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角来源于牛科动物山羊,是其在宰杀时锯取并晒干的角。这种药材四季均可采收,呈现出咸味和寒性,能够归入肝、心经。它具有显著的清热、镇惊、明目及解毒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惊痫、高热神昏、风热头痛、烦燥失眠以及目盲、惊悸、痈肿疮毒等症状。
水牛角水牛角源自牛科动物水牛,经过水煮、去除角塞并干燥处理后入药。它呈现出苦味,属性寒凉,能够归入心、肝经。这种药材具备清热凉血、解毒以及定惊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温病高热、神志不清、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以及癫狂等症状。
金钱白花蛇金钱白花蛇是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的幼蛇干燥体。它在夏、秋两季被捕捉,经过一系列处理,包括剖开腹部、清除内脏、擦净血迹,再以乙醇浸泡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并干燥。这种药材呈现出甘、咸的味道,属性温热,并带有一定的毒性,能够归入肝经。它具备祛风、通络、止痉的显著功效,常被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以及疥癣等症状。
乌梢蛇乌梢蛇是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通常在夏、秋两季进行捕捉。捕捉后,会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包括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然后除去内脏,再盘成圆盘状进行干燥。这种药材味道甘甜,性质平和,能够归入肝经。它具备祛风、通络、止痉的显著功效,常被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以及疥癣等症状。
蕲蛇蕲蛇,作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在夏、秋两季常被捕捉。捕捉后,会经过一系列精细的处理,包括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清洗,并借助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进行干燥,干燥后再拆除竹片。这种药材带有甘、咸的口感,性质温热,并带有一定的毒性,能够归入肝经。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以及疥癣等症状。
蝮蛇蝮蛇,作为蝰科动物蝮蛇Agkistrodonhalys(Pallas)的干燥体,常在春夏之交被捕捉。捕捉后的处理方式包括剖开蛇腹、清除内脏、彻底清洗,并经过烘干。这种药材带有甘、咸的口感,性质温热,并具有一定毒性,能够归入肝、肾二经。它被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痛、眩晕乏力,以及体虚等症状。
蛇蜕蛇蜕,这一药材来源于游蛇科动物的干燥表皮膜,如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它在春末夏初或冬初被收集,经过除去泥沙和干燥的处理。蛇蜕的味道咸甘,性质平和,能够归入肝经。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疔肿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具有显著的祛风、定惊、退翳和解毒功效。
水蛭水蛭,这一药材源自水蛭科动物,包括蚂蟥、水蛭和柳叶蚂蟥,是其干燥的全体。在夏秋两季捕捉后,需用沸水烫死,再经晒干或低温干燥处理。其味道咸苦,性质平和,并带有一定的毒性,能归入肝经。水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癥瘕痞块、中风偏瘫以及跌扑损伤等症状,显示出显著的破血通经和逐瘀消癥功效。
龟甲龟甲,这一药材来源于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两季为捕捉高峰。捕捉后,需杀死或用沸水烫死,然后剥取背甲和腹甲,并去除残肉,晒干备用。其味道咸甘,性质微寒,能够归入肝、肾、心经。龟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以及崩漏经多等症状,显示出显著的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和固经止崩功效。
鳖甲鳖甲,这一药材源自鳖科动物鳖TrionyxsinensisWiegmann的背甲。捕捉时间并无特别限制,但以秋季和冬季为主。捕捉后需杀死鳖,再将其背甲置入沸水中烫煮,直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够轻松剥落。随后取出,剥取背甲并去除残肉,晒干备用。其味道咸涩,性质微寒,能够归入肝、肾二经。鳖甲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等症状,显示出显著的滋阴潜阳、退热除蒸以及软坚散结功效。同时,它还可用于治疗经闭、癥瘕、久疟疟母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