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些伤口容易
导致破伤风
破伤风是??
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梭菌是厌氧型革兰氏阳性杆菌,其以芽孢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生长在泥土、灰尘、人和动物的粪便里及铁锈中,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
破伤风梭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即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为临床特征、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
破伤风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7~8天,亦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污染,但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在户外活动较多的温暖季节,因受伤导致患病的情况更为常见。患病后机体并无持久免疫力,故可能再次感染。
哪些伤口容易感染?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约有万人死于破伤风,其死亡率为30%~50%。而生活中大多数的破伤风感染,都是因为伤口处理不当造成的。而又有哪些伤口容易导致破伤风感染呢?
机体是否会感染破伤风,主要还是取决于受伤时伤口深浅、被污染程度、利器来源等。如果伤口接触过泥土、生锈的铁器等暴露环境中的物品,伤口有污染,伤口小而深、容易形成相对封闭的厌氧环境的,就容易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感染机体的致病途经主要是皮肤黏膜的破口,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导致感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污染加感染伤口,比如开放性骨折,含铁锈的伤口、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盲管外伤、火器伤。②人体被刺伤后以泥土、香灰、柴灰等土法外敷伤口。③局部皮肤摩擦伤、轻微划伤、动物咬伤、烧伤、烫伤、冻伤等。④产妇出现不洁分娩、新生儿脐带处理不规范、非正规的人工流产术、中耳炎、压疮、宫内放环、吸毒人员,牙龈感染、溃疡、肢肿,拔牙等。⑤还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伤处及外伤史。
被生锈的铁钉扎到后,伤口深而窄,特别容易形成局部相对缺氧的环境,或者使用泥土、柴灰等土方法对伤口进行覆盖,也会导致伤口处缺氧,给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无意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有糖尿病、血管炎等患者易发生迁延不愈的慢性伤口,伤口感染风险大;肛周脓肿、结直肠溃疡等病患伤口易被粪便污染,因此这些患者假如病史长、污染重,也应警惕破伤风感染的风险。
由于破伤风的感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更应重视伤口的防护。例如,一陕北小伙因为掏耳朵时不慎导致外耳道出血,却患上破伤风;还有一个破伤风患者的感染原因竟然是右侧鼻窦炎,因其上颌窦内的脓血性分泌物导致了破伤风梭菌的侵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感染途径就是被含铁锈的铁钉或者铁制品造成创伤,还有一些创伤感染,当伤口碰上带有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污染源,就会有很大概率感染,所以如此广泛的感染和传播途径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高警惕,以防感染上破伤风梭菌。
本文来源:河南省医学会科普系列丛书
作者:医院急诊医学部朱长举
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