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78元药品黑市炒到元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自今年6月放开药品定价后,廉价“救命药”短缺的现象仍然存在,越来越多廉价药消失已成为一个民生之痛的问题。

  万般无奈患儿父母网络求药

△广东省一位肾母细胞瘤患儿父亲发布的求药贴

  近日,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他两岁半的女儿患肾母细胞瘤,术后正在等待化疗,急需一种廉价抗癌药“放线菌素D”(也叫更生霉素)救命。然而药厂目前停产这种廉价药,如果用国外替代药品,近元一支的价格让许多家庭无法承受,甚至放弃治疗。万般无奈之下,患儿的父亲把女儿急需救命药的情况发到网上,希望为孩子找到救命药。

△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

  这样的尴尬不仅仅出现在广东,杭州萧山区一位出生不到8个月的孩子患上婴儿痉挛症,进入浙江省儿童保健院进行治疗时,医生说用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医院没药,很多都是病人自己想办法买药。最终,孩子母亲将求助信息发到了   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却为何断货?

  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每支价格只有19.3元,大大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

  而ACTH一盒售价也只有7.8元,利润大约2%。因需求量少,很多厂商不愿意生产,分销商也不愿意备货。在医院里,受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影响,医院会选择进贵的替代药而不是便宜药,有些药品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医院索性不进货。但记者调查发现,黑市上的ACTH价格惊人,一盒甚至可以被炒到了元,相当于正常价格的多倍。

  廉价好药都曾紧缺

  近些年,除放线菌素D之外,也出现过其它一些低价药品短缺的情况,如鱼精蛋白、黄连素、甘草片等,还有因原料紧张而短缺的人血白蛋白、凝血因子Ⅷ等,但并不是普遍现象。近年来,针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药品,我国先后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供应,但短缺药断货的事件依然屡有发生。有专家表示,价格过低、没有利润是导致企业生产不积极,出现“一药难求”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出路建立储备机制保障供应

  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由国家招标定点生产、议价采购。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专家孙忠实表示,在统计个短限品种当中,一大半药品的单位剂量价格都没有超过30元,还有很多10元药。针对这种低价药品就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比如九部委出台的政策里就明确表示,在税收方面的这些药品实行免税等等,这样才能够保证短限品种或者是低价格品种的市场的供应。专家称,在统计的种短缺药品中就有放线菌素D,按照今年2月份国务院的要求,这种药品的供应问题就应该得以解决。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落实的品种只有十几中,大部分还未得到落实。

  同时专家还表示,少部分特殊药品的短缺并不能一味归咎于价格过低,与药品本身的特点也有很大关系。对于此类药品更应强调政府的保障责任。医院妇产科专家万希润认为一些稀缺量低,但是又非常必要的药物应该建立国家的储备体制和报警机制。

  类似的保障措施目前也已有地方尝试建立。今年4月,江苏省卫生计生委汇总分析省内监测上报的短缺药品信息,将破伤风抗毒素等17种一类短缺药品(连续6个月及以上不能正常供应的药品)列入该省短缺药品目录,在南京、徐州、淮安和泰州4个省级储备点进行定点储备,以保障有效供应。在孙忠实看来江苏采取的这个办法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落实,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应尽快出台国家药物政策保证国家在战备、应急状态下的储备,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措施。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江平

编辑/何宾

期待落实成效和速度,让百姓用药不再有烦恼!同意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7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