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喝茶养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是最重要的营养,但是就是这样出色的营养素,不是你想拥有就能得到的。
茶多酚有个特性,在高温情况下会有更多的释放,也就是说温度越高吸出的量就越多,茶的营养价值就越高。茶多酚固然是好,但是进入身体后吸收率只有2%到5%左右,这么好的营养素怎样才能提高它的吸收率呢?
医学保健专家告诉我们,泡茶时加一物,会给你超值的回报。
喝茶+柠檬
喝1杯=13杯的茶多酚
很多人都知道喝茶好,于是就泡了满满一壶整天喝,喝进去的水太多很容易引起水肿,茶叶的吸收率还不一定高。
其实只要加几片柠檬,喝一杯就可以顶喝几杯的效果。
我们知道,茶多酚进入人体的吸收率只有2%到5%左右,如果泡茶的时候可以加入新鲜的柠檬或柠檬汁,新鲜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人体对茶多酚的吸收,最高吸收率可以提高13倍!
这样我们喝了1杯的茶水,就等于喝了13杯茶的茶多酚。
可是不可忽视的是维生素C是很娇气的营养素,高温会被破坏。究竟如何才能泡出健康的柠檬茶呢?
柠檬茶泡法:
茶水稍凉一点再放柠檬
1、首先将茶叶用开水沏好,其次选择两头尖尖、中间饱满紧实,掂起来沉甸甸的柠檬,这样的维生素C含量较丰富;
2、然后将柠檬洗净后切成薄片,这期间时间已经过了几分钟,沏好茶的水温相对降低,可以把柠檬片放入,切记水温不能太高,否则维C会被破坏,至于柠檬片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添加。
特意提醒大家:
1、柠檬的皮不要去掉,里面含有的维生素C的量是比较高的。而且还含有对于我们血管有好处的维生素P,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小血管的脆化,增加小血管的弹性,让我们的血管更健康。
2、有些人特别怕酸,不喜欢吃柠檬,这时也有好办法:用金桔代替柠檬,效果更好,口感上甜丝丝的,也不酸了;适量多吃金桔还可减少色素沉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早晚清洁脸部后搽涂滨趣淡斑霜,能淡斑去黄,皮肤变得白皙润泽。
此外,金桔里面的维生素C比柠檬里面的还要多,克的金桔含维生素C是35毫克,克的柠檬含维生素C是22毫克,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胃肠、肾、肺功能虚寒的老人不可多吃金桔,以免诱发腹痛、腰膝酸软等病状。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合理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腰腿酸痛时贴敷荟欣福消痛贴,配以按摩痛处,酸痛会大幅度缓解。
柠檬或金桔,可以提高人体对茶多酚的吸收率,那么茶多酚究竟有哪些好处值得我们这样做呢?
茶多酚:茶叶中的瑰宝
被称为"万病之药"
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叶在茶多酚的含量在20-35%,以绿茶的多酚含量最高。
1抗菌作用茶多酚作为一种广谱、强效、低毒的抗菌药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所公认。皮炎患者可以喝些绿茶,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每天往患处涂抹2~3次缇妍堂护肤乳膏止痒消疹,天猫网的才是正品,某些不良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小编就因一时不注意买错过。
2抗病毒作用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茶多酚具有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而瑞士也有研究表明儿茶素对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有抑制作用。
3美容祛痘作用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痘痘肌的人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洗后在长痘地方涂上滨趣芦荟凝胶,控油补水,消痘淡印。
4抗癌、抗突变作用对茶多酚能防癌、抗癌、抗突变的研究在国内外许多国家都有报道。大量的研究证实,茶多酚不仅可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诱致的突变,还能够抑制一些混合致癌物(烟草雾浓缩药、煤焦油、熏鱼提取物,X射线)的致突变作用。
5抗氧化作用人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体内会代谢而不断产生有害的自由基。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8倍,是维生素C的3~10倍,可以减缓衰老。平时多吃水果,多喝水,经常用滨趣舒适面膜给肌肤肌肤充盈水分,保持年轻。
6用于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凝,促纤溶,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等功效。
7降血糖作用多个试验数据证实茶多酚是蔗糖酶的抑制剂,因此它可以抑制蔗糖向葡萄糖的转化,而使得血糖下降。
8胃肠保护功能儿茶素能够抑制胃粘膜上的H-K-ATP酶,从而从根本上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减轻了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同时儿茶素还能够治疗溃疡。
美国普度大学研究也发现,在绿茶中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食物,能提高人体对儿茶酚的吸收效率,可使儿茶酚的保健功效增加4倍。实验表明,柑橘类食物中,柠檬的效果最好。
专家喝茶的私人秘诀
喝茶是有学问的,想要喝出健康的身体,专家给我们推荐了一个秘诀:强生茶。强壮我们的生命力。
泡制强生茶:茶叶+枸杞+黄芪+西洋参片开水泡制饮用。
(枸杞20~30粒,西洋参小的6~7片,大的4~5片,黄芪1~2片,注意茶不要太浓。)
