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防风

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以切面皮部色浅棕、木部色黄者为佳。

相关名字:

文风、屏风、回风、北风、风肉、关防风、东防风、口防风、山防风、黄防风、青防风、铜芸、茴芸、茴草、百枝、百蜚

产地:

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性状鉴别:

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点状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有的环纹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主治病证:

1.感冒头痛无汗

本品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法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又能胜寒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

2.风湿痹痛

本品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寒止痛,为较常用之祛风湿、止痹痛药。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者,可配伍羌活、独活、姜黄等祛风湿、止痹痛药。若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关节红肿热痛,成为热痹者,可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药同用。

3.风疹瘙痒

本品辛温发散,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尤其以风邪所致之隐疹瘙痒较为常用。本品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风寒、风热所致之隐疹瘙痒皆可配伍使用。

4.破伤风

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以止痉。用治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至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常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同用。

此外,以其生清燥湿之性,亦可用于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可与人参、黄芪、白术等药配伍;若用与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常与白术、白芍、陈皮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使用注意: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血虚发痉、阴虚火旺者慎用。

专业成就不凡!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试!

慈海教育,是你最正确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yfcs/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