种原则:①3个月至5岁未完成百白破疫苗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剂每剂间隔时间≥28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时间≥6个月。②≥6岁接种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累计<3剂的儿童,用白破疫苗补齐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1~2个月,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③根据补种时的年龄选择疫苗种类,3个月至5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6~11岁使用白破疫苗(儿童用),≥12岁使用白破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

使用四联疫苗和五联疫苗可以替代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不再介绍。

2.白破疫苗:(1)免疫程序与接种方法:①接种对象及剂次:6周岁时接种1剂。②接种部位和接种途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③接种剂量:0.5ml。(2)其他事项:①6~11岁者使用DT(儿童用);②≥12岁者使用DT(成人及青少年用)。(3)补种原则:①>6岁未接种白破疫苗的儿童,补种1剂;②其他参照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补种原则。

九、如果外伤已经超过24小时,还能免疫预防吗?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6~12天,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均能起到预防作用;即使发病,症状也应该较轻。因此,不应把24小时作为可否接受免疫预防的时间界限。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伤后2周内应用TAT均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十、使用了TAT或TIG,一定就不患破伤风了吗?

破伤风抗毒素(TAT)能中和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外毒素,对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及释放毒素均无任何影响。TAT半衰期为5~7天,最短10~14小时,反复注射消失得更快,最多2~3天即失去作用。而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7~8天,一般为1~2周,故在潜伏期内TAT已失去有效浓度。因此,单次TAT或TIG的应用并不能给人体带来对破伤风杆菌的持久免疫力。只有保持体内较高的破伤风外毒素抗体滴度水平,才是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赞赏

长按







































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czz/4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