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以鳞叶肥厚,表面及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浙贝,土贝母。
苦,寒。归肺、心经。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一般用3~10g,外用适量。
1、风热,痰热咳嗽:本品似川贝母,但纯苦无甘,寒性较显著,开泄力大,清火作用强,尤擅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对于风热咳嗽及痰热郁肺之咳嗽更宜。治外感风热,肺热痰壅,除用本品清化热痰外,还须疏散风热,清肺止咳药,如:桑叶,牛蒡子等同用。痰热较基,恐本品力逊,常还须与其他清热化痰热药同用,如:瓜蒌,知母等等。
2、瘰疬,瘿瘤,服痈疮毒,肺痈:浙贝母清热散结之功似川贝母,且功效更优。治痰火瘰疬结核,可配玄参,牡蛎等等。如治瘿瘤,则配海藻,昆布。治疮毒服痈,多配连翘,蒲公英等等。治肺痈咳吐脓痰血,常配鱼腥草,芦根,桃仁等等。
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浙贝酮,浙贝宁,浙贝丙素,贝母辛碱,异浙贝母碱,浙贝母碱甙,贝母醇,β-谷甾醇,胆碱,胡萝卜素等等。有镇静,镇痛,镇咳,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平喘,中枢抑制等作用。
《医学心悟》消瘰丸:浙贝母,玄参,牡蛎各g。为末,练蜜为丸,一日二次。治瘰疬,痰核,咽干口燥,舌红,脉滑数。
《疡医大全》改容丸:浙贝母,白附子,菊花叶,防风,白芷,滑石各15g。上为细末,用皂角10荚,蒸熟去筋膜,同药捣丸,早晚擦面。治雀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