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其特征为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痉挛。破伤风的诊断要点如下:(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尤其是新生儿和吸毒者,为此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具体措施如下:(1)伤口处理:彻底清创,敞开伤口,以利引流。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如伤口已愈合,一般不需清创。(2)破伤风抗毒素2万~5万U加入5%葡萄糖液ml内,以后每日1万~2万U共3~5日静滴。也可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U。(3)控制解除痉挛:病室应安静,防止声、光刺激。病情较轻者,可用镇静剂及安眠药。较重者用人工冬眠。有严重抽搐者,可用硫喷妥钠肌注或副醛肌注。(4)防治并发症:注意补充水、电解质并加强营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剂量青霉素可抑制破伤风杆菌和预防其他感染。
本期思考题:人工冬眠的作用及方法?上期答案如何诊断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的基本思路:(1)详细了解病史:仔细追溯病史是进行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尤其对缺乏客观体征的长期发热患者更为重要。反复追溯病史,常可从中获得线索。特别应注意的是:①发热史,包括发热起始时间、体温、热型和热程及伴随症状;②疾病史,如结核病和与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疾病的病史;③其他病史,包括用药史、外科手术史、输血史、动物接触史、职业史、业余爱好史及旅游史等。这些病史对确诊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非常有益。(2)认真、细致、全面、反复的体格检查:体格检查需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视新出现的,尤其是一过性的症状和体征,并据此做有关的检查,对确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②对一些特殊体征需要引起特别重视,如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局部隆起、肿块,新出现的心脏杂音,肺部音,局部叩痛等;上述体征很可能为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提供线索;③仔细检查某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比如口腔、咽喉、甲状腺、指端等。(3)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应根据具体病例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必要时应反复送检,以提高阳性率,同时应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血沉,血、尿的细菌培养,胸片,腹部B超等检查可列为常规检查项目;血清学各种自身免疫指标检查、肿瘤标志物、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CT及磁共振、放射性核素等可视病情需要进行。一般来说,约有25%的不明原因发热可依靠非创伤性检查获得诊断,而更多的患者(约50%)则往往需要1次或多次活组织检查方能确诊。当患者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已经做过的检查无任何提示意义时,则应作全面的实验室检查,一旦有异常发现,再予进一步检查。
END(审核:邓彪编排:龙肖啸)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