●枸杞能提高免疫力;
●西洋参能提高免疫力,加强心脏功能;
●黄芪能提高免疫力,降血压、血脂、血糖。
每天三杯茶
1上午喝绿茶:益气升阳、心神俱旺“一天之计在于晨”,阳气经过一个晚上的濡养,到了上午重新焕发活力,此时应该要喝一杯绿茶。绿茶除湿效果最好,但绿茶性寒,不宜多饮,最好饭后一小时泡一杯粟滋轩二十八谷散,一边享受饭后的悠闲时光一边迅速灭掉湿气,从内到外散发自然美。
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因此能帮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于周身,使主神明的心与元神之府的脑,得到滋养,人才能保持上午的精力旺盛。
经常喝绿茶或者咀嚼一些干的茶叶能清新口气,去除口臭。平时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刷牙后往嘴里喷缇妍堂祛异味喷剂,会持久抑制口腔细菌,掩盖口气。
提醒:
忌用茶服药,会影响药效。忌喝头遍茶,因为茶叶在种植以及加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所以第一遍茶肯定会有这些污染物残留。也不要空腹品茗,这样会使茶叶中不良身分大量入血,引发头晕、心慌、四肢活动无力等症状。
2下午喝乌龙:健脾消食、降脂瘦身午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升,脾胃功能较上午有所减弱。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因此中午的饮食中会有很多油腻的食物,容易滋腻碍胃,进而形成脾胃功能减弱,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
下午时喝乌龙茶,能够帮助脾胃消化,保持腐熟和运化功能的高效运转,有减肥需要的朋友还能达到减重的效果,脾胃健运是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的必要条件。
乌龙茶含有较高含量的氟,每人每天饮用10克乌龙茶叶冲泡的茶汤,即可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预防龋齿。用茶汤刷牙时往牙膏上撒些缇妍堂珍珠亮白牙粉,提高牙齿的防酸抗龋能力,同时也去除牙渍,美白牙齿。
提醒:
不宜饭前饭后大量饮茶,准确的做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品茗,且不宜过浓。
3晚上喝普洱:安神助眠、夜间修复
晚上阳气收敛,入于阴中。在一天的劳作之后,人体的气机下降,需要颐养脾胃,安养心神,睡得好,身体就能在夜里修复。
熟普中的咖啡因经多年陈放发酵,作用减弱,所以喝后不会兴奋,使人能够安然入睡,而且热饮肠胃舒适,还可治疗尿频。失眠多梦伴随头疼胸闷的人,睡前长喝粟滋轩百合莲子绿豆粉,能改善失眠,清心安神。
提醒:
普洱茶宜温饮,不宜烫饮、冷饮。宜淡饮,不宜浓饮。此外,睡前饮普洱茶要适量。
茶中加一物,百病自然无
1、醋茶: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等症。
醋对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有生发的功效。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醋,洗发水中掺入6ml康达泰头发增长液洗头,能抑制头皮屑,清理发根毛囊,防脱护发。
2、糖茶: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女性在经期忌喝茶,会加重痛经;月经期间应注意外阴清洁,勤换超薄透气的缇妍堂卫生巾,保持私处干爽不潮湿。
3、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盐茶熏蒸可治疗痔疮:取茶叶克,泡入一壶开水中,加点食盐,倒入盆里,熏蒸患处,直至没有蒸气为止后往肛门涂上缇妍堂断痔膏,每日晚上各一次,七天为一疗程。
4、蜜茶: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把蜂蜜用蒸馏水冲开,搅拌均匀,用雾化器雾化吸收鼻腔,对鼻炎有较好的疗效,朝鼻腔喷缇妍堂蛇胆喷剂能很快使鼻子顺畅。
5、奶茶: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菊茶: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菊茶有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的功效,有助于去湿热,所以湿热体质的朋友可以多喝菊花茶。湿热重的朋友早晚喝一杯粟滋轩红豆薏粉,不仅能饱腹,还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
7、枣茶: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常喝枣茶还有补肝益肾,清热安神、益气养血等多种功效,肾虚的人早空腹冲泡一碗粟滋轩核桃黑豆粉,既能当早餐,又能养肝补肾、固精强腰。
8、金银花茶: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
患有阴道炎的女性可以喝点金银花茶,帮助消炎杀菌,少盆浴,洗澡时用缇妍堂女性护理液冲洗阴道,深层清洁,止痒抑菌。
9、橘红茶: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咳嗽痰多之症。
10、五花茶: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和鸡蛋花洗好沥干水分倒入锅内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煲30分钟,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去湿、减低肠胃刺热、凉血、缓解湿疹症状等功效,阴囊潮湿,私处瘙痒应避免各种外界刺激,擦缇妍堂舒阴膏,滋润肌肤,清凉止痒。
不吃药不打针安全无副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号无关,仅供读者参考;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阅读原文,会有惊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