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存款能在ICU里支撑几天

大家好,我是老李。

知乎上有个话题:普通人的存款可以住几天ICU。

话题下,大家认真算着:按月收入元来算,只够住一晚;年薪50万,撑死不到3个月。

人间艰难,“复刻率”最高的故事版本是花费百万,医保报销一部分,最后人财皆空。

21世纪20年代,众生仍苦治病甚矣。

普通人距离ICU有多远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里,由于生活习惯不合理、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恶劣以及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进入ICU的机会急剧增加。

在过去,我们认为只有两种情况下,人才会被送进ICU,一种是由意外事故所引起的多发性创伤性疾病;另一种则是癌症晚期、脑衰竭和心脏急性恶化病变。

现在,即使是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进ICU的几率每年也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飙升。

年夏天,湖南省常德,42岁的晓琴意外怀孕,如此高龄得子,本是喜事,结果晓琴在怀孕20周时,身体每况愈下,血压不时升高。

到孕期第28周,晓琴开始全身肿胀,主治医生建议“必须提前手术”。

第28周+5天的时候,晓琴的宝宝虽然经剖腹产顺利诞生,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一出生就被送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并且浑身擦满管子。

这是早产儿进ICU的一个缩影。医院为例,近年来,医院NICU收治的早产儿从年7月的人增加到年7月的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每年有超过万的早产儿出生,中国每10个婴儿中就有一个以上的早产儿,早产儿数量位居世界第二。

早产儿进ICU的原因尚有不可抗力性,与此相比,有一些成年人进ICU的原因可以说让人始料不及。

年,北京一位中年男子的岳父因为开了一扇窗户,打了一个喷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位北京中年男子的岳父就死于流感和肺炎。

在岳父被送进ICU后,为了救人,这位中年男子就整理了一下家里目前能够拿出的治病钱:

基于ICU每天花费到元,人工肺启动6万(岳父需要人工呼吸机)以及其他治疗费用,即使出售所有理财产品,再加上岳父和岳母的养老金,也只能维持30-40天的治疗。

这样的新闻在搜索引擎上搜一下也是屡见不鲜……。

年2月,南京的高先生用指甲钳拔牙齿,不小心在嘴巴里面划伤了一个小口子,因此感染了破伤风,最后住进了ICU。

年6月,一位住在上海的4岁男孩被热水烫伤后,他的父亲用“土方法”——二锅头来给孩子降温。结果,这个孩子急性酒精中毒,最终住进了ICU。

年8月,河南省安阳市的张先生因食用储存在冰箱中的食物,没想到这个食物已经感染了李斯特菌,进而患上了严重的脑干脑膜炎。先是头痛,四肢无力了几天,入院当晚被送入ICU。

医学的进步是为了给重症病人提供了另一种生存的可能性,相应的,它的是以人们提高经济水平为前提,并以能够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为代价的。

以上都为中国ICU病房的扩张提供了土壤。

近十年来,我国重症医学水平发展迅速,医院也要评级,国家要求二医院至少设立一个ICU,医院重点医务室的床位占总床位的2%-8%。

医院呼吸危重科主任詹庆元曾在报告中说:“ICU医院医院里最大的科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句话的背景是,医院的绝大多数科室都在通过提高换床率、提高日间手术比重来减少床位。

ICU病床数逆势上扬,有一方面原因是世界正不可避免地滑向老龄化。

根据研究显示,到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将突破20%,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将在年突破15%。

到本世纪上半叶,中国老年人口将进入井喷期。

由于疾病,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有可能进入ICU,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高峰期(流感季节),增加床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因此,ICU工作人员中有这么一句话:“在ICU里,70岁是年轻人,80岁是中年,90岁是老年人。”

什么是ICU

ICU是医院中一个神秘的科室。许多病医院,只知道这是阴阳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一旦病人进去就说明他或她就进入了一种特别不乐观的状态。

此外,它还很"无情"。除了生和死,还要求活着的人必须花钱买命,而且每晚四位数以上的费用是标准消费。

曾几何时,ICU的高昂费用使许多人费解,凭什么ICU能在一天内就烧掉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老李我先不作评论,来看看知乎上一个答主的回答:

