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蛇Qishe
AGKISTRODON
来源
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acutus(Guenther)的干燥体。
相关名
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图片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性状鉴别
本品卷呈圆盘状,盘经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性味归经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痉。
主治病证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使用注意
有蕲蛇制剂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
故事
传说在明朝时期,有一对广西青年男女为了私奔,到了湖北的蕲州。谁知不久那位男青年就病倒了,他俩只好在附近找个客栈住下。
女青年很快找来郎中,那郎中一见患的是麻风病,吓得连诊费也不收就走了。此事一时在客栈内传开了,客栈老板也要将他俩赶出店门。女青年只好再三向客栈老板求情,老板才勉强同意,让他俩在客栈后的一间破瓦屋里住下。
不到一个月,钱就花光了,为了糊口,女青年只好每天沿街乞讨。有一天,女青年讨饭很晚还没回来,男青年在破屋里等得又渴又饿,实在受不了,东瞧西望,想找到一点吃的或喝的东西。说也巧,他竟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半瓮酒。他用碗舀起来就喝,一连喝了几大碗,就醉醺醺地睡着了,醒来后竟感到周身舒服多了。以后,他无论是渴还是饿,每天都去舀瓮里的酒喝,喝了就睡。日子一长,身上的麻风病竟然好了,精神也大振起来。
一天他俩正商量要动身回老家,那客栈老板一瞧,病人竟痊愈了,忙问他俩是怎么医好的。男青年指着那酒瓮说:“是喝你的酒治好的。”老板听后哪里相信,忙派人请来名医李时珍,又叫人把那酒瓮抬到屋外亮处,仔细一看,发现酒瓮底处有一条蕲蛇。李时珍说:“是不是蕲蛇在起作用呢?”于是,李时珍亲自捉了一些蕲蛇,制成蕲蛇酒,试治了一些麻风病人,也都很有效,从而证实了蕲蛇泡酒能治疗麻风病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