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鼓楼班皮肤性病学试题回忆

一、单选50*1

表皮当中不包含的是(keratinocyte,melanocyte和langerhanscells是表皮的,选fibroblast)

朗格汉斯细胞和黑素细胞的镜下表现(注意HE染色下看不到朗格汉斯细胞)

后面...和09级的差不多

二、多选10*1

前6个和09级的一样。。。

二代抗组胺药物的特点多了一个易于服用

下列抗真菌药物的是(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萘酚全选)

皮肤恶性肿瘤的是bowen、paget、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

三、名解5*2

Koebner反应

AuspitzsSign

双向真菌

前带现象

皮脂溢出部位

四、病例5*3要读图,考试时放PPT

1、26Y男性,全身红斑、风团伴瘙痒,1周前接种破伤风抗毒素,诊断+鉴别诊断1个+处理措施(荨麻疹型药疹)

2、45Y男性,全身大疱,尼氏征(+),病理提示棘层细胞松解blablabla,诊断+鉴别诊断1个+处理措施(天疱疮)

3、23Y女性,胖,臀部红斑、丘疹伴瘙痒1周,出汗和精神紧张时瘙痒加重。否认敏感物质接触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查体皮损境界清,红斑周围有少量丘疹。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措施+处理措施(股癣+wood灯)

五、问答题5*3

1、表皮的结构组成及其细胞成分

2、AD的Williams诊断标准

3、外用药物剂型的使用原则

附:09级卷子都是朱正一用手打出来的...

一、单选(65×1’)

1.皮肤的水分主要分布在(B)

A、表皮B、真皮C、皮下组织D、真-表皮连接处

2.皮肤对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主要途径是(B)

A、角质层B、毛囊和皮脂腺C、汗管D、毳毛

3.以下部位中皮肤吸收能力最强的是(C)

A、前额B、大腿屈侧C、阴囊D、前臂

4.以下剂型中皮肤吸收最差的是(D)

A、软膏B、霜剂C、硬膏D、粉剂

5.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大脑皮质兴奋时,可引起掌跖、前额等部位出汗,称为(C)

A、显性出汗B、不显性出汗C、精神性出汗D、味觉性出汗

6.朗格汉斯细胞没有的功能是(C)

A、递呈抗原B、免疫监视C、合成抗体D、合成分泌细胞因子

7.顶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以下何种因素影响(B)

A、外界温度B、性激素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

8.以下细胞在接触性超敏反应的诱导期起主要作用的是(B)

A、颗粒层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肥大细胞D、淋巴细胞

9.关于皮肤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C)

A、皮肤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

B、皮肤的屏障功能具有双向性

C、皮肤的分泌和排泄仅通过汗腺完成

D、角质层是皮肤主要吸收途径

10.皮肤真菌检查最简单而重要的方法是(A)

A、真菌涂片B、真菌培养C、组织病理D、分子生物学检查

11.尼氏征阳性见于(D)

A、类天疱疮B、水痘C、疱疹样皮炎D、天疱疮

12.以下关于淋球菌检查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涂片在细胞内外找到成对G-双球菌为阳性

B、涂片检查阴性可以排除淋病

C、涂片检查阳性可以初步诊断淋病

D、培养检查阳性可以确诊淋病

13.以下疾病中的斑疹属于炎症性的是(A)

A、丹毒B、鲜红斑痣C、白癜风D、黄褐斑

14.风团主要见于以下哪种皮肤病(B)

A、天疱疮B、荨麻疹C、麻疹D、银屑病

15.患者的现病史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C)

A、开始发病的部位B、前驱症状C、药物过敏史D、皮损变化规律

16.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脓疱都是化脓性感染所致

B、高起的、限局性、实质性损害是囊肿

C、表皮部分缺失未突破基底膜带称为糜烂,愈后不留瘢痕

D、水疱的位置都在表皮的棘细胞层

17.下列哪种皮疹消退后可继发瘢痕(D)

