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明确,儿童也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易感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流行期间,因人群聚集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增加。哪些情况下疫苗必须及时接种,哪些情况下疫苗可暂缓接种或补种呢?怎样才能按时接种疫苗,同时又能降低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呢?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贵州省疾控中心专家给您如下建议:
一、哪些疫苗要注意及时接种?
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在助产机构及时接种。
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等用于暴露后免疫的疫苗,应按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接种。就医时应就近选择去开设有犬伤门诊、门诊病人量较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预防接种门诊。
二、除了刚才提到的4种疫苗外,其它疫苗如何接种呢?
分两种情况:
1.如果您所在的社区或村未发生社区传播疫情,可根据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疾控机构的具体要求、接种单位(门诊)的时间安排选择接种。
2.如果您所在的社区或村已经发生了社区传播疫情,可暂停除了刚才提到的4种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种,并注意在疫情结束后尽早补种。
三、哪些人群应该暂时延缓接种疫苗?
如果要接种疫苗的人(受种人)和其家人出现了以下情形之一,应暂缓接种:
1.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确诊和疑似均包含在内)。
2.近一个月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史。
3.近段时间从外省回来的人员。
4.有发热等暂不适合接种的情况。
四、暂时延缓接种疫苗会有不利影响吗?怎么办?
虽然及时接种疫苗很重要,但由于疫情防控导致一定时间的延迟接种不会影响疫苗保护效果,后续补种即可。由于疫情暂停或推迟接种而超过接种年龄者,可继续顺延完成后续剂次的接种。
五、如果要去打预防针,要怎样做才能降低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呢?
记住几点——提前预约、杜绝聚集、做好防护、有序安全接种。
1.通过电话(疫苗接种本上联系方式)或者网络预约准备前往的接种门诊,并主动告知受种人近期旅居史。在预约时间段去接种,尽量减少在接种点驻留时间。
2.受种人特别是儿童及其监护人应提前在家自行测量体温,如有发热(体温大于37.3°С)、乏力、干咳、严重湿疹、腹泻等不适,不要前往接种点接种。
3.应按照接种门诊相关规定与要求,自觉排队遵守秩序。受种人应由一到两名监护人陪同,配合做好预检、取号、叫号、接种和留观。接种中要尽量注意儿童保暖,接种完成后尽快为儿童穿好衣服。接种后不能在接种室逗留,立即前往留观区留观30分钟,留观中与其他留观人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至少1米)。
4.进入接种门诊前均要手消毒,进入后全程佩戴医用口罩,离开接种门诊也应进行手消毒。
5.接种结束返家后,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