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业(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上一期,全哥为大家带来了配制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液时,该如何选择溶媒、剂量和判断皮试结果的相关知识。那么,当患者的TAT皮试结果为阳性时,医护人员该如何处理呢?且听这期分晓。TAT脱敏注射法
对于TAT皮试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临床医生可使用TAT脱敏注射法,即将所需要的TAT剂量分次少量地注入患者体内。
因为当少量抗原进入机体后,会与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使机体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又因其量少不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临床上往往不会出现过敏反应。经过多次少量的反复注射后,肥大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可大部分甚至全部跟抗原结合而消耗掉,最后便可以将剩余所需药量全部注入患者体内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须注意,每次注射的时间间隔为20分钟,4次注射应完成总TAT注射剂量U,在全量注射完成后须观察30分钟;
在脱敏注射过程中,也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发现患者有荨麻疹、面色苍白、发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及脉搏加速、心律不齐甚至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做好抢救准备;
对于有过敏史或皮试结果强阳性者,可在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下,将第一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增加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使脱敏注射能够顺利完成。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对于对TAT过敏的患者,除可应用TAT脱敏注射法外,还可应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TIG是采集经乙肝疫苗免疫后,再经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的供血浆者中具有高效价破伤风抗体的血浆,经低温乙醇分离法提纯,并经病毒灭活处理的特异免疫球蛋白。
由于TIG是同源蛋白质,一般不引起变态反应。研究显示,TIG过敏反应率为0.2%,较TAT过敏反应率(5%~30%)低很多,故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多用其来防治破伤风,国际上也已普遍对TAT过敏者采用TIG。在注射TIG时,医护人员应建议患者不要空腹,以减少晕针和低血糖反应等发生。
注射TAT的注意事项
1.无TAT过敏史或皮试结果阴性者也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医护人员在全量注射TAT时可先小量注射于患者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再将TAT全量注射。
2.对以前曾注射过TAT但时间超过1周者,如须再次注射,应当重做皮试。
3.每次TAT注射都应保存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注射次数、上次注射后反应情况,本次皮试结果及注射后反应情况,所用TAT的生产单位名称及批号等。
4.若同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时,TAT与破伤风类毒素的注射部位应分开。
5.门诊患者注射TAT后,须至少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
6.在注射TAT过程中,须做好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救治:注射室应备有急救药品、氧气、抢救器械物品等,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以便在患者发生意外时,能及时抢救。
(原文发表于《医院-医师在线》年11月16日B3版,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师在线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