A、红斑B、丘疹C、糜烂D、溃疡

18.以下脓疱为非感染性的是(C)

A、脓疱疹B、毛囊炎C、脓疱型银屑病D、单纯疱疹

19.以下部位不容易发生裂隙的是(C)

A、口角B、手掌边缘C、背部D、足底及边缘

20.以下皮肤病中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是(B)

A、慢性单纯性苔藓B、带状疱疹C、湿疹D、荨麻疹

21.糖皮质激素外用后容易发生(D)

A、苔藓样变B、结节C、风团D、萎缩

22.真皮中不包括的成分是(D)

A、弹力纤维B、成纤维细胞C、巨噬细胞D、脂肪细胞

23.皮肤科使用抗组胺药主要针对(A)

A、H1受体B、H2受体C、H3受体D、H4受体

24.以下疾病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是(C)

A、药疹B、系统性红斑狼疮C、单纯疱疹D、大疱性类天疱疮

25.治疗孢子丝菌病首选(A)

A、碘化钾B、青霉素C、特比萘芬D、伊曲康唑

26.哪种剂型更容易透皮吸收(A)

A、软膏B、霜剂C、粉剂D、溶液

27.带状疱疹典型的皮损是(B)

A、全身散在分布的浆液性小水疱

B、沿单侧神经分布的集簇性小水疱

C、皮肤-黏膜交界处的集簇性小水疱

D、散在分布的乳头瘤样增生

28.以下病毒性皮肤病一般不再复发的是(A)

A、带状疱疹B、单纯疱疹C、尖锐湿疣D、传染性软疣

2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潜伏于(C)

A、真皮层皮肤附属器B、基底膜带C、脊髓后根神经节D、感觉神经轴索

30.以下病毒具有嗜神经和嗜表皮性的是(A)

A、疱疹病毒B、人类乳头瘤病毒C、麻疹病毒D、柯萨奇病毒

31.阴虱的确诊指标是(C)

A、性接触史

B、内裤上有散在出血点

C、找到阴虱成虫或虫卵

D、阴毛部位剧烈瘙痒

32.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适宜于检测的病原体是(D)

A、隐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沙眼衣原体D、梅毒螺旋体

33.亚急性湿疹适用的外用药物剂型为(C)

A、酊剂B、硬膏C、糊剂D、软膏

34.接触性过敏反应属于哪种变态反应类型(D)

A、I型变态反应B、II型变态反应C、III型变态反应D、IV型变态反应

35.治疗接触性皮炎最首要的措施是(D)

A、口服糖皮质激素

B、口服抗组胺药物

C、溶液湿敷

D、脱离可疑刺激物或致敏物的接触

36.对接触性皮炎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是(B)

A、光敏感试验B、斑贴试验C、组织病理学检查D、免疫荧光试验

37.慢性荨麻疹指的是反复发作病程超过多长时间以上(C)

A、1周B、4周C、6周D、8周

38.临床上变现为只出现继发皮损及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B)

A、疥疮B、瘙痒症C、湿疹D、荨麻疹

39.关于斑贴试验,叙述错误的是(C)

A、禁用原发性刺激物做斑贴试验

B、必须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试验

C、应在急性期进行试验

D、实验结果可疑时可重复进行试验

40.寻常型脓疱疮的好发人群为(A)

A、儿童B、老年人C、青壮年D、妇女

41.以下关于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描述错误的是(D)

A、与表皮剥脱毒素有关

B、多累及出生后3个月内的婴儿

C、特征性表现是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

D、常合并口腔黏膜损害

42.治疗药疹的首要措施是(C)

A、积极抗过敏B、防治交叉过敏C、停用可疑致敏药物D、促进药物排泄

43.以下疾病中无尼氏征阳性的是(C)

A、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B、SSSS

C、多形性红斑型药疹

D、天疱疮

44.起病急骤,红斑迅速弥漫全身,尼氏征阳性的药疹为(D)

