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以骨髓中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使得血小板生成减少,且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导致血小板过度破坏及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最终引起广泛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等为特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
▼急性ITP患者多数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全身皮肤有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舌出血也较常见,严重者可有血泡及血肿形成。
▼慢性ITP起病相对隐匿,大多是在常规查血时偶然发现,病情较轻而局限,但却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病程半年以上者,部分患者可在左上腹摸到肿块,这是轻度脾肿大的表现。
中医中药在治疗ITP方面有何特色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血证”、“紫斑(葡萄疫)”等病证范畴。其发生多与邪热内侵或里热炽盛或阳气亏虚不能摄血等因素有关。急性者病机关键在于血热炽盛,而慢性者是由于气虚不摄。此外,血既离经则成“瘀血”,故瘀血阻络常为两型均有的重要病理环节。
因此,中医临床针对急性型多拟凉血活血、滋阴清热为法;而对慢性型则采用益气活血、养血摄血等法,且常结合辨证加味,以兼顾患者的个体差异及其他病理变化。
配合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哪些食疗方有辅助作用?
ITP可因饮食不节、情志郁结、正气内伤,或阴虚而致病发,病发时以皮肤粘膜(内脏等)出血为其特点,本病有实热、虚热、气虚等证型。
▼实热型饮食宜清凉之品,可以进食绿豆汤等清解毒热之物,忌食或少食性温、辛热之品,以避免发生紫斑连片,使毒热更盛。
▼虚热型饮食宜凉润之品,可以进食鸭肉等滋阴凉血之物,忌服或慎用温散、燥热、助阳之品,以避免发生出血量多,及心烦急躁、不得安宁等虚热迫扰之证。
▼气虚型可以进食桂圆肉等益气摄血之品,忌食或少食河蟹等性凉、损气之物以避免发生气短、身倦、神疲、血出不止等气不摄血之证。
友情提示:如果您关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和食疗方面还有疑问,可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公众
帮助如果您关于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检查结果,治疗方案选择,用药等方面有疑问,都可以咨询在线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