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暖阳中药药饼灸

中药特色药饼灸

关于艾灸治疗疾病及防病保健的运用,历时久远,古典医籍均有记载,《灵枢》里阐述了艾灸运用的普适性:“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魏晋陶弘景在《名医别录》里对艾灸功效极其认可,并概括为“主灸百病”。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对艾灸运用推崇备至,坚持长期艾灸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明代李榳的《医学入门》亦记述了艾灸临床运用的功效及优势特点:“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里叙述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清代吴亦鼎《神灸经纶》里阐述了艾灸的功效:“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为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以上所述主要讲艾灸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一是燃烧的艾绒熏烤穴位的热度,保持不烫伤皮肤,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可升高机体温度,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促使人体代谢产物和炎症因子排泄。二是灸量,艾灸的时间要久,温补以令气行,气血调通,直至病所,以调整脏腑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艾叶,辛、苦,温。《本草纲目》言其能:“温中、逐冷、除湿”,明代缪希雍在《本草经疏》中叙述:“艾叶禀天地之阳气以生,故味苦微温,熟则大热。可升可降,其气芳烈,纯阳之草也,故无毒。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烧则热气内注,通筋入足,故灸百病。”清代张璐在《本经逢原》亦云:“艾性纯阳,故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肝、脾、肾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合。生用则性温,炒熟则大热。用以灸火,则透诸经而治百病。”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丛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危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见艾灸运用临床上治病的广泛性,以及艾叶药性和烧灼产生的温通双重作用治愈疾病的显著功效。

在艾灸的基础上,面对复杂的病症相应出现了药饼灸,与艾灸用艾叶单一式灸法不同的是,药饼灸是多种药物一起使用的复合式灸法,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较显著。

药饼灸由来久远,运用广泛,古代医家用药饼,多选用辛温热芳香药物,起到增强温中散寒、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补益气血、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最早记载隔药灸的文献是东晋葛洪《肘后备急要方》,如书中记载隔物灸治霍乱、头痛的方法:“治霍乱烦闷凑满,又方,以盐纳脐中上,灸二七壮”,“治疗一切毒肿疼痛不可忍者,搜面团肿,头如钱大,满中安椒,以面饼子盖头上,灸令彻,痛即立止。”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有隔药灸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记载,如隔黄土灸法治痈疽:“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著疮上灸之,一炷易一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子即瘥。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瘥。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壮数”,隔薤灸法治额疮:“捣薤菜敷疮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气入内即瘥”等。

明代薛乙在《外科发挥》中记载了隔蒜灸方法,如“一男子内股患毒,肿硬痛甚,不作脓,隔蒜灸五十余壮,势退七八。”隔豉饼灸“一男子臀患痈,不作脓,灸以豆豉饼及饮托里药,三十剂而溃。”

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记述附子饼灸:“一妇人腿痈,久而不愈,疮口紫陷,脓水清稀,予以为虚,彼不信,乃服攻毒之剂,虚证蜂起。复求治,令灸以附子饼,服十全大补汤百余贴而愈。”

明代张璐在《张氏医通》里记载隔葱、生姜、豆豉饼灸制作,“冷闭,用连根葱一二茎,带土生姜一块,淡豆豉二十一粒,盐二匙,同研烂作饼,烘热掩脐中,以帛扎定,良久于饼上灸之”。生姜、葱味辛、性温,加速血液循环,代谢旺盛,促进病变修复,运用较广。

清代赵学敏《串雅内外编》记载了胡核灸治疗破伤风和狂犬病,“破伤风及疯犬伤神效,胡桃核壳半个填稠人粪满,仍用槐白皮衬扣伤处,以艾灸之,遍身臭汗,其人大困即愈。远者,将伤处如前灸之亦愈”。附子灸:“痈疽久漏,疮口冷,脓水不绝,内无恶肉。以大附子水浸透,切大片,浓三分,安疮口,艾隔灸,数日一灸,至五六七次,服内托药,自然长满”。

现代研究证实一些中药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从而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为增加中药的透皮性,我们选择的药物辛温及部分性大热的中药,尤其辛味中药,能行、能散,《类经》中有“辛能开腠理”之说。现代研究表明通过艾灸的热力作用,将药物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渗入俞穴,通过外周神经传入中枢,调控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调节机体的整个内外环境。

中药特色药饼灸选择十多味中药组成,将复方药饼置于施灸穴位或循行经络上,利用艾火的温、热、通、透之力作用于药物与穴位,将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入穴位,循经络走脏腑,到达病所,充分发挥穴位效应、药物作用和艾绒的热力,即“药—穴—灸”三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疾病广泛。

中医特色药饼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回阳救逆、升举阳气、消瘀散结、拔毒泻热、培补元气、补益气血、化瘀止痛、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养生保健、延年益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

中药特色药饼灸的优势:

第一,药饼灸经皮吸收,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消化酶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并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延长有效作用时间,无毒性和不良反应。

第二,药饼灸不局限于某一味中药的使用,而是多种中药的复合式运用。在基本方的基础上,我们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证、型的个体化差异配备适应患者体质的中药,即适用于不同患者的特色中药药饼,对症治疗,往往疗效更好。

第三,与化学品制成的促透剂相比,中药促透剂一般具有安全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和无毒性的特性。且药物渗透皮肤,通过穴位、经络循行从而到达相应靶器官起到治疗作用。

第四,艾绒燃烧时能产生远红外辐射和近红外辐射,近红外线较远红外线可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通过毛细血管网传到更广泛的部位,而隔药饼灸比传统的艾条灸更接近人体穴位的红外辐射光谱,近红外辐射占比更多,艾条灸光谱相对较弱,药饼灸穿透力强且效能持久稳定。

中药药饼灸可治疗的疾病: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癌性疼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慢性疲劳综合征、感冒、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腹痛、神经衰弱、强直性脊柱炎、肾病综合征、附件炎、不孕症、痛经、月经不调、冻疮、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失眠、恐惧症、自闭症等,以及可广泛的运用于平常的防病保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到底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6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