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晚间发布通报:6月13日16时40分许,一辆牵引车牌号为浙CM、挂车牌号为浙CM挂的液化气槽罐车行驶至G15沈海高速公路往温州方向温岭西出口互通匝道中段发生爆炸,炸飞的槽罐车砸塌路侧的一间厂房并发生了二次爆炸。
截至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9人遇难,人住院治疗。接报事故后,公安部高度重视,要求当地公安机关全力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和伤员救治,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处置工作。
目击者“整个镇都能听到爆炸声”视频:爆炸逃生自救完全指南
对于爆炸伤,现场急救有以下原则,请牢记!应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简单的方法诊断和干预对生命构成威胁的损伤。尽量保存皮损、肢体,包括离断的肢体,为后期修复、愈合打下基础,最大程度地避免伤残和减轻伤残。
颅脑外伤有耳鼻流血者不要堵塞;胸部有伤口随呼吸出现血性泡沫时,应尽快封住伤口;腹腔内脏膨出时不要将其送回去,而要用湿的消毒无菌的敷料覆盖后用碗等容器罩住保护,免受挤压,医院处理。
不要拔刀(此景拔刀相助无异于谋杀),异物刺入人体时不要用力按压之(增加伤害),不要擅自剪断异物(专业性要求非常之高!)
如果有人严重烧伤,在急救人员到来前
保护伤员免受进一步损伤。
确保伤员正在呼吸。如果需要,并且你知道怎么做,就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去除身上的珠宝、腰带及其他限制性物品,特别是在烧伤部位和颈部周围,被烧伤的部位可迅速膨胀。
覆盖烧伤部位,使用湿凉的绷带或干净的布进行覆盖。
不要将严重烧伤的创面浸入水中,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低体温。
抬高烧伤部位,如果可能的话,将伤口提高到心脏水平以上。
救援人员对爆炸伤员按照CABC原则进行急救
C:制止威胁生命的大出血
出血是会死人的!看得到的出血要第一时间止住!还要用正确的方法止血!
爆炸伤后如若有大出血,可用毛巾或手帕压到伤口上,要有一定的压力,有条件可加压包扎,也可采用指压动脉搏动点来止血,医院抢救。
四肢的大出血可用止血带,材质可选择布带、领带等,不可用铁丝绳索,止血带捆绑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会发生肢体坏死,可捆绑在大腿、上臂的上1/3和下1/3处,若捆绑在上臂中段会损伤桡神经,捆绑止血带后应标明时间,便于计算捆绑时间。
若是表浅的伤口或较小出血,应先找清水把伤口周边的泥土、砂石冲掉,并在6医院做具体的清创处理;若是危急生命的大型伤口则不宜清洗,医院,清洗会导致血流得更多,颅腔、胸腔和腹腔等的伤口冲洗会导致感染扩散。
A:开放气道
呼吸道是生命的绿色通道,口鼻有异物窒息者需要立即清除,昏迷的伤病员要注意及时清理呕吐物防止窒息。伤病员昏迷后,肌肉的张力也会变弱,舌肌松弛,舌根向后下坠,造成上呼吸道梗阻,所以做人工呼吸前抢救者要跪在伤病员头部的一侧,一手将伤病员的颈部托起,另一手压住其前额使他的头部向后仰,间接的将舌根拉起。注意怀疑颈椎损伤的伤病员应用手或厚纸卷等固定颈椎。
B:维持伤病员有效呼吸
没有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吹气,当伤病员胸部有开放性伤口时,为维持其有效呼吸,应用不透气的材料尽快封闭住伤口,以免空气进入胸腔。
C:检查血液循环
休克的伤病员应保持平卧位,腿可以适当抬高以便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保障重要脏器供血,并随时检查威胁生命的大出血是否被有效控制。
成批爆炸伤患者的院内应对策略护士网发表的"成批爆炸伤患者急救与护理"一文可以作为参考: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成立以院领导为首的抢救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各科室的工作,医务处负责协调全院医生到场抢救,院办将抢救情报及时上报,并接待有关人员;保卫处负责维持急诊秩序,拉警界线,设备科、后勤保障科、供应室负责物资供应,急诊科医护人员全部到岗,护理部抽调应急护士加入急诊科工作,抢救工作组织严密,相对分工,密切协作,真正做到了“人在其位,各尽其责”。
2.运用检伤标准快速分诊
我科借鉴香港对病员的分类标准,制作了伤员分类识别卡,按伤员病情分级标准将伤员分为4类,I类(红色)表示伤情危重、危及生命的伤员,需要优先处理;Ⅱ类(黄色)表示伤情严重、无生命危险的伤员;Ⅲ类(绿色)表示伤情轻、可行走的伤员;Ⅳ类(黑色)表示死亡。同时将急诊室分成三个区,即红区:抢救室,黄区:诊室及清创室,绿区:输液二室及治疗室。急诊科指派专人负责分诊登记工作,将病情分类识别卡戴于患者颈部,指引患者至相应区域就诊,记录患者的检查、治疗与患者去向,保存所有原始资料。
开放绿色通道,所有爆炸伤患者就诊的处方、检查单、化验单等加盖特殊标记先行检查治疗。急诊科抽调护理骨干组成急救护理组,专门负责重度烧伤患者的抢救工作。正确分流疏导患者和家属,根据病情轻重分别安排至门诊、住院、急诊病房、观察室。
3.对参加抢救人员实行分组责任制共分为5组:
①指挥联络组;②预检分诊组;③抢救组,专门负责对危重患者进行救治;④清创缝合组,因爆炸所致头部、躯干、四肢玻璃伤特别多,外科医生需及时清除伤口内异物,如碎玻璃等,清创缝合伤口;⑤治疗组,每位患者因外伤,均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组按顺序有条不紊的皮试、注射、观察。各组人员根据要求做好本职工作。
4.医务人员实行首诊负责制
患者从入急诊至出院或住院均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负责,包括患者资料的完善,所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检查及护理均由专人负责,既可使患者有一种归属感,又可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5.迅速进行急救护理
成批爆炸伤患者来诊时,由于伤员人数众多,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对伤口进行止血包扎,对轻症患者及时清创缝合,快速有效的分流患者。
6.加强巡视
因伤员人数多,病情复杂,不少伤员无亲属陪同,因此应加强巡回,及时发现伤员病情变化,及时有效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7.做好心理护理
群体事件时,患者及家属存在普遍的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做好解释工作,在工作中尽量做到有条不紊,避免混乱,对患者多用鼓励性语言,减少患者恐惧心理,配合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应解决患者实际困难,如一名颈椎受伤患者因担心家人安危,不愿接受治疗,责任护士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帮助其及时与家人联系,稳定了其情绪,使其能够安心接受治疗。作好心理治疗,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又可为国家、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可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
时刻保持危险意识,健康是不容冒险的!请转发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综合来源:急诊医学资讯、央视新闻、杭+新闻、澎湃新闻、护士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推男婴被℃洗澡水烫伤!妈妈的急救连医生都点赞,却遭全家反对!
荐美女医生给女儿画的急救流程图,每个人都该看看!
阅专家详解:被蛇咬伤的自救方法!看一次,也许能救一命,快收好!
读关上门睡觉原来这么重要,关键时候能救命!
??更多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