A、麻疹型药疹

B、猩红热型药疹

C、多形性红斑型药疹

D、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45.皮损表现为对称分布的水肿性红斑、丘疹,虹膜现象阳性,临床考虑为(C)

A、麻疹样药疹

B、猩红热型药疹

C、多形性红斑型药疹

D、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46.以下关于药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各种途径使用药物均可引起药疹

B、同一药物可引起不同类型药疹

C、分超敏反应和非超敏反应两类

D、与剂量有关

47.浅部真菌病发生的部位不包括(B)

A、表皮B、真皮C、毛发D、指甲

48.以下不属于头癣的是(B)

A、白癣B、红癣C、斑点癣D、黄癣

49.着色芽生菌病最常累及的部位是(B)

A、面部B、四肢C、躯干D、会阴

50.孢子丝菌最易感染(C)

A、小动脉B、小静脉C、淋巴管D、末梢神经

51.白癣至青春期可自愈的原因是受到皮脂中哪种成分的抑制(B)

A、饱和脂肪酸B、不饱和脂肪酸C、三酰甘油D、胆固醇

52.头癣需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其中首选治疗是(C)

A、剪发B、外用抗真菌药物C、口服灰黄霉素D、抗真菌药物洗发

53.各型天疱疮患者血循环中均存在(B)

A、抗角质形成细胞间物质抗体

B、抗基底膜带抗体

C、抗核抗体

D、抗甲状腺抗体

54.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疱位于(A)

A、表皮下B、棘层上方C、基底层上方D、表皮内

55.天疱疮中最常累及粘膜的为(B)

A、落叶型B、寻常型C、红斑型D、红斑型和落叶型

56.以下关于大疱性类天疱疮典型皮损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在外观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生

B、紧张性大疱

C、尼氏征阳性

D、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湿疹样等非特异性皮损

57.进行期银屑病的特点是(D)

A、痒感加重B、点状出血C、薄膜现象D、同形反应

58.以下关于点滴型银屑病的描述,正确的是(B)

A、起病缓慢

B、起病急骤,常数天泛发全身,发病前常有链球菌感染史

C、皮损为大片状鳞屑性红斑,有融合倾向

D、好发于四肢伸侧

59.下列哪项不是银屑病的特异性改变(B)

A、Auspitz征

B、Kobner现象

C、蜡滴现象

D、薄膜现象

60.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B)

A、躯干四肢的红斑鳞屑性慢性皮肤病

B、皮脂溢出较多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C、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D、皮肤病变部位的某种物质,发生过敏引起的炎症反应

61.引起艾滋病的病毒是(C)

A、HPVB、HSVC、HIVD、HCV

62.尖锐湿疣与扁平湿疣的主要鉴别要点在于(C)

A、皮损形态B、累及部位C、病原微生物检查D、自觉症状

63.以下关于一期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患者一般有不洁性接触史

B、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C、潜伏期2~4周

D、梅毒血清试验阴性可排除感染

64.早期梅毒的病程为(B)

A、2个月内B、2年内C、2个月以上D、2年以上

65.一期梅毒的主要临床特征为(A)

A、硬下疳B、软下疳C、下疳样脓皮病D、扁平湿疣

二、多选(10×1’)

1.以下关于剂型与皮肤吸收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CD)

A、粉剂药物很难吸收

B、霜剂是最易吸收的剂型

C、软膏和硬膏可促进吸收

D、加入有机溶媒可显著提高吸收

E、水溶液中的药物易吸收

2.关于皮肤结构正确的是(BCDE)

A、所有皮肤的表皮都分为5型

B、黑素细胞位于表皮层

C、真皮层也有朗格汉斯细胞

D、皮肤中除感觉神经外也有运动神经

E、皮肤附属器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3.关于黑素细胞叙述正确的有(ABCD)

A、硝酸银染色(+)

B、1个黑素细胞和周围24个角质细胞形成表皮-黑素单元

C、多巴胺染色(+)

D、黑素细胞和黑素颗粒能吸收紫外线

E、黑素细胞位于棘层

4.毛发的生长周期为(ABC)