年,答主的父亲在ICU住了60天,在普通病房里呆了20多天,总费用为75万。

他在出院时查看了父亲的结算清单,发现大部分费用来自卫生材料费、西药费、化验费和治疗费用,这些费用占总费用的90%。

至于床位费、护理费和观察费,以上这类需要医护人员24小时付出精力的收费项目,收费还不到总治疗费的5%。

在ICU,最昂贵的是医疗用品,再加上ICU病床有限,为了缩短患者在ICU的时间,提高治愈率,大多数药物将选择进口。

知乎网友

卓意汪医院ICU收费为标准,每一项目收费详情如下,可供参考:

纯操作类:

心脏胸外按压单次收费元、一天只能收一次

胸腹腔穿刺一次90元

大出血抢救收费元

以上这些按次收费,不按时间和配备的医护人员算。

纯检查类:

血气分析:≥20个项目收费90元

床边心电图检查:10块钱

可以看出人工收费并不高,我们再来看看把费用拔高的药品和器材。

药品:

重症感染患者,阴、阳、真菌全覆盖抗感染治疗,需要用到3-4种抗生素。深部真菌病、抗真菌药0多元。抗阴阳的的除了老虎素,其余的价格降了不少,三类加起来多元;

除了抗生素,还需要用到的药品有肠内营养生长激素、丙种球蛋白、白蛋白、输血、脑神经等。

白蛋白元一瓶10g,一个低蛋白血症的病人一天需要两瓶;

丙种球蛋白多元2.5g,一般用量10g,不到万不得已不给用;

材料费:

ICU病人需要观测内环境变化、心电变化、血压变化等。因此需要多种监护仪器和脏器功能支持。

一般要用到深静脉穿刺、PICCO监测仪、呼吸支持、有创动脉监测、肠内营养置管......

这就是为啥我们看到一个ICU病人通常身体插着各种管子。

穿刺包一个元;

PICCO导管全自费多元;

肠内营养导管有元的也有元的;

压力传感器多元,许多仪器都需要配到,通常3-4天换一次

……

以上是标配,还没算上人工肺和血滤(血液过滤机)。

人工肺开机6万,往后每天0元,上一次大概20天,最少备用10万元;比人工肺、呼吸机更烧钱的是血滤,俗称“人工肾”,有时可作“人工肝”。

它一般用于急性肾损伤的重患身上,或者是帮助肝衰竭患者做血浆置换。

首日费用在-元之间,往后每天维持费用需要-元左右。具体应用天数根据病患情况来定,有一用就用了几十天的,也有用三四天就好转的。

价格昂贵的原因不仅在于仪器本身的昂贵,还在于消耗品的进口、无法国产化,致使整体价格的提高。

因此,扣除药品和材料的费用后,ICU每天四位数的价格并不像可能的那样离谱。

最贵的还是健康

用了那么多仪器,吃了那么多药,最后还只是为了救条命。

然而,当病人在ICU面临生死考验时,不仅要在几分钟和几秒钟内计算损失的钱,而且还要承受前所未有的身心压力。

身体上为防止因谵妄或烦躁而挣脱各种诊疗管,许多病人的手和脚被绑在床边。精神上,更难以区分现实和梦想。

所幸的是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确信除非是发生几率极小的病,否则大部分的疾病是可治可控的,也许没法治愈,但以带病生存的状态活下去的也大有人在。

矛盾的是,这种以钱换命的方式代价太高,有些家庭已经过了四五十年,又因病而重陷贫困,实在令人揪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谈论用保险来以低成本撬动高杠杆,这样当不幸来临时,我们就不必做出那么多痛苦的选择。

疾病面前,医疗险是必备的,它报销我们的治病费用,在医保和商业保险的配合下,百来万的医药费也许最后我们只需自费1-2万。

辅之以重疾险,让重疾险补充我们3-5年的收入,这样我们在大病后能安心调理好身子。

当然身边也不乏有朋友问为啥要买保险。我的回答是:

病治好了活下去是幸运,

而好好活下去,才是美好的开始。

点亮“在看”,年薪百万哦

如何根据自身的状况制定合适的财产规划方案?如何避免意外风险造成的财产损失?如何从法律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财产规划?如果对此有兴趣,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