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医生的处方一定是其中最难跨越的一座大山。
看这行云流水的笔触、抽象的表达,似有无限奥秘孕育其中。
或是一笔而成、偶有不连,随手万变,功力深厚。
仔细观之,竟还神似草书大家张旭书法的潇洒磊落、惊世骇俗!
当然,这种自成一派的“草书”(天书)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除了“医生流”,其他派都看不懂。
患者看不懂、药房看不懂、有时候连药剂师都看不懂。
曾有网友晒出他的处方:
结果这个看起来像随便乱画的东西,当医生的竟然一秒就看懂!
难道医生之间有暗号?很多人在这本由南山堂出版发行的《医学处方缩写词典》里找到了答案。
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
除了潦草,医生书写的医疗文件还包含大量专有名词和药物名称,其中夹杂着英文、英文缩写甚至拉丁文,还有许多中文简称,因此非医疗业内人士阅读时难免感觉如坠五里雾中。
所以,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些常用的处方缩写和药物英文缩写~
常用处方缩写
用药次数-处方缩写:
qd/sid(每天一次)
bid(一日两次)
tid(一日三次)
qid(每天四次)
qn/on(每晚)
qh(每小时一次)
q2h(每两小时一次)
q3h(每三小时一次)类推
用药时间-处方缩写:
hs(睡前)
ac(饭前)
Pc(饭后)
aj(空腹时)
am(上午)
pm(下午)
om(每晨)
sos(需要时用一次)
st(立即)
用药途径-处方缩写:
po(口服)
inj(注射剂)
mixt(合剂)
tad(片剂)
sol(溶液)
co(复方)
pr(灌肠)
id(皮内注射)
iv(静脉注射)
ivgtt(静脉点滴)
ih(皮下注射)
im(肌肉注射)
常用药物英文缩写
GS(葡萄糖注射液)
NS(生理盐水)
Vit(维生素)
EM(红霉素)
NG(硝酸甘油)
NE(去甲肾上腺素)
PG(青霉素G)
SMZ(磺胺甲恶唑)
SG(磺胺脒)
SB(碳酸氢钠)
ABOB(吗啉胍)
DXM(地塞米松)
PAMBA(止血芳酸)
TAT(破伤风)
FU(氟脲嘧啶)
RFP(利福平)
ISO(异丙肾上腺素)
其实,医生们字迹之潦草早已饱受诟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
但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医院门诊人满为患。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时间压力往往是“10秒内写下一句话”这样的严苛。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医生们要完成的文字工作都是连篇累牍,且大部分为专有名词。
这些专有名词在被反复书写之后,字形笔画便难免会向“神似”的境界迈进。
不过,医院已经重视起这个问题,开始使用电子化系统了,这样,患者就不用再猜测处方上面那些云山雾罩的字迹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