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免不了这里磕着了那里捧着如果不小心被钉子或玻璃这样的锐器扎着或划破皮肤了该怎么办?随便冲洗伤口?还是用老一辈人那样用香灰或柴灶灰敷伤口?这时,小编我要提醒大家,要警惕“破伤风”有人已经因此丢了性命……据莆田网友“シ顺⒎z燃ニ”爆料:我们村一个叔叔,切割机缠到铜线,两手指被割破口,本以为没事,到同村一家去玩,大医院看看,他粗心一句话(没要紧)结果命没了。医院检查了,医院,重症监护室去了几天,检查为时已晚,病毒扩散全身各个器官,无力回天了。回来几天了,今早七点多离开人世。一针破伤风几十块钱不要以为没事,一旦失去最佳黄金时期发作起来无药可救。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为临床特征,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显微镜下的的破伤风梭菌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为绝对厌氧菌。家畜和人的粪便中均可含菌,随粪便排出体外后,以芽胞状态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为常见,在土壤中生存数年之久。此菌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能耐煮沸15~90分钟。破伤风梭菌产生毒性极强的神经痉挛毒素。毒素产生后,并不在局部引起炎症,而是向周围扩散,侵入肌肉组织,并沿着与神经冲动相反的方向,向上传递,最终进入脊髓前角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破伤风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或污泥污染,特别是开放性骨折、含铁锈的伤口、伤口小而深的刺伤、盲管外伤、火器伤,更易受到破伤风梭菌的污染。小儿患者以手脚刺伤多见。若以泥土、香灰、柴灰等土法敷伤口,更易致病。虽然日常生活中创伤伤口的污染率很高,战场中污染率可达25%~80%,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因发病必须的主要因素就是形成缺氧环境。创伤时,破伤风梭菌可污染深部组织,如果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血块充塞,或填塞过紧、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个适合该菌生长繁殖的缺氧环境。如果同时存在需氧菌感染,后者将消耗伤口内残留的氧气,使本病更易于发生。患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破伤风临床表现1.前躯症状:起病较缓者,发病前可有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2.典型症状:主要为运动神经系统脱抑制的表现,包括肌强直和肌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肌强直的征象为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腹肌坚如板状,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阵发性肌痉挛是在肌强直基础上发生的,且在痉挛间期肌强直持续存在。相应的征象为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面肌痉挛);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咽肌痉挛);通气困难、发绀、呼吸骤停(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尿潴留(膀胱括约肌痉挛)。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病程一般为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破伤风患者角弓反张
3.自主神经症状:为毒素影响交感神经所致,表现为血压波动明显、心率增快伴心律不齐、周围血管收缩、大汗等。
破伤风治疗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平均病死率为20%~30%,重症患者高达70%,新生儿、老年人和吸毒者的病死率尤其高。为此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
1.伤口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冲洗、不缝合包扎
2.应用抗毒素中和游离的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
3.控制痉挛,根据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
4.注意防治并发症
5.营养支持
6.抗生素肌肉注射,或大剂量静脉滴注,可抑制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预防
目前对破伤风的认识是防重于治。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措施包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主动免疫,正确处理伤口,以及在伤后采用被动免疫预防发病。预防措施主要有:
1.主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采用类毒素基础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免疫力。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作为强化注射,可保持足够的免疫力。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抗体浓度。有基础免疫力的伤员,伤后不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只要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即可获得足够免疫力。
2.被动免疫
该方法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但有抗原性可致敏。注射前应做过敏试验。TAT皮内试验过敏者,可采用脱敏法注射。
医生通常推荐在24小时内患者打破伤风疫苗,原则是且越早越好。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伤患在24小时内没有打破伤风。为此不少人觉得超过24小时的损伤,再进行破伤风预防已意义不大。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不明智的。破伤风杆菌感染潜伏期为3-21天,通常为7天。根据其发病机制,虽然痉挛毒素与神经受体结合不可逆,但在尚未出现症状的情况下,预防就是有效果的。所以,对即使是软组织损伤后很晚就诊的患者,进行破伤风预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编辑:综合网友爆料,网络
▍编辑:莆田大鱼网(ID:ptdyw)
更多新闻资讯:
①离奇!高速路上,仙游籍司机被不明物体扎中脖子,大小便失禁,两度昏迷
②快看!找到她,悬赏元!
商家推广NO.1
法律顾问:何生乾
电话/
▼点击进入莆田大鱼网,万莆田人等着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