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小铺中药方剂专区开放啦

白癜风哪里治疗效果好 http://m.39.net/pf/bdfyy/

中药方剂铺子

小铺的中药方剂专区开放啦

每期将上新五味中药和三个方剂

(都是考研大纲里的药方子哦~)

01

中药学

//麻黄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①风寒感冒

②胸闷咳喘

③风水浮肿

煎服,2~10g

//桂枝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①风寒感冒

②脘腹冷痛、经闭痛经、关节痹痛等寒凝血滞诸痛证

③痰饮,水肿

④心悸,奔豚

煎服,3~10g

//紫苏叶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辛,温。归肺、脾经。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①风寒感冒,咳嗽呕恶

②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③鱼蟹中毒

煎服,5~10g,不宜久煎。

//生姜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①风寒感冒

②脾胃寒证

③胃寒呕吐

④寒痰咳嗽

⑤鱼蟹中毒

煎服,3~10g

//防风

解表药-发散风寒药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①感冒,头痛

②风湿痹痛

③风疹瘙痒

④破伤风

煎服,5~10g

02

方剂学

//麻黄汤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甘草炙,一两(3g)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证系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①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卫闭营郁。②卫气抗邪,正邪相争——恶寒、发热;③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脉不通——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④皮毛内合于肺,寒邪束表,肺气不宣——上逆为喘;⑤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⑥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①君药:麻黄——辛温,主入肺经,为发汗之峻剂,既开腠理、透毛窍,发汗以祛在表之风寒;又开宣肺气,宣散肺经风寒而平喘,为君药。②臣药:桂枝——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仅以麻黄开表散寒,恐难解营郁之滞,遂臣以辛温而甘之桂枝解肌发表,通达营卫,既助麻黄发汗散寒之力,又可温通营卫之郁。③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之力较强,可使风寒去而营卫和。④佐药:杏仁——肺主宣降,肺气郁闭,宣降失常,故又佐以杏仁利肺平喘。⑤杏仁+麻黄:一宣一降,以复肺气宣降之权而平喘,又使邪气去而肺气和。⑤使药:炙甘草——既调和药性,又缓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致耗伤正气。⑥四药相伍:风寒得散,肺气得宣,诸症可愈。麻桂相须,开腠畅营;麻杏相使,宣降相宜。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桂枝汤

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6g)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本证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伤寒论》谓其“太阳中风”“营弱卫强”。①“卫强”是指卫中邪气盛;“营弱”是指营中阴气弱。②中风者,乃外受风寒,但以风邪为主。风邪外感,风性疏泄,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不能固护营阴,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恶风、发热、汗出;③肺合皮毛,其经脉还循胃口,邪气袭表,肺胃失和,肺系不利,胃失和降——则鼻鸣干呕;④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俱为风邪袭表之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①君药:桂枝——辛温,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寒。②臣药:芍药——酸甘而凉,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③桂枝+芍药:等量配伍,既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又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相反相成。④生姜:辛温,助桂枝散表邪,兼和胃止呕;⑤大枣:甘平,协芍药补营阴,兼健脾益气。⑥佐药:生姜+大枣——相配,补脾和胃,化气生津,益营助卫。⑦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功兼佐使之用。⑧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营卫同治,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故柯琴誉其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伤寒来苏集》)⑨自汗:本方治证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盖本证之自汗,是由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⑩鉴别:近贤曹颖甫以“病汗”“药汗”别之,区分两种汗出的不同性质。故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经方实验录》)?适应证:本方具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故其治疗范围不仅局限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亦可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阴阳不和所致之病证。正如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所云:“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汗不伤正;助阳与益阴同用,阴阳兼顾,营卫并调。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小青龙汤

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剂

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干姜三两(6g)甘草炙,三两(6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9g)半夏洗,半升(9g)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①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重——乃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毛窍闭塞引起,属风寒表实证无疑。②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寒饮射肺,肺失宣降——则咳喘痰多而稀;③饮停心下,阻滞气机——则胸痞;④胃气上逆——则干呕;⑤饮溢肌肤——则浮肿身重;⑥舌苔白滑,脉浮——为外寒内饮之征。法当解表散寒,温肺化饮。①君药:麻黄、桂枝——发汗解表,且麻黄兼能开宣肺气以解喘咳之证,桂枝化气行水以利内饮之化。②臣药:干姜、细辛——辛热之干姜、辛温之细辛,温肺化饮,兼协麻黄、桂枝解表祛邪。③佐药:半夏——辛苦而温之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④佐药:五味子+芍药——然素有痰饮,脾肺本虚,纯用辛温,恐辛散耗气,温燥伤津,故伍酸甘之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既令散中有收,以利肺气开阖,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防诸辛散温燥之药耗气伤津之虞,亦为佐药。⑤佐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兼调和辛散酸收之性,为佐使之药。⑥八味相伍: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相伍,开中有合。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一期一会,下期再会哦!

?(????)?

文字

《中药学》《方剂学》教材

编辑

富得流油的铺子老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fcs/10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