A、生长期(约3年)

B、退行期(约3周)

C、休止期(约3月)

D、退行期(约3月)

E、休止期(约3周)

5.慢性湿疹皮损不包括(ABCE)

A、糜烂B、水疱C、渗液D、苔藓样变E、丘疱疹

6.皮肤对微生物防御的途径包括(ABCE)

A、致密的角质层

B、表面的弱酸性环境

C、角质层的生理性脱落

D、皮肤具有的吸收功能

E、皮肤表面寄居菌

7.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包括(ABCD)

A、角质形成细胞

B、朗格汉斯细胞

C、淋巴细胞

D、内皮细胞

E、中性粒细胞

8.影响皮肤吸收作用的因素有(ABDE)

A、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B、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程度

C、被吸收物质分子量

D、外界环境因素

E、物质的剂型

9.皮肤实现体表散热的方式包括(ABCD)

A、热辐射

B、空气对流

C、传导

D、汗液蒸发

E、皮脂分泌

10.第二代抗组胺药的特点有(AB)

A、半衰期长

B、作用更特异

C、容易透过血脑屏障

D、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

三、名词解释(2×5’)

1、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答: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序上移,由基底层移行到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需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

2、双相真菌

答:指有的致病真菌在自然界或25℃培养时呈菌丝形态,而在组织中或在37℃培养时则呈酵母形态。

3、澳氏征(Auspitz’ssign)

答:银屑病的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银屑及其低下的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可见点状出血,即Auspitz征,系因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被刮破所致。

4、同形反应(Koebner现象)

答:指某些皮肤病在急性期时,皮损以外的部位受到针刺、搔抓、手术等非特异性损伤,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和病变部位类似的皮肤损害症状。即Kobner现象。

5、前带现象

答:在血清学试验中,抗原与抗体呈适当比例时,可出现可见的结合反应。若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抑制可见的反应出现,这一现象称为前带现象,可出现于梅毒血清学试验,导致假阴性出现,将抗体作适当稀释则可有效避免。

6、皮脂溢出部位

答:皮脂腺广泛分布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部及胸背上部等处因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

四、病例分析(5’)

20岁男性病人,因阴囊红斑、水疱伴痛2天就诊,患者1周前因牙痛服去痛片史,无类似发病史。否认冶游史。查体:一般情况好,阴囊底部见直径约3cm红斑,糜烂,表面有少许渗出和痂,境界尚清。局部软,有触痛。躯干、四肢未见同样皮损。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做出临床诊断,并给出1个鉴别诊断,拟定处理措施。

五、问答(2×5’)

1、列表说明急性湿疹和急性接触性皮炎如何鉴别

答:

急性湿疹

急性接触性皮炎

病因

复杂,多属内因,不易查清

多属外因

好发部位

任何部位

主要在接触部位

皮损特点

多形性,对称,无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单一形态,可有大疱及坏死,炎症较轻

皮损境界

不清楚

清楚

自觉表现

瘙痒,一般不痛

瘙痒、灼热或者疼痛

病程

较长,易复发

较短,去除病因后迅速自愈,不接触不复发

斑贴试验

多阴性

多阳性

2、简述玫瑰糠疹和二期梅毒玫瑰疹的鉴别诊断

3、简述皮肤外用药物原则

答:

a)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可选抗真菌药物,超敏反应性疾病选择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

b)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1)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3)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乳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c)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应当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既往用药反应等向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法、使用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等

4、简述AD的Williams诊断标准

答:

Williams诊断标准

持续12个月的皮肤瘙痒及出现以下标准中的三项或者更多

1、2岁以前发病

2、身体屈侧皮肤受累(包括肘窝、腘窝、踝前或颈周,10岁以下包括颊部)

3、有全身皮肤干燥史

4、个人史中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花粉病,或一级亲属中有过敏性疾病史

5、有可见的身体屈侧湿疹样皮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jingwang.net/zzbx/8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