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颈癌,须定期筛查早做干预

预防宫颈癌,须定期筛查早做干预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发现时已到晚期。但是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只要预防得当、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控制其进展。因此,在00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接种云讲堂上,医院妇产科魏丽惠教授,为大家讲解了HPV感染与宫颈癌防治的相关知识。

宫颈癌是女性第二高发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57万宫颈癌新发病例,80%以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占世界的15%~18%,据统计,我国年全年的新发病例数将近11万,死亡病例将近5万,因此宫颈癌已成为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高发恶性肿瘤。魏丽惠介绍,子宫由子宫颈和子宫体组成,子宫颈位于阴道的顶端,子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和颈管外的鳞状上皮,因一些诱发因素很容易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以说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

魏丽惠介绍到,宫颈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偶尔会有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特别是有同房出血等症状,但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因此癌前病变,甚至早期宫颈癌需要通过筛查才能发现。如果白带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例如大量白带或者水样白带,出血等,可能已经进展到晚期阶段,会引起膀胱、肾脏、骨骼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幸运的是,宫颈癌被称为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并且可通过定期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的,尤其是HPV疫苗的问世,使宫颈癌可能成为第一个可以消除的癌症。病因明确是指,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另外是有预防HPV感染的疫苗。目前针对宫颈癌也有非常成熟的三级预防策略;一是宫颈癌的健康教育、HPV疫苗的及时接种;二是成熟的筛查方法,如HPV检测、细胞学筛查以及阴道镜检查和对癌前病变的治疗方法等;三是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病因

那么,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魏丽惠介绍,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研究发现,在HPV呈阴性的女性中,几乎不发生宫颈癌。但这并不意味着感染了HPV一定会得宫颈癌。

HPV有00多种型别,真正与生殖道疾病相关的大概有0多种,与宫颈癌相关的有10余种,低危型也有10余种,主要与湿疣和一些皮肤病相关,不会引起宫颈癌。在人的一生中,HPV感染概率非常高,有性生活的女性中有70%~80%可能感染过,但大部分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就像人体免疫力能清除流感病毒一样。所以,不能误认为检查出HPV阳性,就是得了宫颈癌。

HP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有统计指出,性伴4个以上是HPV感染的高危人群。魏丽惠说,除性传播外,还有少量其他接触性传播及母婴传播。过早性生活、多性伴侣,以及性生活不洁,也是宫颈癌的易发因素。另外,早育、多产、多次人工流产造成的产道损伤等,也是宫颈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但一些女性被高危HPV持续感染到发生宫颈癌,需要经过10~0年的漫长时间,在此期间,如果坚持宫颈癌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及时规范治疗,不让其进一步发展,就不会得宫颈癌。宫颈癌在40岁以上是一个高发期,魏丽惠特别提醒,要坚持定期筛查,如果医院检查和治疗。不可等到宫颈癌发生时再去治疗,这样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远离宫颈癌要做到三级预防

我们可以通过宫颈癌三级预防体系来控制宫颈癌的发生。魏丽惠说,一级预防是指筛查和健康教育,以及接种HPV疫苗进行预防。健康教育是最基本的,包括性健康、不要过多的人流,不要过多性伴侣等。她讲到,HPV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当HPV侵犯人体,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从而达到预防HPV感染的目的。目前的HPV疫苗主要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种,疫苗的效价越多,针对的预防HPV型别越多。二价疫苗可预防HPV16和18两种高危型HPV,这两种病毒占了全球和中国女性宫颈癌的70%;四价疫苗可预防HPV6、11、16、18四种HPV病毒,不仅可预防70%的宫颈癌,还可预防90%的尖锐湿疣;九价疫苗是预防HPV病毒最多的疫苗,它包括6、11、16、18、31、33、45、5、58九种亚型,可以预防90%的宫颈癌、85%的阴道癌和90%的尖锐湿疣。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男性也可以接种HPV疫苗,但我国说明书规定,HPV疫苗只能用于适宜年龄的女性:二价,包括进口与国产两种疫苗是9~45岁,四价是0~45岁,九价是16~6岁。三种疫苗都含有16、18两个型别,其实从预防宫颈癌的角度来讲,这三种疫苗都是有效的,选择接种疫苗要注意我国规定的年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已经接种疫苗,也要进行定期筛查。

二级预防是筛查和癌前病变的治疗。已有性生活的女性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对于出现的症状,如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淋漓不净、白带增多伴医院就诊。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中推荐的筛查年龄和流程如下:低于5岁不需要筛查;5~9岁,进行细胞学筛查(每3年);30~64岁,进行细胞学筛查(每3年)或HPV检测(每3~5年)或VIA检查(每两年)或HPV检测+细胞学筛查(每5年);65岁以上,如果过去10年筛查结果呈阴性(连续3次细胞学筛查或两次HPV检测呈阴性),可不再进行筛查;子宫切除术后的女性也无需筛查,但如果是子宫次全切手术,还留有宫颈,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另外,筛查结果出来后,医生会建议再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及宫颈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级是宫颈癌发生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进展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

“00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接种科普云讲堂”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主办,保健时报社、科界协办,快手、微博健康、腾讯新闻、腾讯视频、腾讯健康、百度健康、网易健康、科界、保健时报、中国青年报、有来医生、中国知网学术大讲堂等10余个平台同步直播。“远离HPV,向宫颈癌说NO!”专题直播得到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支持,多万网友观看了本场直播。

预防接种科普云讲堂

1.因疫情错过的疫苗怎么补?延迟接种还有效吗?特殊时期的接种攻略,一篇全搞定!

.关于联合接种和联合疫苗,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3.春暖花开,别让肺炎球菌侵袭宝宝!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这里4.破伤风针≠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这是最佳方式!

5.流脑会出现无症状带菌传播,打疫苗、戴口罩很重要!

6.远离肝癌,从预防到治疗要做到“步步为营”

7.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国防军”!那些关于免疫力与疫苗的疑问,听院士给你解答!

8.流感小病毒,危害大健康,别不当回事!

9.家长必看!关于百日咳、麻疹、Hib感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文字

燕声

编辑

李娜

值班主任

范宏博转载及投稿

-转邮箱:ln

cnki.ne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czz/67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